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臨終前留下3個遺願,至今仍被世人唾罵,究竟是什麼遺願?

方圓文史 發佈 2020-01-05T23:59:20+00:00

說起慈禧太后,在很多人眼中對她的評價恐怕就只有四個字——禍國殃民。當然了,嚴格來說,這一說法確實不太恰當,畢竟評論一個人需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而不單單只評論她的過錯。不過話說回來,說慈禧禍國殃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說起慈禧太后,在很多人眼中對她的評價恐怕就只有四個字——禍國殃民。當然了,嚴格來說,這一說法確實不太恰當,畢竟評論一個人需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而不單單只評論她的過錯。不過話說回來,說慈禧禍國殃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辛酉政變之後,慈禧便成為了清朝的實際統治者,雖然名義上是同治當皇帝,兩宮皇太后共同垂簾聽政,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漸漸地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於權力有著極大慾望的慈禧來說,此時便是她最享受的時候。

從慈禧掌權到1980年去世,慈禧先後兩次垂簾聽政控制朝政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很多人眼中,慈禧掌權期間是我們最恥辱的時刻,因為在這期間,清政府與外國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也使得不可救藥的清王朝一步步走向了滅亡。可以說,慈禧太后已經成為了賣國求榮、殘酷狠毒的獨裁者。

光緒三十四年,罪惡頗重的慈禧太后終於也迎來了人生的最後時刻,無論她之前怎樣的保養,怎樣的奢靡,怎樣的殘忍,現在的她終於逃不過天命,在去黃泉路上垂死掙扎。而就在她臨死的前一天,光緒皇帝便突然駕崩。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於是便趕緊召來朝廷重臣,親立三道遺囑;

第一、立溥儀為皇帝。在光緒駕崩之前,慈禧似乎已經有了合適的繼承人選,他便是攝政王載灃之子愛新覺羅·溥儀。等到光緒帝駕崩之後,慈禧便立即召溥儀進宮,準備登基事宜。按理來說,光緒駕崩後,趕緊選立國家繼承人是正常的,但是正直壯年的光緒帝突然駕崩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慈禧所為。

更重要的一點是,光緒皇帝在駕崩之前,慈禧就為他擬定好的諡號。這更加讓人懷疑是她所為。多年之後,考古學家們在發掘光緒帝的陵墓時,將其頭髮進行化驗後得知,光緒帝很可能是服用過量的砒霜後去世的。那麼這個下毒的人究竟是誰,人們便自覺不自覺地都會想到是慈禧太后所為。

此外,慈禧太后之所以立年僅三歲的溥儀為皇帝,並不是看中他的能力,當然,此時的溥儀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哪有什麼能力可言呢!慈禧想到的是:一來,溥儀年幼,登基之後自己可以繼續掌權;二來,這溥儀的祖父是自己的妹夫,在這樣極具複雜又親密的家族關係中,為了能使得自己的葉赫那拉家族對清朝的統治得以延續,所以便將其立為繼承人了。

第二、後宮(女人)不得干政。實際上關於這一條在很多朝代中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別的不說,就說清朝,早在皇太極時代,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了。除了在順治和康熙朝,清廷受到過孝莊皇太后的管理以外,就當屬慈禧太后了。不過孝莊涉政和慈禧涉政完全是兩碼事,雖然慈禧一直以來將孝莊作為自己的偶像,但是她比起孝莊來,確實差太多了。當然,她們倆所處的時代背景也不一樣。

慈禧太后干政明顯是違背祖制的,她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想當初她在奪權的時候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將幾百年來祖宗的制度忘得一乾二淨。現在的她也算是「良心發現」了,不過此話一出,似乎就是在打自己的臉,也不知道當場的大臣們是怎麼想的。

第三、嚴禁宦官掌權。關於這一點,清朝前期的統治者鑒於明朝太監干預政事對國家帶來的損害,於是便開始下令限制太監的權力。到了雍正時期,甚至規定太監的官階不能高過四品。但是到了慈禧太后時期,他所寵信的大太監李蓮英、安德海等人,哪一個不是權傾朝野,耀武揚威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李蓮英的官階還達到正二品之高,嚴重違背雍正帝所立下的太監官階不能超過四品的規定。雖然說造成晚清混亂局面的罪魁禍首是慈禧太后(這裡我們暫且不考慮歷史環境因素的影響),但是李蓮英也難辭其咎。作為慈禧身邊的寵監,李蓮英成為了權力的傳達者和掌握者,將朝廷弄得是烏煙瘴氣的。所以慈禧這條遺願,也著實打了自己的臉。

綜上所述,慈禧在彌留之際留下的三條遺願,第一條是想延續清王朝的統治,讓自己能夠繼續掌權。最後兩條則是說出來打自己臉的,所以至今仍遭到世人的唾罵!

你們怎麼看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