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一個家族撐起整個明朝

易國學 發佈 2020-01-05T02:25:34+00:00

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湧現過許許多多顯赫一時的家族。但是,如何能把自身的權位和財富流傳給子子孫孫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難題。除了歷代都因為先祖孔聖人用衍聖公的名頭維護住自己的家族在權力王朝更迭之外的孔家店,很少有家族可以成為洪流之中的長青樹。

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湧現過許許多多顯赫一時的家族。但是,如何能把自身的權位和財富流傳給子子孫孫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難題。除了歷代都因為先祖孔聖人用衍聖公的名頭維護住自己的家族在權力王朝更迭之外的孔家店,很少有家族可以成為洪流之中的長青樹。從不少家族的興衰成敗,可以側面看出一個王朝的興亡誰人定。有明一朝,從最開始的開國六國公和雲南沐府,到從仁宗開始的各種外戚封爵。能同步跟上王朝節奏感的,筆者以為唯有開國中山王徐達和他的後輩子嗣們。

一:明朝的爵位制度

自從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擊敗了最大的競爭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隨著幾路大軍的北伐,當年在馬上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瞬間就變成了過眼煙雲。被迫選擇做亂世人的諸位先輩,在亂世之中,選擇陣營可是一個很考驗眼光事情,只要你選擇對了原始股,那麼一輩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就油然而生。作為從給地主劉德一塊放牛的小夥伴,朱元璋在從紅巾軍開始自然要拉一塊愉快玩耍的小夥伴們一把比如徐達,湯和等人。經過自己多次關乎生死存亡的苦戰,北京城迎來了自己的新主人。

原始股上市成功了,朱元璋自然要給小夥伴們加官進爵,開國之初,明朝依據中國歷代的先例,用五種爵位來打賞勛貴們。考慮到實際情況又革除子、男二爵,只留公、侯、伯三種,明朝的爵位有流和在世的區別,只有特殊的勛貴們只能世世代代在朱家的食堂開飯,並定製:「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開始固定的只有徐達,李善長,常茂,李文忠,鄧愈,馮勝六位。可以看出,除了以徐達等武將進軍中原的赫赫戰功之外,李善長和常茂多多少少筆者認為都沾了點裙帶關係的因素,李文忠則是兩者皆有之。

隨著朱元璋的去世,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間爆發驚天動地的靖難之役,因為朱棣的堅持和南京城裡面的內應,朱棣在騎著高頭大馬進入南京之後,封賞了自己在這場戰役中的得力助手朱能,邱琪,張輔等五位為國公,並且賜以丹書鐵券。除了這道名義上看起來的免死金牌,功勳們更是有開國輔運,奉天靖難的特殊榮譽頭銜。此朱棣後,明朝的爵位成為了相對的稀缺物品,哪怕集軍事,文化於一身平定了寧王之亂的王陽明,也只是獲得了世襲的新建侯。只有皇后的父親,在明朝能相對容易的獲得爵位,比如崇禎那位到死都不肯出資幫助自己女婿的嘉定侯周奎,在南明,爵位更是濫發,隨便一個地方大小軍閥都頂著侯爵伯爵的稱號。

二:徐家的發跡和兩頭下注

作為幫助朱元璋開國的六公爵之一,最後又追封中山王的徐達,他和他的家族在靖難之役這場皇位爭奪戰中,也因為兩位兒子意外分別選擇兩個陣營,客觀的兩頭下注促成了徐家在這場變故中意外的不倒。當然,身為徐達的女婿和自己賢內助徐達的女兒在朱允炆軍隊圍攻北平大本營,爬到北平城牆上那番吶喊助威使得朱棣對徐家有特殊的感情。當然,徐家發跡的起源是因為父親徐達在朱元璋麾下多年的南征北戰。作為朱家王朝原始股的持有人之一,徐達混到長期在老朱家開飯的條件可謂不容易。

作為朱元璋麾下衝鋒陷陣的人物之一,從幫助朱元璋攻克集慶(今南京),到和陳友諒的血戰中,徐達經常是當仁不讓喊出兄弟們和我走的人物。在擊敗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徐達獨當一面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北上伐元的過程中,徐達和常遇春一路平推元軍,攻克元大都。直到遇上了在山西虎視眈眈和徐達堪稱一生之敵的王保保,不過在兩軍的對壘中,徐達用騷擾的方式瓦解了王保保手下的軍隊,取得掃除元朝殘餘勢力的勝利,功成名就之後的徐達被朱元璋賜予開國第一功勳的美稱,朱元璋對他的親家的溢美之詞也是不遺餘力:「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徐達也非傳說中鵝肉引發疾病而去世。因為赫赫戰功,徐家也就有了朱家王朝原始股的權力,應該說,徐家的家族權勢的走向,從此刻起,就和大明王朝國勢K線圖的走向緊緊的捆綁在了一塊。很快,徐達的兩個兒子就卷進了明初的另一場大波動。朱允炆憑藉著手底下幾個書呆子畫的大餅,在逮捕了幾位宗王之後徹底讓本來就野心勃勃的朱棣下決心捨得一身剮,在幾路討伐軍接連失敗之後,朱允炆啟用了平安,盛庸等將領,對改善戰局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鐵鉉等死守更是讓朱棣進退維谷。在削藩之初,朱棣的大舅子徐輝祖就主張軟禁朱棣的兒子用來威脅朱棣,但是腦袋裡都是漿糊的朱允炆居然讓這麼重要的人質安然回到朱棣身邊,眼看瘋狂打臉「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句話的李景隆慘敗於白溝河,朱允炆就讓自己親戚徐輝祖帶兵收拾殘局,徐輝祖才是那個時代無愧先父徐達的將門虎子,在他的努力下,很大程度的延緩了燕王軍隊南下的勢頭。

眼見局勢好不容易好轉,朱允炆馬上來了個調回徐輝祖的騷操作,失去了牽制的盛庸軍這時候遭到了燕軍的重大打擊,從此燕軍一馬平川打入南京,徐輝祖在南京城外的抵抗孤掌難鳴,於是只能在父親的祠堂中等待朱棣的發落。面對朱棣要求群下擁立自己稱帝,徐輝祖的一句「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拒絕了朱棣,朱棣把他軟禁起來直到去世。而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就比較小聰明了,一看氣勢洶洶的燕王軍隊,馬上和朱棣暗通曲款,雖然被朱允炆發現被殺,但是徐家意外的兩頭下注保持了作為勛貴時代隨著明朝榮華富貴下去。

三:徐家的倒戈,大明最後的餘暉

也虧得先輩徐達的浴血奮戰和徐增壽的投機倒把,徐家在老朱家的招牌下混完貫穿整個有明一代。直到了明末的內憂外患,在國難中,作為勛貴之後的徐家並沒有共赴國難的打算,作為南京城內最高的守備勛臣之一,繼承了先祖爵位的徐文爵混跡於混亂的南明弘光朝。

但是隨著清朝擊破李自成的軍隊,弘光朝請求劃江而治的痴人說夢的想法也隨之破碎。弘光朝在南明總體來看本來就是一個昏聵小政權。後世著名史學家錢海岳評價:「北京顛覆,上膺鼎籙,豐芑奠磐,徵用俊耆。卷阿翽羽,相得益彰。故初政有客觀者。性素寬厚,馬、阮欲以《三朝要典》起大獄,屢請不允。觀其諭解良玉,委任繼咸,詞婉處當;拒納銀贖罪之議,禁武臣罔利之非,皆非武、熹昏聵之比。顧少讀書,章奏未能親裁,政事一出士英,不從中制,坐是狐鳴虎噬,咆哮恣睢,紀綱倒持」

在清軍南下情況下,同為勳爵的趙之龍開門投降,相比於先祖對面靖難血戰南京城外,徐文爵一看形勢不對也立馬跳車在南京城外跪迎清軍的入城。作為大明朝的功臣後代,徐文爵的做法在筆者覺得的確十分的差強人意,相比於後來為理想而上下求索的李定國,張蒼水等人,徐文爵愧為功勳之後。

徐家自開平王徐達開始計算,世世代代接受明朝給予他們的國恩,哪怕是徐輝祖的抵抗行為,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帶來後續的也是在軍事外交政治上可以媲美漢唐的永樂盛世。從先祖徐達獲得的不世武功,在徐輝祖面對親情和大義的上下求索之間悍然選擇了正道,到最後的子孫想到都不想就對祖先的光輝事跡和名聲進行潑墨行為。徐家似乎也是大明由盛到衰的一個縮影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參考文獻:

  • 《明史.徐達傳》
  • 《劍橋中國明代史》
  • 《南明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