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論經絡的平衡與失衡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06T04:45:07+00:00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及預防等各個方面。對於指導中醫各科特別是針灸、推拿、針麻的臨床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針灸醫學的理論核心。有關其平衡與失衡的探討,在生理、病理及治療學上的意義,非比一般。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及預防等各個方面。對於指導中醫各科特別是針灸、推拿、針麻的臨床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針灸醫學的理論核心。有關其平衡與失衡的探討,在生理、病理及治療學上的意義,非比一般。

(一)經絡平衡在生理上的意義

十二經絡的命名均冠以手或足、髒或腑,說明經絡在人體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的聯繫系統。十二經脈作為經絡系統的主體,在體內通過屬、絡、貫、注的方式與六髒六腑相聯繫,在體表通過交叉、交會的方式循行於頭面、四肢、軀幹;奇經八脈對十二經脈予以分類組合;十二經別、十六大絡進一步加強了臟腑、經脈的表里聯繫;十二經筋聯繫全身骨骼、關節;諸絡脈網絡周身,孫絡、浮絡還與十二皮部相合,聯繫皮毛,衛外而固。從而加強了機體臟腑之間、體表之間、臟腑與體表之間的密切聯繫。把六髒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中醫學的整體觀。

在中醫學的整體觀念中,經絡系統不但起著聯絡作用,而且還起著調節作用。能夠調節臟腑氣血、陰陽表里、內外上下、前後左右的生理平衡,使彼此協調,不致太過或不及。並能使機體適應自然界的各種變化規律。也正由於此,氣血在經脈中運行,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出現周期性的盛衰開闔。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中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由於十二經脈長短不一,所屬臟腑的功能作用各異,各經脈的氣血多少也不盡相同。《素問·血氣形志》記載:「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雖然陰陽經脈的氣血多少有些差異,但通過陰陽表里經脈相合的關係,能使十二經脈氣血與自然環境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例如太陽經多血少氣,少陰經就少血多氣;少陽經少血多氣,厥陰經就多血少氣。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的盈虧也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絡脈則將氣血向身體的表里各部滲灌,使機體內外氣血調和。

經絡調節平衡有整體作用和局部作用之分。整體作用是指機體在經絡的調節下,氣血調和,無寒熱虛實之異;脈象平衡,無浮沉遲數之變。例如機體在正常情況下的心腎相交、肺氣歸原、氣血升降調和、陰陽剛柔相濟等。局部作用是指機體前後、左右、上下、內外經絡本身的平衡。經脈分布在機體,任、督二脈前後各一,十二經脈、二維、二左右對稱。手足三陰經分布在肢體內側,手足三陽經分布在肢體外側。任脈統任一身之陰經,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陰維脈維繫諸陰經,陽維脈維繫諸陽經,帶脈約束諸經。十二經筋系統以相互對立、相互拮抗的形式聯綴關節,產生協調的動作,共同維持著陰陽經脈之間的相對平衡。各經脈本身也只有保持相對的平衡狀態,機體活動才會自如平穩,不致前後傾倒、左右搖晃、頭重腳輕、內外失調,也不會發生各類疾病。

(二)經絡失衡在病理上的反應

在正常情況下,經絡系統通過自身的調節,以相對平衡的狀態存在於機體。經絡一旦失去平衡,就會相應產生一系列病理變化。《黃帝內經》所謂「上實下虛,上虛下實」「經虛絡滿,經滿絡虛」「虛實更作,陰陽相移」「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即是此義。氣盛的一側實而有餘,氣弱的一側虛而不足。例如軀體左右經脈失衡容易導致一側抽痛或半身不遂,在面部則表現為一側面肌抽動或口眼喎斜。而身體前後經脈失衡往往使人脊強反折,俯仰不利,站立不穩,行走時前後傾倒,左右搖晃,如同醉漢一般,與西醫學中小腦共濟失調和部分脊髓病變極為相似。癲癇發作也具有經脈失衡的典型證候。


《素問·厥論》指出:「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素問·調經論》說:「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凡此都是列舉由於機體受病而引起的經絡上下內外失衡的病理表現。同時還記載了神、氣、血、形、志的有餘和不足的證候。經絡失衡的病理變化,多與十二經筋和奇經八脈的病候密切相關。《靈樞·經筋》說:「經筋之病,寒則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萎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例如足太陽之筋,脊反折,項筋急,不可左右搖;足陽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足少陰之筋,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手陽明之筋,頸不可以左右視。

結合臨證所見,上述沿經抽痛、面肌抽動便是寒則筋急的表現。而半身不遂、口眼喎斜也正是筋弛縱不收、陰萎不用的結果。「足少陽之筋……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與西醫學中樞神經對機體的運動、感覺呈左右交叉、上下顛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陽急反折與《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完全一致,陰急俯不伸則屬任脈失衡的病變範疇。

(三)經絡失衡在診斷上的價值

經絡的失衡,對於臨床各科疾病的病位、病性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

1.經絡望診——經絡望診主要是觀察絡脈和皮部在色澤、潤燥及組織形態等方面的各種病理變化,以望面色為主。《靈樞·經脈》說: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有些疾病有時還會在體表出現一些特異的、可見的「經絡現象」。中醫外科望眼診傷、兒科察指紋辨疾病,也是經絡望診的具體運用。

2.經穴切診——經穴切診是根據內臟有病會在體表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理反應點或引起脈象的異常變化,而在一定的經穴部位進行觸捫、切按來診斷疾病的方法。結合臨床所見,表現在經絡方面,可出現循經壓痛或條索狀反應物。表現在腧穴方面,可有壓痛、過敏、麻木、遲鈍或皮下組織隆起、結節、鬆軟、凹陷等。《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切脈的診斷方法,不但在中醫其他各科居首要地位,在針灸臨床上也是辨別經絡虛實、決定補瀉方法的重要依據之一。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說:「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作為運行氣血的十二經脈,每一條經都有「動脈」,切按這些搏動之脈,常常可以測知相應經脈的虛實。例如診「太淵」「尺澤」查肺氣;診「神門」查心氣;診「太溪」查腎氣;診「太沖」「足五里」查肝氣;診「虛里」查心、胃之氣;診「人迎」「趺陽」「箕門」查脾胃之氣等。

歷代在這方面的應用不盡相同,《黃帝內經》倡導從頭身到四肢的「遍診法」;《傷寒論》習用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診法」;《難經》則主張「獨取寸口」。三者的用法只是範疇大小不同,基本方法則是一致的。因為脈象本與經絡的虛實相應,寸口脈也與其他脈之搏動相合(《靈樞·動輸》「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當病情危重或寸口不可觸及時,即可察人迎、趺陽之脈,以候胃氣之盛衰存亡。故《靈樞·經脈》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難經·六十一難》也說:「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臟腑也。」根據《黃帝內經》「上竟上、下竟下」的理論,寸口脈常以關前為陽,主腰以上病;關後為陰,主腰以下病;左候心、肝、腎;右候肺、脾、命(門),可供臨證參考。寸口、人迎脈的搏動強弱可用於判別經絡本身的虛實。一般而論,寸口脈小於人迎脈時,多見於陰經的虛證或陽經的實證;寸口脈大於人迎脈時,多見於陰經的實證或陽經的虛證。故《靈樞·終始》說:「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

3.經絡電測定——「經絡電測定」是利用經絡(導平)測定儀探測經絡、腧穴皮膚導電量(或電阻值)的變化來分析臟腑、經絡、腧穴氣血的盛衰虛實。如果左右兩側同一經穴的導電量(或電阻值)相差在一倍以上,即表明該經脈失去平衡,存在相應病變。

4.知熱感度測定——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左右兩側同一經穴對灼熱的感知程度是大致相同的,如果差異太大,便說明該經脈平衡失調。通過測定,凡數據相差在一倍以上者即為病態,偏高(時間長)者多屬虛,偏低(時間短)者多屬實。

(四)經絡平衡在治療上的體現

《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調節平衡的功能還突出地表現在以糾正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為最終目的的針灸治病過程中。「知熱感度測定法」的創始人赤羽幸兵衛認為,如果機體一側有病,除在同側施治外,也可以刺激對側(健側)以調節經絡失衡,使疾病好轉或痊癒。如對於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的治療就是通過調節、糾正機體左右經脈的失衡而發揮治療作用的。經絡對機體治療性調節的結果,一方面減輕或消除了疾病的症狀,另一方面可以使經穴皮膚導電量(或電阻值)趨於平衡。對內臟病的調節可在X光、超聲波下有所顯示。對神經精神疾病的調節可見於腦電波的病理改變趨於正常。

又如合谷、後溪既發汗又止汗;內關、中脘既止吐又催吐;天樞、足三里既止瀉又通便等,也是經穴對機體的一種雙向調治作用。經絡的這種調治作用,是以它在正常情況下能調節機體陰陽平衡為基礎的。《素問·三部九候論》指出:「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這是針灸調治臟腑、經絡失衡的總則。在具體運用上有主張先補後瀉者(《靈樞·終始》《難經·六十九難》),有主張先瀉後補者(《素問·三部九候論》《素問·血氣形志》)。但不論先補後瀉,還是先瀉後補,都是以補虛瀉實、調節經氣為手段,最終達到「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離合真邪論》說:「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為針灸調治臟腑、經絡的失衡創立了左右交叉、前後對應、上下顛倒、內外相合等多種形式的調治方法。

1.左右交叉調治法——由於經絡在人體是左右對稱分布的,並有左右交叉、交會的現象,所以,對於左右經絡失衡的病證,就可以「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靈樞·癲狂》)。這在《黃帝內經》中稱之為「繆刺」(左右交叉、淺而刺絡)和「巨刺」(左右交叉、深而刺經)。當邪客於絡脈或身形有痛而脈象無異常時用繆刺法;邪客於經或一側有病而對側脈象出現異常時用巨刺法。對口眼斜、半身不遂、單側肢體疼痛、跌仆損傷、落枕、牙痛、偏頭痛等療效顯著。具體可在與病痛部位相應的對側局部選穴,也可以在對側肢體循經遠端取穴。

2.前後對應調治法——「前」指身前、胸腹,「後」指身後、腰背。是一種「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調治方法,《黃帝內經》中稱之為「偶刺」。具體有前後隨意選穴、對應部位取穴(取對應的阿是穴,方法是先在胸腹或腰背部探明陽性反應點,然後向腰背或胸腹部劃一水平弧線,在與陽性反應點相對應處定穴,前後各斜刺一針)和俞募配穴等幾種形式。對於臟腑病證和軀幹部疼痛療效較好。

3.上下顛倒調治法——「上」指上肢或腰以上,「下」指下肢或腰以下。《靈樞·終始》說:「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即是本法的綱領性條文,是以經脈循行為依據的遠端取穴法,《黃帝內經》稱之為「遠道刺」。體現了「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療特點。臨床以此法治療關節疼痛,還可以按上下部位相應選穴。例如左肘關節扭傷可選用左膝關節的陽陵泉,也可結合左右交叉法選取右側的陽陵泉。

4.內外相合調治法——「內外」一指身體的表里深淺部位,一指臟腑、經脈的陰陽表里。《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從身體的表里部位而言,內病內治,外病外治,為直接調治。內臟病以針灸治其外,體表病以湯藥調其內,為間接調治。從臟腑、經脈的表里關係而言,既可以表治里,也可里治表,還可以表里同治(如原絡配穴法),也屬於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範疇。

(五)經絡平衡在預防上的意義

《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說明經絡是一個運動系統,而不是一個靜止的系統。經絡在經氣的作用下,把氣血、津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供給機體以足夠的營養,使經絡平衡、經氣充實、臟腑協調、氣血旺盛。這樣,機體不但顯得朝氣蓬勃、精神煥發,而且抗病能力也強。如果經絡失去平衡或功能活動低下,勢必導致機體精、氣、神的紊亂和衰退,降低抗病能力,產生種種疾病。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愛活動、缺乏鍛鍊的人,就很容易罹患感冒、頭痛、頭昏、失眠、便秘、痔瘡、下肢靜脈曲張等病證,體質也遠不如愛好運動的人強壯,經絡失於運動是一個重要因素。

可見,「運動經絡」對於維護機體的生理平衡、防病保健是至關重要的。如保健按摩、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科學氣功等,無一不是在運動經絡、維護臟腑經絡氣血的平衡。從古至今,都是我國人民用以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有益活動和鍛鍊形式。在奇經八脈中,脈主持機體的運動功能,維脈維繫著機體的陰陽平衡,對於預防疾病、強身健體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老年人運動得體,能夠強筋壯骨、聰耳明目、推遲衰老、益壽延年。經絡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能,還突出表現在部分經穴的治療作用上。如大椎、氣海、關元、命門、腎俞、膏肓、足三里、三陰交等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不論是在這些穴位上針刺,還是艾灸、按摩,都能補益機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尤其是在施行灸法之後,效果更加明顯。一方面溫補元陰元陽,強壯先天之本;一方面增進食慾,旺盛後天之本,從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綜上所述,經絡在人體既是一個聯繫系統,又是一個傳導系統;既是一個運動系統,又是一個調節系統。

經絡平衡既是維持機體生理活動、適應各種自然變化的基礎,又是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保證,也是疾病被治癒的一種體現。而經絡失衡既是病理變化的重要因素,又能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有機體來說。維護經絡的相對平衡和糾正經絡的失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