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會被稱讚? 600年前朱棣留下的一道聖旨,很有說服力

新語話史 發佈 2020-01-05T01:13:58+00:00

說起明朝,人們總會冠以一個「烈」字, 「烈」字有剛直,高貴之意,以此來表達對明朝的稱讚、讚許。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至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為止,歷276載,凡16帝。


說起明朝,人們總會冠以一個「烈」字, 「烈」字有剛直,高貴之意,以此來表達對明朝的稱讚、讚許。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至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為止,歷276載,凡16帝。

在明太祖朱元璋元朝末年起義伊始,雖然他依從郭子興而起,但是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靠的除了選賢與能,任用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人之外,便是剛直之氣,能得民心,他並未如張士誠一般,為求暫時苟安有過降元之舉,也正是自他為始,漢民族才一改南宋末年的 割地、稱臣等不恥之舉,可以說在重塑民族自信心上朱元璋的舉動有著強心劑般的作用。


他更是在洪武年間先後八次北伐,在徐達、常遇春、馮勝、藍玉等大將的攻伐之下,收復了元大都(今北京);降服納哈出,收復東北;打敗王保保,光復西北;更是在1385年捕魚兒海之戰中,由藍玉近乎剿滅了黃金家族北元王室。

作為繼任者,朱棣在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之後,在開疆拓土、重拾民族自信上亦是不遑多讓。他在任內,消滅安南,改為中央治下;在東北,設置奴兒干都司,管轄廣袤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流域;在北方地區,更是主動出擊,先後五次北伐瓦剌、韃靼、兀良哈。


而在朱棣第二次御駕親征大漠,勝利班師後更是豪氣雲乾的下詔「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既是朱棣的自誇,也更是有明一朝的真實寫照,還是那句我們熟知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源起。

和親,作為古代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出於政治利益交換的產物,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是一直存在的。漢朝即便是有著漢武帝這般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能任用衛青、霍去病打的匈奴漠南無王庭,更在漢宣帝時解決匈奴之威脅,但在建國伊始,自漢高祖劉邦在白登被匈奴莫頓單于圍困,漢朝勢弱之下只得以和親政策,以女子換取苟安,而歷數明朝的16位皇帝,卻無一採用這種依靠女子,卑躬屈膝換取苟安的人君。


至於唐之結盟, 在唐朝,有李世民、武則天等明君聖主,創下了貞觀之治、大唐盛世,一時間海內咸服。但是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陷入內憂外患之中,與周圍國家的關係也從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轉變成了結盟關係,與南詔、吐蕃的關係異位便是明證,甚至還有向南詔借兵、吐蕃攻破國都之舉。但是大明卻一改前制,始終選擇不結盟。

宋之納歲薄幣, 在歷史上人盡皆知,更是令人作嘔。誠然宋王朝有著發達的經濟、文化,但在面對外夷入寇之時,卻顯得軟弱無力,不堪一擊。與遼結檀淵之盟,與金成紹興和議,更是為此不惜殺害名將岳飛,俯首稱臣、繳納歲幣換來的又豈能是真正的和平。


當然,我們要說的是作為封建專制王朝,大明王朝也一如眾多王朝一般有著眾多的弊端,一樣會因為土地兼并,導致下層生活日漸沉重,流民日增,一樣會因為貪腐橫行,而矛盾重重,但與這眾多王朝相比,尤其是作為繼任者的清朝相比,在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與崇禎帝面對國難時的「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之間已經是高下立判。而朱棣這600餘年前留下的聖旨,也讓我們見證了大明王朝的風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