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拔高的荊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讀史 發佈 2020-01-05T00:26:15+00:00

文|郭天民(讀史專欄作者)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司馬遷記述了五個刺客的故事,其中關於荊軻的故事所占篇幅最多。但是與其他四個刺客相比,荊軻卻是最不成器,最失敗的一個。

文|郭天民(讀史專欄作者)

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司馬遷記述了五個刺客的故事,其中關於荊軻的故事所占篇幅最多。

但是與其他四個刺客相比,荊軻卻是最不成器,最失敗的一個。

曹沫挾持齊桓公,全身而退,盡歸三戰所失之地;

專諸刺殺吳王僚,身死功成,但蔭及子孫;

聶政刺殺俠累,毀容自屠,死守秘密;

最不濟的豫讓,還對著趙襄子的衣服刺了幾下,然後悲壯地自殺;

而荊軻刺秦王,除了像婦人掐架那樣扯斷了秦王的袖子外,不但毫髮未傷及秦王,還把自己的性命搭了進去。

荊軻雖然蒙司馬遷的垂青在歷史上得以顯名,但就其本人的表現來說,並無可圈可點之處。

荊軻本來是衛國人,年青時喜歡讀書、擊劍,曾經憑著劍術遊說衛元君,可是衛元君沒有任用他。

荊軻四處漫遊,經過榆次,與蓋聶談論劍術,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就逃走了。

路過邯鄲,與魯句踐下棋發生爭執,魯句踐呵斥他,他又無聲無息地逃走了。

後來荊軻漫遊到燕國,與一個殺狗的屠夫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成為死黨,整天在集市上喝酒唱歌。

荊軻實際上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太子丹把刺殺秦王這樣的大事託付給他,無異於緣木求魚,不但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引火燒身。

說他成事不足,至少表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武藝不精

荊軻的劍術其實很一般,魯勾踐在他死後對他的劍術評價就不高。

他從一開始就不願意接受太子丹交給他的任務。他說:「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

這不僅是謙虛,實際也是有點自知之明。

後來經不住再三請求,才勉強答應下來。荊軻被太子丹奉為上卿,住進了豪華舍館,太子丹每天都來拜望他,供給他好吃好喝,車馬美女盡其享用。

荊軻大概是被這種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陶醉了,忘了自己的使命,以至於太子丹不得不催促他動身。

後來行刺的準備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荊軻還是遲遲不走,說是在等一個朋友。

看來,荊軻對刺殺秦王這件事,自己心裡也沒底。

其二,意氣用事

荊軻由於底氣不足,想依賴朋友的幫助,可是這位朋友卻遲遲不來。太子丹沉不住氣,不斷催促他動身。

荊軻愛面子,認為太子丹傷了他的自尊,於是一賭氣帶著秦舞陽先走了。

荊軻在條件還不很充足的情況下倉促行事,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幾率。

其三,用人不當

荊軻跨國行刺,總得有個幫手。太子丹於是派秦舞陽給他做助手。

秦舞陽是個什麼樣的人,在燕國人眼裡,秦舞陽可是個勇士,他十三歲殺人,別人都不敢正視他。

可是就是這麼個勇士,一見秦王,居然嚇得「色變振恐」,更不要說跟在荊軻後面動手了。

秦舞陽不但沒有起到助手的作用,反而引起敵人的懷疑,讓敵人早有了思想準備。

其四,目的不定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荊軻。

太子丹一開始給荊軻交代的任務是像曹沫挾持齊桓公那樣挾持秦王,逼他歸還占領的土地,實在不行就殺死他。

正是這個餿主意,才直接導致了荊軻行動上的失敗。

當年曹沫挾持齊桓公,是在雙方都約定不帶武器的情況下實施的,而且地點在齊魯邊境,雙方勢均力敵。

現在荊軻深入虎穴,想在虎口拔牙,無異於自取滅亡。

退一步說,即使荊軻憑一時之勇制服了秦王,也只是紙上的約定,秦王一反悔,燕國的土地還會得而復失。

如果荊軻一開始就抱定刺死秦王的目的,憑他手中的毒劍,或許可以一刺成功。

說他敗事有餘,不僅因為他在被太子丹供養其間浪費了大量財物,更因為他擅作主張,自毀長城。

荊軻為了取信於秦王,勸太子丹把大將軍樊於期殺了,然後把他的頭顱獻給秦王。

可是太子丹不忍心這樣做。荊軻於是自己找到樊於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痛痛快快地自殺了。

荊軻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讓樊於期白白死了一場,從而削弱了燕國與秦國抗衡的力量,加速了燕國的滅亡。

荊軻死後,秦王勃然大怒,立即發兵攻打燕國。燕王為了討好秦王,把太子丹殺了。

但是五年以後,燕國還是被秦國滅了。這期間,荊軻拱手獻給秦王的地圖,肯定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吧。

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循著一定的內在規律進行的,像行刺這樣偶然的突發事件也許會暫時影響歷史進程的軌跡,但總的趨勢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某次獨立行動而改變。

魯迅先生對此有精到評價: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