包拯被後人廣為稱讚,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你知道是誰嗎?

天地任我逍遙 發佈 2020-01-05T22:50:12+00:00

包拯被後人廣為稱讚,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你知道是誰嗎?說起清官,有多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包拯包大人的?說起包拯,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說起包大人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包拯的故事。

包拯被後人廣為稱讚,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你知道是誰嗎?

說起清官,有多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包拯包大人的?說起包拯,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說起包大人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包拯的故事。

包拯(999—1062),子希仁,北宋時期名臣,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進士出身,官至樞密副使,諡號"孝肅"。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進士,一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官至樞密副使,包拯曾多次彈劾權貴,敢於替百姓伸張正義,所以被人稱為"包青天"、"包公",後世將之奉為神明,認為包大人是奎星轉世

與我們了解到的民間故事不同,包拯出身在名門望族之家,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寵愛備至,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中進士後,朝廷便授予了官職,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因父母年邁,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守至孝期滿。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人說包拯在家無所事事,大好的年華丟在了家裡,一丟,就是數十年,但是這在當時卻是被當時的人讚不絕口的,宋朝時期極為注重孝道,人們認為包拯是個孝子,為了孝順父母連官都不做了。

包大人再次為官,就開始了他"得罪人"的道路。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被調任到(端州)進廣東肇慶擔任知府一職。當時的端州出產硯台,端硯是宋朝文人雅士眼裡的珍品,同時也是朝廷的貢品。也正是因為如此,之前的官員就會要求多多生產硯台,數量遠遠高於要繳納的貢品數量,多出來的端硯則被拿來賄賂權臣,私相授受,而包大人下令,製造的硯台僅夠滿足貢品數量即可,且自己在任期間,沒有拿一方硯台回家。這對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一舉動,無疑觸犯到到了他人的利益,只是對於不諳官場事故的包拯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懂為官之道、不懂官場規則,與同僚格格不入的"另類官員"包拯,卻因這件事得到了當時的皇帝宋仁宗的賞識,於慶曆三年(1043年)被調到京城,任命為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從此包大人便開始了他"直言進諫"的官場之途。

據統計,在他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包大人還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他曾為了一個人、一個案件反覆上奏,其中不乏一些權貴:他7次彈劾酷吏王逵,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他彈劾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 他4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仁宗幾乎下不了台;他彈劾宰相宋癢,其人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為重臣卻毫無建樹......

其實包大人的成功,也離不開宋仁宗的"慧眼識才",古往今來,向皇帝進諫的人數不勝數,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一個仁宗這樣的皇帝,一個優秀的臣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遇不到一個可以識才的"伯樂",用處也是不大的。我們要從事物的兩面性去考慮問題,畢竟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如果換成一個性情急躁的皇帝,恐怕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包大人了,可以說包大人幫仁宗肅清了朝堂上的不正之風,同時仁宗的寬容與仁慈成就了一代名臣包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