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帶你穿越「侏羅紀世界」②探秘常州中華恐龍館

蘇科家園 發佈 2020-01-06T07:29:31+00:00

位於常州中華恐龍園內的中華恐龍館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在這裡,你將了解地球的演變、生物的起源和恐龍的發展與滅絕。

位於常州中華恐龍園內的中華恐龍館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在這裡,你將了解地球的演變、生物的起源和恐龍的發展與滅絕。

恐龍館內運用多項現代技術和娛樂手段,力求營造科學啟智與審美情趣相融合的動感空間,全館分為地球廳、海洋廳、溶洞廳、廊廳、叢林廳、恐龍蛋廳、滅絕廳以及中華龍鳥廳等展廳,以古生物的發生、演化和滅絕為線索,旨在弘揚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發展的新自然觀。

「重返」二億年前的恐龍時代

中華恐龍館是中國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博物館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博物館,收藏展示中國系列恐龍化石最為集中的專題博物館。

作為恐龍園的核心建築物,恐龍館的館體外形充分運用仿生建築手法,遠遠望去仿佛三條恐龍高昂著龍頭在竊竊私語,龍首最高處達71米,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全館總面積達20000平方米以上,已成為常州旅遊乃至滬寧沿線上旅遊業的標誌性建築。

館內以生物演變史為設計背景,展示了恐龍這種中生代的霸主從生存、繁衍,直至滅絕的全過程,同時運用了情景營造手段,製造出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再現了恐龍生活的特別時代。全館共展示了五十多具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恐龍骨架化石,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的深刻主題,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觀念,成為了集博物、科普、觀賞、遊樂為一體的新型博物館。

步入館內,聲光電特效聯動表演將帶你回到2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在險峰瀑布中,你仿佛能看到兇猛的永川龍張牙舞爪,好像要一口吞掉善良的馬門溪龍,而馬門溪龍立起近18米高的龐大身軀,彎著長頸,雖然明知無力抗敵,卻也準備拚死一戰……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恐龍故鄉」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恐龍蛋最多的國家。館內蛋殼造型的建築便是恐龍蛋陳列廳,共擺放了128枚出土於我國各地的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

最初的時候,科學家們只發現了兩片蛋殼化石,並不清楚這兩片化石是屬於哪種動物蛋的化石碎片。1859年,在法國南部的庇里牛斯白堊紀晚期地層中,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隻橢圓形、半徑達18厘米的蛋化石,通過研究發現應該屬於某種爬行動物的蛋化石。直到1922年,美國中亞考察團在蒙古的蛋化石地層中,發現了從幼年到成年個體的原角龍化石,科學家們才確定那些蛋正是恐龍蛋化石。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恐龍故鄉」,在我國的四川、山東、河南、新疆等多個省份都出產過大量恐龍化石。1993年,科學家在河南南陽西峽縣發現了5000多枚恐龍蛋,此前全世界發現的恐龍蛋才500多枚,這次發現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1996年,又在廣東河源發現了上萬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的造型多種多樣,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先生對我國發現的恐龍蛋進行了綜合分類,初步把它們分為四種:粗皮蛋、長形蛋、圓形蛋和南雄蛋。之後,恐龍蛋化石研究專家趙資奎先生在恐龍蛋顯微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恐龍蛋分類和命名原則,他把中國發現的恐龍蛋分為五個科,常見的有長形蛋科、圓形蛋科、蜂窩蛋科,但是目前古生物學家還是無法研究出哪一種類型的蛋屬於什麼類型的恐龍。恐龍蛋化石大小懸殊,大的有像河南南陽發現的直徑達50厘米以上的「世界之最」,小的有像山東萊陽地區發現的一種短圓形恐龍蛋,最大直徑不超過9.5厘米,和鵝蛋差不多。

無論是恐龍化石的發現還是恐龍蛋化石的發現,都凝聚著科學家無數的智慧和心血。恐龍蛋陳列廳旁邊的超寫實雕塑現場就向我們展示了恐龍化石從發現、挖掘、整理到裝架的一整套工作流程。

也許恐龍並未真正滅絕

科學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假說:恐龍並沒有真正滅絕,它們其中一部分隨著時間的變化進化成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鳥類。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了,鳥類應該是從與恐龍同時代的翼龍進化來的吧?其實,翼龍雖然有「翅膀」,但是這種翅膀上沒有真正的羽毛,且不能進行長距離飛行,在沒有成為真正的飛行家之前它們就從地球上消失了,究竟恐龍和鳥有什麼淵源,在館內的「中華龍鳥廳」你也許就能解開謎題。

走進「中華龍鳥廳」,就能看到又一件鎮館之寶--中華龍鳥化石。1996年,遼西地區一位農民發現了這塊特殊的化石,這位農民在挖掘時,化石沿著岩石的紋理分成了兩塊(正模和負模),正模收藏於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而負模則被時任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季強得到,並將它命名為「中華龍鳥」,現收藏於中華恐龍館內。中華龍鳥體態嬌小,形似恐龍,嘴上還有鋒利的牙齒,擁有60多節尾椎骨,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它身上覆蓋了一層類似於絨狀的羽毛。

通過對面紅色牆紙上的中華龍鳥復原圖更能清晰的看出,中華龍鳥既保留了恐龍的一些特徵,又具有鳥類的基本特徵,它的發現有力的證明了現代鳥類可能就由中生代小型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這項學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110周年的慶祝會上,手持封面刊有尾羽鳥照片的《國家地理》雜誌說:中華龍鳥、尾羽鳥、原始祖鳥等化石的發現是20世紀以來,最激動人心的發現。因此,中華龍鳥也被譽為中華恐龍館最具學術價值的鎮館之寶。

在展廳內,還擺放著許多這樣的古鳥類化石,有孔子鳥、尾羽鳥、始祖鳥等,將這些早期鳥類化石陳列在一起,仿佛想告訴人們,可能恐龍並沒有真正滅絕,它們其中一部分隨著時間的變化,進化成了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鳥類。

來源:江蘇科技報;記者:嵇刊/文;吳宇/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