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晚期玉器藝術特徵大不同,商品屬性增強,迎合市場需求

文藏玉器 發佈 2020-01-06T06:01:16+00:00

商代玉器自有其場合需求,因此諸多作品皆需符合商代藝術的風格品味。同樣的,西周也有屬於自己的品味追求,而且和商代截然不同,造成彼此差異的主因不在於時代精神,而在於使用的功能和場合有所差別。因此造成西周中、晚期藝術特徵會有不同感受。

商代玉器自有其場合需求,因此諸多作品皆需符合商代藝術的風格品味。同樣的,西周也有屬於自己的品味追求,而且和商代截然不同,造成彼此差異的主因不在於時代精神,而在於使用的功能和場合有所差別。因此造成西周中、晚期藝術特徵會有不同感受。學者蔡慶良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文章《蔡慶良說玉玉器鑑賞之二 商、西周玉器風格比較》中,有詳細闡述。

玉器在此時已非神權重器,裝飾的紋飾就不宜令人感到敬畏,取而代之的應該是讓觀者可以感到賞心悅目的精緻美感,因此西周藝術的總體目標,轉變成為行雲流水般「華麗流暢」的視覺效果。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西周早中之際一改商代方折的線條,採用圓轉的曲弧線條勾勒各部的紋飾,例如玉璜通體紋飾就是以此種線條裝飾而成。曲弧線條在觀者心中會產生特有的視覺張力,這種飽滿張力會形成華麗流暢的藝術效果。

故宮博物院藏的西周晚期人龍合體玉佩,若和直立人形佩相比,可發現商代人形佩為一圓雕造型,西周晚期人龍佩則為一片狀玉飾。兩者造型不同的主因在於使用方式不同,一為器物插件,一為身上佩飾,這在前文中已經反覆說明。由於商代玉器必須表達出肅穆威儀的視覺效果,因此人形佩必須擁有完整的個體,我們很難想像缺足斷腳的神人如何具有圓滿自足的神性,因為至高無上的神權用器必然要具備完整明確的肢體身形。

至於西周晚期人龍佩的功能雖然可能仍和宗教有關,但因為是身上所佩戴的片狀飾件,加上必須符合西周晚期平實流暢的藝術風格,因此已難達到商代人形佩的總體效果。但此時創作者利用其他技巧,將神人的身軀和神龍相互融合互用,用以傳達人龍之間不可思議的神性,玉人的頭髮、胸部以及足底,皆盤附有另一神龍。注意觀察胸部神龍的特徵,可以發現其與上圖神龍如出一轍。此外人龍佩紋飾所使用的技巧也和神龍完全相同,因此最終形成相同的風格特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