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梵谷:割掉耳朵的日子

很有態度的人 發佈 2020-01-05T01:38:36+00:00

即使是對藝術沒有特別研究的大眾,也能輕易說出幾個畫家的名字。或許這些畫家有名的原因不止是他們的成就,亦很大程度在於他們傳奇性的生平。

即使是對藝術沒有特別研究的大眾,也能輕易說出幾個畫家的名字。或許這些畫家有名的原因不止是他們的成就,亦很大程度在於他們傳奇性的生平。今天的主角就是被認為是「瘋子」的畫家: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我們對他一點不陌生,他許多著名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播種者》都被印製在各種商品上,手機外殼和文件夾都少不了他畫作的影蹤。

除了商品,梵谷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他的狂人行為── 1888年12月23日,他在旅居法國期間,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兩年後更以手槍自殺,結束了短短37年的人生。

「靈魂雖被猛火燃燒,卻無人來取暖」是梵谷的遺言。縱觀歷史,創作天才與「瘋子」時有關連,那些被稱為「偉大」的人背後總有異於常人的經驗,使後世對他們的一生充滿好奇。人們對梵谷的行為同樣感到興趣,他著名的割耳事件與自殺,都留給後世許多的問號。

割耳的爭論

第一個問題是梵谷割下的左耳,到底是一整隻,還是一部份呢?2011年,美國歷史學家史蒂芬・奈菲(Steven Naifeh)與格雷戈里・史密夫(Gregory White Smith)出版《梵谷傳》(Van Gogh: The Life)一書,經過考證,他們指在割耳事件發生後,見過梵谷的人都表示他只割了耳朵的一小部分,從正面看,根本注意不到他耳朵有受傷。

然而在2016年7月,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舉行名為「在瘋狂的邊綠」(On the Verge of Insanity)的展覽,展出了當時梵谷的主診醫生Félix Rey 所畫的一幅圖畫,畫上據說是梵谷耳朵的狀況,顯示耳朵約八成面積被割去,只剩下耳垂。這幅插圖與奈菲所述的事實版本有衝突,無疑又為這爭議再添上多一分神秘。

割耳的理由

關於梵谷割耳事件,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梵谷要自殘身體?比較流行的說法主要有兩個:梵谷有精神病,當時發作了所以割耳;或是他與畫家朋友高更(Paul Gauguin)同住時發生爭執,梵谷以割耳作示威。

2016年11月,梵谷專家馬丁・貝利(Martin Bailey)的新書《南方畫室:普羅旺斯的梵谷》(Studio of the South:Van Gogh in Provence)出版,為懸案帶來一個全新觀點。書中提供了證據揭示當年今日,梵谷除了跟高更發生口角外,還收到了弟弟提奧(Theo)的婚訊。他在法國的旅居生活過得很潦倒,家庭並不支持他的事業,只有從事藝術買賣的弟弟沒有反對,並為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比如每月為他郵寄生活費。因此收到弟弟的婚訊令梵谷十分擔憂,害怕自己要從此背起養家的責任,無法繼續追尋藝術的生活。貝利相信這樣的打擊,再加上梵谷各種的身體毛病,令他產生幻聽,而用剃鬍刀割下自己的耳朵。

當然,我們作為一般讀者,難以驗證貝利說法的真偽。其他研究梵谷的專家,則認為貝利的說法即使可信,也並不代表他與高更的爭執一事微不足道,最有可能是因為在兩者情緒壓力下崩潰。不論是哪個說法,高更似乎都不能在在梵谷割耳一事中完全脫身。

高更與梵谷

有趣的是,梵谷十分重視高更;在未與高更同住前﹐梵谷已經十分崇拜他,並邀請高更到法國同住。起初二人互相學習,作品中迸出不少火花,若細心觀察兩位畫家這段時期畫作的筆觸、構圖,都可看出兩者彼此的互相影響。可是好景不常,二人的關係慢慢開始出現問題,梵谷想得到高更的認同,不停地創作(一天完成一幅、甚至幾幅畫作)、瘋狂地繪畫向日葵,而高更對於梵谷的行為也感到壓力、妒忌,甚至厭煩,形容他為「畫向日葵的畫家,蜷曲在椅子中,像發瘋似的病人」。

兩人除了脾氣上鬧不和,兩位的藝術哲學也大相逕庭。舉個例子,在1888年法國的豐收季節,兩位畫家同時繪畫了葡萄園的景象,梵谷畫出《Red Vineyards at Arles》,當中的葡萄園是充滿活力與勞動的生命力;而高更的《In the Heat》,畫中是半裸的婦女和豬,都是昏睡與懶惰的。兩人的相處和藝術追求之間分歧,令他們在平安夜前夕吵了一架,之後就是割耳事件及高更的離去,他們同居時間只有短短一個多月。

疾病中堅持創作

故事最後梵谷自願入住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疾病不只是他生命的破壞者,同時也是他偉大作品的催生者。他在給弟弟的信中,曾表現出希望困擾自己的癲癇病能痊癒,但也怕自己之後會不能回到生病時的創作高峰。左圖這幅或許是梵谷最偉大的肖像畫——《耳朵包著繃帶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是梵谷割耳後所畫的兩張自畫像之一,畫中的梵谷呈現的眼神與畫中的筆觸與用色,都似乎蘊含著一種情緒不安的氣氛。

在人生最後的一年多,疾病的困苦並沒有使梵谷放棄作畫,只要他精神好一點的日子,就會拿著畫筆往外跑。或許梵谷在他的作品中,希望表現即使在身患惡疾時,仍奮力的工作的正面態度。縱使生前無人賞識,但梵谷仍然珍視自己的作品,他在給弟弟的最後一封信就說:「我不想要孩子,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後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