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騰訊就像3年前的百度:「一代宗師」也會老去

先知堂 發佈 2020-01-06T04:40:28+00:00

圖片來自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導語:對於老人們來說,時間不是玫瑰,而是毒藥。昨雪夜包場《葉問4》,陪伴最後一個大武術IP落幕。看完這部系列電影的朋友想必會有疑問,KO過那麼多強手的葉問,怎麼這次打個空手道的軍官(還是個陷入意識形態旋渦的低境界「腦殘」)都這麼費勁。

導語:對於老人們來說,時間不是玫瑰,而是毒藥。


昨雪夜包場《葉問4》,陪伴最後一個大武術IP落幕。看完這部系列電影的朋友想必會有疑問,KO過那麼多強手的葉問,怎麼這次打個空手道的軍官(還是個陷入意識形態旋渦的低境界「腦殘」)都這麼費勁。延伸點兒,另一部葉問電影《一代宗師》也有這麼個細節,宗師級人物宮羽田被武功境界只有1/2的弟子幹掉。


葉偉信導演和王家衛導演也不是雛,怎麼有這種設定?其實答案只有四個字,拳怕少壯。


拳怕少壯,是的,一代宗師也會老,不管曾經如何輝煌,對他們來說,時間不是玫瑰而是毒藥。


以上規律或者說常識,適用各行各業,經營公司也是如此!變老這杯毒藥3年前百度喝了,而3年前的百度是今天騰訊控股(HK:00700)極好的參照物。


復盤百度的股價,其歷年的前復權周K線見上圖,黃色框裡是2017年至今走勢:股價先向上一波然後掉頭狂跌,市值最低323億美元跟2013年Q2時的那個低點差不多。



2017年中開始的那波上漲,好似百度作為中國頂級網際網路公司(BAT)的「最終高潮」。此後連續下跌被一眾新經濟公司(字節跳動、美團點評、京東、拼多多等)從頭上跨過。


今天的騰訊很像3年前的百度:


  • 拳頭產品的邏輯,不管是騰訊的遊戲亦或百度的搜索,看點都是新一波「移動化」的邏輯;
  • 第二曲線的期待,兩者都進入了陌生賽道,產業網際網路擁抱B端&無人駕駛連結AI時代;
  • 護城河在時代變化中面臨解構,「騰訊的十億級用戶&百度被無盡內容淬鍊的搜尋引擎」,只能守成無力進攻。


我認為騰訊很有可能在2020年上沖一波,但這也是網際網路界「一代宗師」最後的體面。


01、拳頭產品「移動化」的邏輯


百度的拳頭產品是搜索業務,載體是「百度APP」,其上線至今大概有三波移動化推動股價的邏輯:


2013年商業化發力,2013年Q1-2015年Q4其移動端的CPM(千人展示成本)逐漸追上PC端的CPM,圖片數據來自東興證券。



2015年五一大規模接入電影票、外賣等本地生活服務。更多用戶在移動端找服務驅動本地生活業務的增長,並進一步加強移動搜索業務變現。


2017年,百度APP新的一波移動化推動股價的邏輯,當時疊代的7.0版本把首頁變為「智能信息流推薦」,從一搜即得到不搜即得,正式對上今日頭條(剛獲得GeneralAtlantic領投20億美元,E輪估值200億美元,前途無量)。一些股東願意相信百度能幹掉頭條,迎來又一波黃金時代。


另一邊,騰訊的拳頭業務是遊戲,月流水15-30億元的王者榮耀,徹底引爆遊戲移動化邏輯。而在2020年移動化仍是主要邏輯:


2019年5月《刺激戰場》借殼《和平精英》上線開始貨幣化,運營兩個月之後,流水即突破10億,這是一個有潛力做到20億月流水的遊戲,每年超200億流水的遊戲。而由於遞延的原因,還沒完全體現到收入層面,2020年能帶來的收入增量可觀。


除此以外,2020年還有兩款端游轉手游的產品大機率上線,《英雄聯盟LOL》、《地下城與勇士NDF》。


LOL為什麼有戲?因為它的群眾基礎比王者榮耀還好,王者榮耀是在國內橫,但LOL是全球的,它在歐洲、北美、TW、韓國、中國都很熱。而且LOL更耐玩,從相同類型競技遊戲難易度比較,war3>DOTA2>LOL>王者榮耀,這意味著LOL可能比王者榮耀的生命周期更長,其前景不言而喻。



相對來說,DNF可能讓你有些意外,「這種過氣遊戲能有什麼熱度?」DNF大機率會火爆的流油,為什麼這麼說,我先告訴你一件事,你知道鬥魚一哥是誰嗎,他玩的是什麼遊戲嗎?見下圖。



旭旭寶寶這個面相很騷的男孩,玩DNF壓倒一眾玩LOL的,玩王者榮耀的,玩吃雞的主播。


為什麼確信NDF轉手游之後還會有很多人玩,底層邏輯是人們13歲-22歲期間(初中到大學期間)的IP喜好會影響一生,成為餘生的一部分,會在你餘生的80年內永遠成為你熱愛的一部分。就比如我見過sky流拿世界冠軍,一直保留著看war3的習慣。


《和平精英》的收入,《LOL》的上線,《NDF》的上線,大機率引爆騰訊遊戲的最終高潮。


02、第二曲線不達預期


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讓百度當年在線營銷業務同比增速僅錄得不到0.8%的增長,前一年是32%,可以說斷崖式下跌。除了移動端「今日頭條化」之外,它還必須要有第二曲線(持續賠錢拉不動股價的愛奇藝不算)。



所以,2017年1月「矽谷狂人」陸奇空降百度,3月百度宣布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由原來智能汽車事業部、自動駕駛事業部和車聯網業務組成),誓要在無人駕駛領域大幹一場。


無人駕駛是大趨勢,全球玩家動作頻頻:CES上Waymo宣布無人駕駛核心器件lidar成本降低90%;馬斯克表示2017年底前特斯拉推出具備完全無人駕駛能力的車型,並從蘋果挖來swift之父克里斯拉特納全力干Autopilot。


結果我們看到了,陸奇走了(他來的時候掌舵原自動駕駛事業部的王勁走了),至今百度的無人駕駛未見太大突破。不僅是百度,特斯拉挖的swift之父後來轉投Google X實驗室的谷歌大腦項目,用Autopilot上高速就是把腦袋別在腰上。而Google的Waymo在全美25個城市的800輛測試車隊呼呼燒錢之外,仍沒找到變現的可能,它的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還沒有多少人敢坐。


另一邊,騰訊大力搞第二曲線的背景跟百度大同小異,也是傳統業務面臨了困難。2018年3月29日,廣電發布《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由於機構改革,所有遊戲版號的發放全面暫停,且並未通知暫停期限。


版號發放暫停正式文件出來一周前,騰訊股價築起了小「雙頭頂」,此後股價從473.32港幣開始持續7個月下跌,跌倒最低250.72元。遊戲可以說是騰訊的命脈。



在國內端游手游CR2(騰訊和網易)市占率超過80%,已形成壟斷背景下,提升ARPU即氪金能力才是主要邏輯,而提升ARPU的爆發力遠弱於提升市占率的爆發力。所以,騰訊必須找到自己新的增長曲線。


騰訊選擇的路線是大力推動產業網際網路,從結果看:


(1)TO G的項目啟動但沒看到太大的聲勢。


主要是基於雲的「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在廣東、雲南、長沙等地開展的智慧旅遊、智慧產業解決方案。其中,中標0.92億元的深圳羅湖智慧教育雲平台,算是拿的出手說一下的項目。


需要看到「老巢」之外的異地大訂單,才能證明這塊的能力,像科大訊飛這樣在青島拿個8億訂單。


(2)TO B的項目我個人不太看好。


我覺得還是停留在利用10億級用戶規模,「人貨場」這個人的層面做文章,輸送流量。貨的層面,供應鏈和輔助產品創新,沒看到太多東西;場的層面,線上小程序電商帶不起量,那麼線上線下場景打通就無所謂了。


TO B層面與阿里比有些劣勢,建議大家去看看騰訊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阿里的「one商業大會」視頻對比一下,感受一下。另外,紅星美凱龍先前跟騰訊合作,後來又投入阿里懷抱是一個關鍵的拐點。



騰訊和百度第二曲線暫時沒看到太多成效,核心原因是跨界太難:


汽車的複雜度本來就高,你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過來跨界整合,利益綁定太過單薄,是個「局外人」的角色。你看,做無人駕駛的公司,特斯拉自己是車廠。Google的Waymo,自己好幾百輛車在路上跑,所有技術幾乎都領先,也沒落著好。騰訊的跨界在於它本身是做個人業務的,現在變幻賽道做地方的業務,做企業的業務,方方面面都得轉換思路。你在克服慣性的時候對手可能絕塵而去。


03、護城河面臨新時代的解構


百度的核心護城河是海量信息淬鍊過的搜尋引擎:從抓取信息的爬蟲,到存儲信息的索引,再到為用戶搜索做內容匹配的搜索模型,最後是搜索內容結果的呈現排序的連結分析。


原來,這套系統只要自己不作(平衡內容質量與商業化),就不會在競爭中落敗。Google退出後,360搜索、搜狗搜索、Bing搜索等,正面硬剛都遠遠不是對手。


現在,競爭者攻擊的層面與方式不同了:


差異化競爭來了,首先是專業垂直的社區內容質量會優於百度,比如知乎(百度大手筆投資,但能投了所有垂直內容社區嗎?),新氧的醫美內容,小紅書的美妝內容,B站的二次元內容,得到的各種付費內容,這種垂直社區在不斷湧現。其次是從推薦切入搜索的今日頭條,反其道而行之,其搜索出的內容豐富程度已不弱於百度,包括百科、新聞資訊、自媒體分析、微頭條評論、小視頻、圖片、相關擴展信息。


騰訊的護城河呢,最重要的是微信11.5億月活和QQ7.3億月活構築的無死角用戶覆蓋,社交發動機驅動著遊戲等種種變現方式。企鵝帝國最大的挑戰是下一個時代的終端變化。


你知道,QQ是生存於PC和手機終端之上的軟體,微信是生存於手機終端上的軟體。下一個AIoT的時代,區別於PC和移動網際網路最大的不同是「終端碎片化」。


人們的身體器官從手機延伸到其他可穿戴設備(眼鏡、衣服、手環)、音響、電視、汽車、戶外LED屏、馬桶、攝像頭等等,操作器官從手,變成「手、嘴和眼睛」,一切場景都變得可交互,這就是所謂的萬物互聯。



那時,微信在人們生活中的權重會明顯降低。單一軟體壟斷流量的時代將結束,「雲服務+終端+晶片」全方位布局的Google、亞馬遜、華為等企業可能是未來最香的,它們會在相同領域生存,沒有那麼多贏家通吃。目前能看到的是,騰訊在下一個時代的智能硬體入口的布局是落後的。


04、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的依據是閒來無事對BATTMD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觀察,包括招股書、財報、會議(網上能找到騰訊6個多小時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阿里接近3個小時的one商業大會,找不到的可問我要)、新聞報導等,綜合自己的理解得出的結論:基於市場情緒看好騰訊2020年的股價,但並不看好其現有競爭條件下的更長期的未來。


另外多說兩句,這個號更想呈現兩種內容:


  • (1)透視事物本質,比如寫B站會研究青年亞文化跟商業化收編的關係;如果寫新氧,肯定會研究它的核心邏輯「讓醜女變美」,是不是真的變美,美是什麼。
  • (2)提供前瞻性。比如寫這篇騰訊;比如寫《現在,美團收購滴滴的最佳時機》 。


過程中,難免得出一些事後看起來可笑的結論,這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希望持不同觀點的朋友不吝賜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