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吃豬肝就行?別急,3 大誤區先躲開

丁香醫生 發佈 2020-01-05T23:58:24+00:00

疾病早發現「貧血在我國人群中總的發生率據估算大約在 10% 左右。其中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是營養性貧血中的缺鐵性貧血。這至今仍是世界各國普遍而重要的健康問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其高危人群為育齡期女性、嬰幼兒和兒童。

疾病早發現

貧血在我國人群中總的發生率據估算大約在 10% 左右。其中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是營養性貧血中的缺鐵性貧血。

這至今仍是世界各國普遍而重要的健康問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其高危人群為育齡期女性、嬰幼兒和兒童。

根據國內的調查報告,6 月至 6 歲嬰幼兒的營養性貧血發病率可達 43%,育齡期女性發病率達 11.39%,而妊娠期女性發病率達 19.28%。

嘴唇發白就是貧血嗎?

如果沒有在寒冷刺激、飢餓的情況下,持續的皮膚發白的確是最常見的外在表現之一。貧血的本質是人體血液循環中紅細胞容量減少,所以在身體上會出現一些表征。

除了嘴唇發白,根據貧血程度不同,在每個人身上表現都會不太相同,出現以下 6 種症狀,都有可能是貧血:

❶ 軟弱無力,疲乏睏倦、活動耐力減退是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

皮膚黏膜蒼白,皮膚黏膜、瞼結膜、口唇、甲床蒼白是最常見的客觀體徵。此外,還可有皮膚乾燥無光、毛髮乾枯和過早灰白,以及一些典型的體徵,比如匙狀甲、牛肉舌、鏡面舌等。

❸ 心慌氣短、頭暈眼花;

❹ 失眠多夢、耳鳴、記憶力減退,手足麻木感覺異常;

❺ 食欲不振,吞咽困難,異食癖;

❻ 其它:傷口癒合緩慢,容易感染,月經失調,水腫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貧血」只查血常規還不夠

如果你出現上述可以症狀,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可以初步檢查獲悉是否貧血、貧血的程度以及貧血的原因。

貧血只是症狀,找到病因更重要。舉例,我們常見的一類貧血原因是紅細胞生成減少,比如營養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前者可以通過補充營養解決,而後者則是因為骨髓造血能力出現了問題,需要專門針對性的治療才能解決。

檢查小貼士

對應門診:

血液科,或婦科/產科、兒科;

常規檢查:

血常規

指標解讀:

在血常規中,血紅蛋白( HGB )測值用於判斷是否貧血以及貧血程度;貧血性質重點看兩個紅細胞參數: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係數(RDW-CV)。

進一步檢查:

很多時候,查血常規只是第一步,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指標特徵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於確認貧血的真正病因。

比如,不均一性小細胞貧血,因多見於缺鐵性貧血,需要進一步查血清鐵蛋白、血清鐵、總鐵結合力。如果鐵蛋白減低,則基本可以診斷缺鐵性貧血。

但是!還務必要進一步認真查找導致缺鐵的原因,比如胃鏡腸鏡檢查、婦科檢查等。

這裡僅作舉例,缺鐵性貧血通常 MCV<80fl(小細胞貧血),RDW-CV>15%(不均一性貧血)。具體指標判斷可由具體科室醫生給出診斷。

我國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群,貧血的標準是:

6 歲以下兒童,HGB<110 g/L;

6 歲~65 歲男性,HGB<120 g/L;

6 歲以上女性及 65 歲以上男性,HGB<110 g/L;

妊娠期女性,HGB<100 g/L。

貧血的程度:

輕度貧血,HGB 低於正常下限 -90 g/L;

中度貧血,HGB 89~60 g/L;

重度貧血,HGB 59~30 g/L;

極重度貧血,HGB<30 g/L。

不是所有貧血,都需要食補

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查出貧血,回家補血補鐵就好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對於貧血的治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病因(原發病)的治療,二是針對貧血的對症支持治療。

給大家舉個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的例子:

首先特彆強調去病因治療。比如痔瘡出血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一定要治療痔瘡;月經量大導致的缺鐵性貧血,應該同時看婦科,協助對月經量大進行診療。

其次才是補鐵治療。比如服用鐵劑,或者靜脈輸注鐵劑。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誤區:

不是所有的貧血,都需要食補。反過來說就是,食補不是對所有的貧血都有用。

經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能從食補獲益的主要就是營養性貧血,包括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 B12 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混合型營養性貧血等。

除此之外的貧血,正常健康飲食就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➋ 食補要「對路」,忌諱濫補。

比如缺鐵性貧血食補,日常應注意適當多進食血豆腐(豬血、鴨血、雞血等均可)、牛羊肉、豬肉瘦肉等,新鮮蔬菜水果搭配食用。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含量不但極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是食補的最佳選擇。

植物性食物,比如菠菜、黑木耳等,鐵含量雖然在素食中算高的,但與動物性食物仍有很大差距,而且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化學結構不同於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率要低很多。

因此,素食不能作為主力。同理,紅棗、紅豆、紅糖水……這些補鐵效果都非常一般,只是民間傳說與誤解而已。

食補是輔助治療,不能替代必要的藥物治療。

簡單說,不論是普通食物,還是非常昂貴的「保健品」,在治療疾病方面,與藥物的治療作用相比,都基本沒有可比性。

不能迷戀於食補,而放棄必要的藥物治療。

合作專家 王國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液科 副主任醫師

科學審核 毛原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主治醫師

責編 Murphy

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