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2》:人際吸引

學而樂乎 發佈 2020-01-06T03:39:49+00:00

8.1 社會性動物的觀點人是社會性動物,人們大多數時間都是與他人一起度過。研究發現,幾乎3/4的非睡眠時間,人們都是和其他人在一起度過的。只有在做家務,洗澡,聽音樂,或者在家學習的時候,人們才可能獨自一人。當人們在學校或者是工作的時候,更傾向於和其他人在一起。


8.1 社會性動物的觀點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們大多數時間都是與他人一起度過。研究發現,幾乎3/4的非睡眠時間,人們都是和其他人在一起度過的。只有在做家務,洗澡,聽音樂,或者在家學習的時候,人們才可能獨自一人。當人們在學校或者是工作的時候,更傾向於和其他人在一起。為什麼人們如此需要和他人相伴呢?一個原因可能是尋求關係的需要,也就是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傾向。

一、尋求關係

心懷恐懼的人通常希望他人的陪伴。那麼他們究竟想從這種陪伴中獲得些什麼呢?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們希望與和自己處於相同境地的人比較個人的感受和反應。當我們在一個新奇的和不平常的情境中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反應,這時他人成為我們的信息來源。

即將進行心臟搭橋手術的病人,在面臨選擇與同樣要進行手術的病人同病房,還是與已經進行過手術的病人同病房?結果絕大多數病人選擇與已經完成手術的人同病房。他們的解釋是:我想和已經完成手術的人聊聊,這樣會增強我的信心。

面對新奇的、可能會有危險的情況,人們更願意與一些能夠幫助他們了解將要面對的經歷的人為伴。

在社會接觸的偏好上存在著個體差異,譬如有的人更喜歡獨處,有些人更願意和他人交往。此外,我們尋求關係的慾望因情境而有所不同。有些時候即使是最外向的人,也希望能夠獨處,有些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有他人相伴。

二、兒童期的依戀

比尋求關係的傾向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希望與特定個體形成持久的關係。他人僅僅在場並不足夠,我們希望與關心我們的人之間存在緊密的紐帶。這種慾望從兒童時期開始發展,這一時期嬰兒與一名或多名成人形成強烈的依戀關係。嬰兒依戀那些和他們關係最緊密的,最愛護他們的人。

雖然依戀對象可能是和嬰兒有經常聯繫的任何人,但通常他們依賴的對象是母親和父親。依戀指的就是嬰兒對特定個體積極的反應。當他們接近時,嬰兒會感到愉快;當嬰兒受驚時需要和他們在一起。

依戀對兒童來說有兩大功能。首先,依戀一個人能給兒童帶來安全感。在受到驚嚇或遇到危險時,兒童在他們所依戀的人身上尋找安慰和信心。第2個功能就是提供與環境相關的信息。當孩子不知道在一個新情境下如何反應時,他們從依戀者那裡尋求指引。

所有的嬰兒對最初照顧他們的人都有一種依戀,但是這種依戀的性質可能會有所不同。嬰兒和父母之間有三種主要依戀類型:

安全型:當父母經常在身邊而且回應嬰兒的需要時,通常發展出安全型依戀。

迴避型:當父母不回應嬰兒的需要,甚至拒絕時,嬰兒最初可能「抗議」缺乏關注,但是最後可能會「疏遠」照顧者。

焦慮/矛盾型:主要的照顧者十分焦慮,對嬰兒的需要反應不定,他們有的時候在嬰兒身邊並且回應其需要,有的時候卻不在身邊,或者對嬰兒的態度有些粗暴。

兒童的依戀可以從內在生物因素和學習兩方面進行解釋。

生物學角度強調依戀的生存價值。人類的嬰兒是無助的,他們需要受到照顧,保護餵養,並且需要保暖。依戀適應了人類的進化,確保嬰兒獲得他們生存所需要的關注。生物學的解釋認為,嬰兒和父母的特定行為和反應是基因設定的,這些因素導致依戀的形成。

對依戀的第2種解釋認為它是習得的。譬如,當孩子哭的時候父母馬上趕過來,因為哭通常表示嬰兒需要某些東西,父母給嬰兒食物或者給他換尿布,然後嬰兒停止哭泣。雙方在這種互動下都得到強化,因而因為不再飢餓或者不再不舒服而感到高興,父母因為嬰兒停止哭泣而感到滿足。

生物學和學習傾向可能都含有正確的一面。嬰兒的哭笑或者被照顧後感覺舒適等並不是通過學習得來的,所有這些天生的反應對產生親子間的依戀紐帶都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看到我們使嬰兒停止哭泣,開始微笑是一種強化,如果沒有這種強化,我們可能不對嬰兒產生依戀。很有可能某些特定的行為方式有助於形成依戀,而這些行為方式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對父母和孩子雙方的共同強化獲得的。

在嬰兒期表現出的情感依戀能力將伴隨人一生。

三、社會關係的多種好處

隨著成長,我們的社會需要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樣。下面分析6種基本社會關係條款,也就是說個體從關係中得到的重要利益:

依戀是親密關係提供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作為孩子,我們通常強烈依戀於父母,作為成人,我們在於戀人伴侶,或者親近的朋友關係中體驗這種親密。

社會融合是一種具有相同利益和態度的感覺。通常同於朋友,同事、隊友等的關係中獲得。它提供了夥伴關係和從屬感。

價值確定。當他人有助於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有價值的評價時,就獲得了價值確定。

穩定聯盟感,是指在需要的時候有人會幫助我們的認知。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我們通常向家人求助。

指引是由顧問、老師,醫生、朋友和其他我們尋求意見信息的人所提供。

照顧他人的機會,在我們對他人健康負有責任時出現,照顧某人給我們一種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覺。

分析社會關係所提供的特定好處凸顯了人類社會需要的兩個重要方面。首先,夥伴關係的利益是大量的、多樣的。其次,沒有一種關係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社會需要。一個愛情關係可能提供了依戀感,但是不能夠提供歸屬感。一個老師可以提供學術職業上的指導,但是不大可能借給我們錢或者開車送我們去機場。所以豐富健康的社會生活,需要有一個能滿足多種需要的社會關係網絡。當我們的社會關係不合適,令人不滿意時,我們就會感到孤獨。

四、孤獨感

孤獨感指當我們的社會關係欠缺某種重要特徵時所體驗到的主觀不適。這種缺陷可能是數量上的,我們可能沒有朋友,或者朋友比我們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質量上的,我們可能感到關係膚淺或者達不到期望的程度。

孤獨感和獨處並不相同。孤獨感存在於人的內心深處,而獨處是客觀狀態上的遠離人群。在孤獨感和獨處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繫。我們可以獨處而開心,或者在人群中仍然感到孤獨。但是人們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更傾向於感到孤獨。

1、孤獨的體驗

孤獨感包括從一閃即逝的不適到深切持久的痛苦。

有的時候孤獨感是因為生活變化,使我們離開朋友或者親密夥伴而帶來的。通常能夠引起孤獨感的情境,包括:搬到新的城市居住,開始一份新工作,不能與心愛的人見面,結束一段重要的關係。

嚴重的孤獨感與一系列個人問題相關,包括抑鬱、酒精或毒品使用,學校成績差,身體疾病,對老年人來說,還包括進養老院和死亡的可能性。

情感孤獨,由缺少親密的依戀對象所引起,這個依戀對象對兒童來說可能是父母,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是伴侶或者親密的朋友。社會融合或者社群參與,能夠提供朋友或同事的關係網絡如果欠缺的話,可能出現社會孤獨。每個人可能單獨體驗到某一種類型的孤獨感。例如搬到新的城市中的一對夫婦,可能不會體驗到情感孤獨,但是在發展出新的社區歸屬感之前,他們可能體驗到社會孤獨。失去丈夫的女性可能會體驗到情感孤獨,但是她仍然擁有很多社會紐帶,譬如親戚、朋友等。

2、誰容易體驗孤獨

沒有人對孤獨免疫,但是有些人卻更容易產生孤獨感。譬如,離異家庭的孩子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在成年後可能更容易體驗到孤獨。對成年人的研究表明低自尊和孤獨感有顯著關係。缺乏自信的個體可能不大願意在社會交往中承擔風險,於是可能不自覺地傳遞給他人一種無價值感。這可能反過來使得個體的社會關係不令人滿意,使個體感到孤獨。

有些已婚者仍然感到孤獨,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婚姻並不令他們滿意,或者他們缺少伴侶以外的朋友和夥伴。窮人要比富人更容易體驗到孤獨感,這可能是因為如果人們有時間和金錢去參與休閒活動,相互間就更容易保持較好的關係。

從出生到死亡,很少有人逃過孤獨感的折磨。但孤獨感並不是軟弱的象徵,它反映了所有人對社會關係的需要。治療孤獨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人際關係以滿足人類「聯結」的基本心理需要。

五、人際吸引的基本規律

為什麼我們喜歡某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我們依照什麼選擇朋友?或許最普遍的回答就是,我們喜歡能夠給我們帶來利益的人,能夠幫助我們滿足需要的人。一個重要的利益形式是社會讚許,許多研究表明,我們希望他人能夠對我們有正面的評價。人際吸引還有一種互惠性: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在長期關係中,這種效應會增強。

另一條普遍規律從社會交換理論中獲得:當我們認為與某些人的交往是有利可圖的時候,也就是說收益高於成本的時候,我們就喜歡這些人。社會交換理論還強調我們要做比較判斷,比較我們從某些人身上能夠得到的收益與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的收益大小。

現在我們介紹影響人際吸引的特定因素。4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分別是: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和個人品質。下面我們逐一討論這4個因素。

8.2 接近性

人們居住的越近,不管這種近視物理距離還是功能性距離,人們越容易成為朋友。居住距離近的個體彼此容易接觸。我們從認識的人中選擇朋友。住得近使得兩個人很方便接觸,這影響到了交往利益和成本的平衡。這一點在社會交換理論中很受重視。與鄰居閒談,不需要多大努力就可以實現。相反相隔很遠的人際關係,需要時間計劃和金錢來維持。如果好朋友搬到遠方,他們通常都發誓一定要定期保持聯絡。不過最後許多人都發現,這種定期聯絡是可憐的幾張生日卡片或者偶爾的一兩個電話。

對接近性效應的另一個解釋建立在認知失調理論基礎之上。人們努力維持態度間的和諧和一致,以平衡、無衝突的方式組織他們的喜歡和不喜歡。與我們不喜歡的人為鄰或者一起工作是一種精神上的困擾,這樣我們在和必須與之交往的人相處時,就會有喜歡他的認知壓力。我們喜歡那些與我們有聯繫的人,希望接近我們喜歡的人。如果我們知道未來將要和某人打交道,我們傾向於強調這個人優秀的方面,忽視或者縮減不良的方面。認知一致的願望驅動我們喜歡我們的鄰居,室友及其他和我們接近的人。

當然,接近性能夠對人體吸引起作用,更多的發生在人們具有相似的態度和目標時。如果一開始兩個人之間就有矛盾和衝突的話,接近性和更多的接觸反而可能加劇彼此的厭惡感。

8.3 熟悉性

對同事和鄰居我們比較熟悉,這種熟悉感能夠增強人際吸引。實際上僅僅經常看到某個人,就能夠增強對他的好感。

一、對熟悉性的解釋

為什麼熟悉性能促進好感呢?首先,多次接觸通常都能夠提高再認,這對開始喜歡上某人是有幫助的一步。即使人們認不出某人或者其他被詢問的人,還是能夠表現出單純接觸效應。其次,當人們變得越來越熟悉彼此時,他們同時也更能預測對方行為。單純接觸的第3個後果是,我們會假設被單純接觸的人與我們很相似。

二、單純接觸的局限

如果一開始就認為某人或者某物是令人愉快的,或者至少印象是中性的,那麼接觸能夠有效的增強對該人或物的好感,但是如果對某人或某物一開始的印象就是負面的話,就未必如此了。

如果兩個人具有相互衝突的興趣需要或者人格特點的情況下,只要他們很少看到對方,這種衝突就會被最小化。他們可能不是特別喜歡對方,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麼原因相互厭惡。但是如果增加彼此間的接觸,衝突就會惡化。甚至因為經常接觸他們開始不喜歡對方。

第3個局限就是多次接觸可能導致厭煩和過度滿足。能夠最大化好感的接觸,可能有一個最佳水平,這個最佳水平的高低決定於具體的人和情境。

8.4 相似性

我們傾向於喜歡在態度,興趣,價值觀、背景和人格上和我們相似的人。這種相似性體現在朋友間,約會和婚姻中,正應了那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相似性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態度相似中有所體現,在種族背景,宗教、政治、社會階層、教育和年齡上的相似都會影響吸引。譬如在對初中和高中學生研究中發現,成為朋友的一般來說是同種族同性別的人。朋友在年齡,入學時間,學業成績和攻擊性行為模式和社會退縮性上都比較相似。

在戀愛交往或者婚姻中,選擇與自己相似夥伴的傾向被稱為匹配原則。約會的夥伴或者伴侶,不僅在價值觀或者態度上相對匹配,在外貌、社會背景和人格特點上也是如此。譬如在對約會夥伴的研究中,人們發現約會的對象在年齡、智力、未來教育計劃,宗教、相貌甚至身高上都彼此相近。他們對性行為和性別角色的態度也很相似。

當然說朋友和伴侶傾向於彼此匹配,並不是指他們必須在所有的方面都一樣。當不同種族宗教信仰社會群體的人們有機會交往並且發現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興趣時,友誼和愛情通常會超越背景上的不同。

應該如何解釋相似性效應呢?為什麼在人際吸引中相似性如此重要?

首先,相似性通常是有回報的。與我們相似的人傾向於同意我們的觀點,這樣增強我們對自己觀點的信心。與之相反的,如果有人不贊同我們,批評我們的觀點,品味和判斷,我們會感到很不愉快。相似的價值觀和興趣提供了與他人共同活動的基礎。相反,在價值觀和興趣上的不同,可以導致彼此厭惡和迴避。

第2種解釋來自認知失調理論。我們會喜歡那些同意我們觀點的人,不喜歡那些觀點與我們不同的人。對認知一致的期望,其實我們選擇和我們相似的人做朋友,但是也可能會使我們誇大和朋友觀點一致的程度。通過相信我們的朋友和我們的觀點一致,甚至認為自己的觀點有誤,也可以使我們保持認知一致。

第3種解釋是人們有意的選擇,在態度和社會歡迎性上與自己相似的人做夥伴。我們可能都喜歡約會那些漂亮、富有、出名的人,不過最後我們的伴侶通常是那些和我們相似的人。期望效價理論提出,人們不僅僅考慮一個特定選擇的回報價值(譬如一位可能的約會夥伴的吸引力),還要考慮成功實現這個選擇的可能性(成功和此人約會)。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歡迎程度最高的個體需求率最高,他們拒絕他人的機率也很高。期望效價理論認為人們傾向於接近他們真正有希望吸引到的,而且又是他們所慾望的那些人。這樣,人們傾向於選擇那些在社會吸引力上與他們相似的。

對外貌吸引的研究闡釋了這一過程。人們通常更喜歡俊男美女。但是人們實際的約會夥伴和自己的外表吸引度是匹配的:美麗的女子約會英俊的男士,相貌一般的男子約會普通女子。

對導致關係親密的個體具有相似態度的機制是什麼呢?有三種可能的機制值得進一步思考。

選擇性吸引。一個可能性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人們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準選擇約會對象。

社會影響。另一個可能是兩個人起初在態度上是有差異的,但是逐漸的被說服而改變自己的觀點。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能更加相似。這裡起作用的機制是社會影響。

環境因素。第3種可能性是兩個人的關係受到特定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結果導致兩個人的態度相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社交範圍很小,限制了可能夥伴的選擇範圍。

現實生活中相似性的原因和匹配的過程是複雜的,幾個不同的機制可能共同起作用,使得相似和喜歡連接起來,並經常為人所見。

雖然相似性通常會引起好感,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有些時候相似性代表著威脅。如果有人和我們一樣有精神崩潰或者情緒不穩定,我們可能因為自己的軟弱而焦慮,所以可能寧願避開此人。

另一個問題是人們之間的不同可能會有很大正面影響。我們很少有人願意和自己的「克隆」來往。友誼的歡樂包括刺激和新奇、學習新的觀點,學習欣賞豐富的人生經歷。當我們感覺到他人的接納後,我們就更容易體會到不同的好處。當人們確定別人會喜歡他時,他們更願意和不同的人交往。而當他知道別人可能不喜歡他時,他就想和相似背景的人交往。接受感可能是忽略了分歧的前決條件。

朋友的興趣和技能與自己不同,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共享的知識可以使雙方受益。當我們說,反向吸引時,我們通常指的是具有不同知識和技能的人共同貢獻於一件事的互補角色關係。但是大多數的互補需要雙方有近似的價值觀和目標。例如,夫妻二人對如何組織婚後生活有共同的信念。

研究表明,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是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中也有一些例外。但是這些較少的例外並不削弱一般原則的重要性。

這些因素不僅是好感產生的原因,也是好感的後果。接近性引起好感,但是一旦我們喜歡了某人,我們就經常採取措施以便保證我們在未來會和此人接近。相似性可能,首先是兩個人在一起,然後隨著他們關係的繼續發展,他們分享觀點和經驗,由於這種聯繫他們傾向于越來越相似。

8.5 個人特徵

什麼決定了,我們喜歡某個人超過另外一個人呢?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有的人重視同情心,有些人對智力給予最高關注。人們對最有吸引力的特徵的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為社會讚許的個人品質也有很大的文化差異。

一、熱情

什麼使得一個人看上去熱情而友好,而另一個卻冷酷超然?

這個問題還沒有完整的答案,不過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要有積極的看法。當人們喜歡外部事物時,讚美它們時,他們看起來很熱情。當人們不喜歡外部事物,蔑視它們,並且十分挑剔時,他們就顯得冷酷。

二、競爭力

通常我們喜歡那些社交能力強,聰明和富競爭力的個體。在哪方面競爭力強對人際性最重要由特定個體關係的性質決定:作為朋友,我們喜歡那些善談的人,作為機械工,我們讚賞那些修汽車本領高的人,教授喜歡博學的演講者等。比起沒有競爭力的人,與有競爭力的人在一起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

在競爭力導致好感的定律中,有一個特例存在,就是當某人有點過於完美時,競爭力可能並不會導致好感。優秀的人有小小的失誤時獲得的好感要多於他表現完美無缺的時候,很顯然,這些小缺點使得他顯得更有「人性」從而更受歡迎。而對於平庸者來說,小小的失誤使他更不受人喜愛。

三、外表魅力

雖然我們都知道不應該以貌取人,但是我們很難避免在外貿基礎上形成對他人的印象。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我們更喜歡美麗的人。一個原因是人們的刻板印象,認為外表好的人也會有其他優秀品質。實際上有證據顯示高吸引力的人在社交場合表現的更自在,有更多受人矚目的社交技巧。

更奇怪的是高吸引力的人還被認為具有一些和美麗無關的特點,譬如心理健康、屬於主導型人、聰明等。研究並沒有發現外貌和智力、幸福感,主導控制或者心理健康之間有實證聯繫。

人們對有身體缺陷的人通常有特定的刻板印象。與殘疾相聯繫的詞語就是醜陋,殘廢的、孤獨、受人同情的。

相似的人們對胖人的看法通常比較負面,部分的是因為人們認為胖人應當為自己的超重負責。這種態度可能十分有害,從有關胖子的玩笑到工作上的薪資歧視。

除了認為外貌有吸引力的個體具有其他優秀品質,這樣的刻板印象外,人們喜歡有外貌吸引力的人的第2點原因是,美麗輻射效應。人們認為與一個十分有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對自己十分有利,因為這樣可以提升他們自己的社會形象。研究發現,當人們和一個有吸引力的朋友在一起出現時,才會有這種美麗輻射效應,與一個有吸引力的陌生人在一起,則不會引起這種效應。當個體與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陌生人在一起時,別人對他的評價反而會降低。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當他們與有吸引力的朋友或伴侶在一起時,人們對他們的評價會提高,當他們的同伴沒有吸引力時,人們對他們自己的評價會降低。

雖然外表魅力效應的範圍十分廣泛,但是我們要小心不要高估其作用。正如其他的刻板效應,外貌對我們的判斷影響會隨著我們掌握的對個體更多的特定信息而降低。

四、伴侶選擇中的性別差異

到目前為止,我們研究了三種個體特點:熱情,競爭力和外貌吸引。他們在一系列社會關係中都會影響到人際吸引,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約會對象和伴侶的選擇。

首先,許多研究表明,雖然兩性都喜歡伴侶具有外貌吸引力,但是男性對伴侶外貌吸引力的重視程度超過女性。

第2,對年齡也有不同要求,女性更喜歡比自己年紀大些的伴侶,而男性更喜歡年輕些的伴侶。

第三,女性比男性更注重伴侶的經濟狀況。

對這些穩定的性別差異存在著兩種相反的解釋。

社會文化角度強調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社會角色,男性被認為是供養者,他們決定了家庭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女性都被認為是主婦,負責照顧家庭和孩子。此外,通常女性的經濟地位低於男性,受教育的機會也少於男性。很合理的結果就是女性選擇能提供更多資源的丈夫,而男性選擇獻身於家庭的年輕女性。

與此相反,進化理論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釋。

為了使繁衍後代的成功率最大,男性和女性發展出不同的配有偏好。因為女性培育嬰兒的投資很重,她們選擇可以提供有價值的物資資源的伴侶。因為男性可以使很多女性懷孕,卻不必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投資過重,所以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尋找女性繁育後代能力的特徵。他們喜歡年輕的有吸引力的女性,因為這些在人類進化歷史上標誌著女性的健康與繁殖力。

如果社會文化的解釋正確,我們會發現男性和女性的擇偶偏好有一定的變化,由於兩性的教育機會和工作經驗都變得近似。如果進化論解釋的正確,男女變化的社會角色,對擇偶偏好的影響相對較小。

五、致命的吸引

最初吸引我們的某人身上的個人品質,有時可能成為兩人關係中最致命的缺陷。一位最初被一名男性事業成功和自信吸引的女性,後來可能發現他是一個獨斷的工作狂。一名女性和她前男友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受他那種「無所謂,反正我高興就行」的態度的吸引。但是後來她說,男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成熟。一個男性最初受前女友的吸引,就是因為她的聰明和自信,但他後來卻不喜歡女友過強的「自我」。

競爭力也可能成為負擔。研究也表明,當個體為另一個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極端的或者和自己很不同的特點吸引時,就更容易出現這種致命的吸引。

8.6 愛情

在美國,大多數人相信愛情是幸福婚姻的關鍵。個人主義的文化導向使得美國人在愛情上高度重視個人的選擇。與此相反,許多傳統社會反對將個人選擇和愛情作為婚姻的基礎。在印度,愛情並不被看作是婚姻的重要基礎。當父母選擇新娘的時候,他們關注的是好的性格,服從、料理家務的能力,宗教信仰和外貌;在選擇新郎的時候,男方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未來收入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在像美國這樣的個人主義文化中,離婚率要大大高於集體主義文化,而前者強調愛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後者對婚姻的態度則更實際。

一、體驗浪漫的愛情

1、愛情思想

第1個主題被稱為依戀,這是一種需要對方的感覺。這種感覺的例句是:我難以想像沒有他/她的生活。這句話反映了個體意識到他或她對伴侶的依賴,希望伴侶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回饋。

第2個主題是對另一個人的關心,可以用下面這句話來表達:我幾乎可以為他/她做任何事情。為對方的利益著想,隨時滿足對方的需要,是這個主題的中心。

第3個主題強調信任和自我展露。

2、愛情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研究中的大學男女朋友經歷了一系列可預測的事件。在關係發展的初始階段,通常包括花一整天時間在一起,用暱稱稱呼彼此。接著雙方正式確立男女朋友的關係,接受邀請後以情侶身份共同出席。進一步的發展就是互相說我愛你,並且不再和其他人約會。通常再下一步就是考慮搬到一起住或者結婚或者一起度假。最重大的發展就是搬到一起住或者訂婚。

3、愛的體驗

區別愛情和友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生理上的特殊體驗。很多流行歌曲中都描寫過,戀愛中的人心臟不規則跳動,晚上無法睡眠,難以集中注意力。

二、激情式愛情和同伴式愛情

1、激情式愛情

情緒在激情式愛情中起著關鍵作用,人們為激情所控,不可抗拒的被吸引到愛人的身邊。激情式愛情的能力是普遍存在的,雖然社會文化因素可能會影響到激情式愛情的表達方式。身處愛河之中的人經常做出一些平時他們無法接受的事的解釋,譬如婚外情,這時他或她給自己的解釋是無法控制自己。

激情式愛情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對方占據自己的思想,愛情使人們腦海中充滿對方的形象,他們把對方理想化了,認為對方在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無缺。激情式愛情,通常被認為來得快,去得也快,這種愛情體驗雖然強烈,但卻很脆弱和短暫。

2、同伴式愛情

這是一種更實際的愛情,強調的是信任,關心,對伴侶缺點和習慣的容忍。同伴式愛情發展的比較緩慢。同伴式愛情和激情式愛情,究竟哪一種是更深的愛情,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同。但是許多家庭研究者認為同伴式愛情,為長久的關係提供了更堅實的基礎。

三、愛情三角論

該理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有三個部分組成。

親密指的是在關係中感到親近,相互關聯。這個成分包括對愛人的讚賞,照顧愛人的願望。自我暴露和內心的溝通也很重要。對愛人的愛,對孩子的愛或者是對最好朋友的愛,其中包含的親密成分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親密在所有這些愛的關係中,都是最常見的核心成分。

激情指的是在愛情關係中帶來強烈情緒體驗的驅動力。在愛情關係中外表吸引和信息可能是最顯著的,但是其他的動機譬如需要得到關愛和照顧,需要滿足自尊,需要控制,也會牽涉在愛情關係之中。

承諾包含兩個含義,在短期內,指的是愛一個人的決定,在長期的關係中,則指維持這種愛的承諾。這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分。

根據這三種成分各自存在與否,區分幾種不同類型的愛:

喜歡是親密的體驗,像友誼那樣,不包括激情或責任。

迷戀的愛是激情的體驗,但是沒有親密或責任,譬如在少男少女的初戀中經常能看到這種愛。

空洞的愛只有責任,卻沒有激情和親密,就像在那種乏味卻持久的婚姻中看到的那樣。

浪漫的愛是激情和親密,但是沒有責任。

同伴式愛情是有親密和責任,但沒有激情,譬如在長久的婚姻中見到的愛。

虛幻的愛有激情和責任,卻沒有親密,譬如一見鍾情的愛。

完美的愛是愛情的最高體驗,包含了親密、激情和責任這三種愛的成分,這種愛情可能在成年人的愛情關係或者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發現。

8.7 成年人的愛情依戀

成年人的愛情關係在幾個方面與嬰兒的依戀很相似。無論嬰兒還是成年人,通常都表現出對對方強烈的迷戀,在分別時感到痛苦,努力接近對方,儘量和對方在一起。成年人的愛情體驗可分成三種類型:安全性,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成年人的依戀與嬰兒的依戀之間存在差異。成年人的依戀通常是交互的:不僅僅得到關心還要付出關心。另一個區別是成年人的依戀通常在情侶或者伴侶中出現。最後一點就是成年人的依戀通常和性吸引有關。

孩子早期和父母的感情關係,在他們成年後可能會影響到其介入愛情的方式。不過當個體有新的人生體驗後,依戀類型可能會發生變化。譬如,在青少年時期一段有益的關係,可能使一個童年非安全依戀型的人發展出一種更加信任他人的關係模型,並且學會與同伴建立安全依戀的關係。

類似於父母死亡,離婚或者被虐待等事件,都屬於和依戀相關的重要事件,如果沒有這些事情發生的話,大多數人,青年期的依戀類型與嬰兒期是一致的。相反的,研究發現,如果個體經歷了一個對依戀有負面影響的事件,只有44%人在以後的發展中表現出與嬰兒期相同的一類類型。

成年人的三種依戀類型:

1、安全性。這種類型的成年人把自己形容為容易和他人接近,很少擔心自己被拋棄。他們傾向於與伴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傾向於用正面的語句形容自己的父母,譬如體貼、熱情,婚姻幸福。

2、迴避型。這種類型的成年人在接近他人時感到不那麼舒服,或者不能完全信任愛人。他們對伴侶並不是十分坦誠,容易陷入相對短暫的性關係中。他們更傾向於形容自己的父母,是苛求的,批評的和冷漠的。

3、焦慮矛盾型。想要尋求親密關係,卻擔心伴侶不會回應自己的愛。他們更容易一見鍾情,並且感覺自己在愛情中和工作上都不受重視。他們傾向於形容自己的父母為干涉的、苛求的、婚姻不幸福的。

研究發現,對於和異性交往安全型的人,有較高的親密感,幸福感和正面情緒,迴避型的表現為較低的親密的幸福感和較高的緊張,焦慮,厭煩,他們感到和異性交往並不很令人舒適和愉快,焦慮矛盾型的人其社會生活和安全的人類似。

依戀類型可以影響到戀人對待彼此的方式。

目前對成人依戀的研究已成為社會心理學愛情研究中最活躍的部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