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大學上課,為什麼是一種既「艱苦」又「享受」的體驗?

學長leo 發佈 2020-01-06T08:33:27+00:00

這幾年,我曾在不同場合聽到不同學生抱怨上學累,讀書苦。因為感到上課無趣、無用,一些大學生變成了請假達人、翹課慣犯;為了追尋「內心的真正熱情與理想」(比如做代購賺錢),一些同學絲毫不心疼已經支付的學費;一學期下來,覺沒少睡,遊戲沒少打,上課次數卻屈指可數。

這幾年,我曾在不同場合聽到不同學生抱怨上學累,讀書苦。

因為感到上課無趣、無用,一些大學生變成了請假達人、翹課慣犯;

為了追尋「內心的真正熱情與理想」(比如做代購賺錢),一些同學絲毫不心疼已經支付的學費;

一學期下來,覺沒少睡,遊戲沒少打,上課次數卻屈指可數。

我也聽過一些關於在國外大學上課的議論。有人說,出去留學很多時候也是「混日子」,因為課業很「水」,只要家裡有錢就能送出去,「買個文憑」。

還有不少朋友問我,「在哈佛學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在哈佛上課,累嗎?難嗎?壓力大嗎?」

今天寫這篇文章有幾個目的:

一是回答「哈佛學習體驗」這個問題,詳細、完整地還原我在哈佛上一節課的全過程;

二是順便回應一些朋友關於「留學很水」的言論:別的學校我不敢妄下結論,但作為在哈佛完成了MBA學業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這裡讀書,就是你想「水」過,也根本不現實;

第三個目的也許最重要——為所有想逼自己更認真、更努力,希望學得更好的朋友打一針雞血,助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加足馬力。即使我們做不到一步登天,起碼可以比之前進步一點點。

以下「實景還原」,以我自己就讀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為案例展開。

眾所周知,哈佛大學由多個部分組成:本科生院,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甘迺迪政府學院等,每個學部的特色和政策都略有差異;但毫不誇張地說,哈佛商學院的上課要求算是整個學校里相對嚴苛、而且不可妥協的。說得通俗點就是,商學院比較「事兒」,關於上課的條條框框最多,學生們要想順利畢業,就必須老實遵守各種規定。


上課前

在哈佛,上課前的工序通常相當「繁瑣」,而且一般沒法偷工減料。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reading」,也就是「閱讀作業」。相信一些朋友聽過美國名牌大學閱讀量繁重這件事,對大多數哈佛學生而言,上課前需要做完的閱讀作業量確實「不是蓋的」,哈佛商學院尤甚。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skip掉課前閱讀、直接去上課聽講,應該也沒大礙吧?Unfortunately, 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哈佛商學院,pre-class reading(課前閱讀)是上課之基,如果不做閱讀,就根本沒法完成課前和課後作業、參與課堂討論,進而直接影響期末成績。

哈佛商學院上課前的閱讀作業通常有這幾種類型:商業案例(business case),教材閱讀 (textbook reading), 輔助材料 (supplemental reading)和多媒體閱讀 (multi-media reading)。

商業案例(「case」)是課前閱讀的重中之重。哈佛的MBA學生平均每天要讀完2-3個完整案例,絕大部分案例都是由哈佛教授和研究員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學術研究後撰寫的,少則十多頁,多則幾十頁。一個Case除了正文外,還有以商業圖表為主的附件(「Exhibits」),通常重現了一家公司和相關員工應對某個商業問題的情景。比如,「吉利公司收購沃爾沃汽車」,「孫正義與軟銀願景基金的創立」。

教材和輔助閱讀材料是case reading的補充,通常闡述的是和第二天上課案例相關的抽象化的商業理論(business theory)和「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比如,市場營銷課的某個案例討論了一家美妝公司在成立伊始是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的,那麼這個案例的輔助閱讀材料就可能闡述了「獲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和「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這兩個相關理論。

「多媒體閱讀」最多元,也往往最有趣,基於文字、視像、音頻甚至遊戲等多種形式。在哈佛的兩年,我曾經一邊觀看教授布置的YouTube視頻,一邊做文本閱讀,也曾經邊玩「啤酒生產模擬遊戲」,邊讀關於生產流水線搭建的案例。

上課前一天我會儘量安排若干個「整塊時間」(我對整塊時間的定義是不間斷一小時以上),在干擾很少的哈佛圖書館集中攻克閱讀。在開始閱讀前,我會首先確認當天要讀完的總頁數、分配到每節課的量有多少,然後再決定從哪一份閱讀材料開始。我的習慣是「先苦後甜」——哪節課需要完成的閱讀量最大,就從哪節課開始。

如果當天的閱讀負擔不重(我的粗略定義是總頁數不超過80頁正反面A4紙),那麼我會做全程精讀——不馬虎地一行行、一頁頁讀下去,邊讀邊做多色筆記,用不同顏色的筆劃重點、做關鍵詞批註、寫個人感想、記錄閱讀時的疑問(待到課堂或課後與教授探討)。

當然,一天的閱讀量經常會超過80頁,全程精讀也因此變得不現實。這時候,我就會精讀+速讀結合。如何判斷哪些內容精讀、哪些速讀呢?這就得說到在哈佛上課前的另一個重要工序——寫課前作業(pre-class assignments)。

我聽說在一些大學,上課前從來沒有要提交的作業,但哈佛的情況就是「totally the opposite」——完全相反了!在哈佛商學院,每個案例都會配有不同種類的課前作業,比如:

  • 課前簡答題(Pre-class assignment questions):教授通常會給出基於案例內容的若干道思考題,要求學生們在讀完case後做深度思考,不少同學(包括我本人)都習慣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出一份,第二天帶到課堂上作參考。
  • 課前調查問卷(Pre-class poll / survey):
    許多教授還喜歡布置課前調查,學生們完成閱讀後在線上完成和提交問卷。
    這項作業往往是「mandatory」(必須完成)的,而且經常作為上課討論的輔助資料。
  • 書面回復/短作文(written response/short essay):
    有時,「課前簡答題」會升級為短作文,甚至可能變成數頁的長作文/小論文。這項作業要求的時間精力較前兩種作業多了不少,而且往往也是mandatory的。如果沒在課前完成,期末成績就會直接受到影響。
  • 模型/數據分析類作業(金融/投資相關課程尤為普遍):課前做金融預測等不同模型,也是家常便飯。
  • 「同伴訪談」(Peer interview):
    這是一種比較有趣、但也特別耗時的作業。在課前和同學做面對面訪談,主題一般和第二天上課的case直接相關,然後把訪談紀要整理出來帶到課堂上,或者在課前提交。我曾上過一門和創業有關的課,整學期下來竟然做了超過10個「peer interview」,平均每個訪談要花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對於日常生活很忙的哈佛學生來說,這實在算是一個不小的課業「負擔」了。
  • ……

上面說到的精讀 vs 速讀,就直接取決於閱讀材料同課前作業的相關度。

如何判斷呢?我的習慣是先快速掃一遍當天的所有作業題(不論是課前簡答題還是其他形式),大概了解作業里出現的關鍵詞,再根據這些關鍵詞、關鍵信息對照著速覽一下閱讀材料,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判斷出哪些內容必須得仔細讀懂,才能做作業題;而哪些內容是次重要的「背景閱讀」、暫時只需速讀即可。

一般來說,案例材料本身是重中之重,為了做作業和第二天的課堂研討,是必須要仔細讀完的。

總之,在哈佛上課前的步驟頗多,而且不完成都不行。不誇張地說,課前準備所花的時間平均可以達到上課時長的兩倍以上。

上課時

上課前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便是「背起書包進學堂」了。這裡接著以商學院為例,揭秘哈佛課堂的真相。

首先說說各項「課堂紀律」。看到這個詞你也許會有些詫異,早就不是小學生了,大學課堂不是自由得多了嗎?還有什麼嚴苛紀律可言?然而,哈佛商學院的課堂確實存在不可妥協的「條條框框」。

首先,課堂出勤(class attendance)的要求非常嚴格。大多數高校課堂不考核出勤,因此有學生翹一整學期的課卻依然「安然無事」。

在哈佛商學院,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出勤與課堂參與」(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通常占到一門課期末成績相當的權重——平均40-50%,一些課甚至達到60%+,因此,任何一次無故缺席(unexcused absence)都會直接影響出勤分。

如果一學期的某節課無故曠課三次以上,就很有可能被教務處「抓」去談話,同時被扣掉相當的出勤考核分,危及期末成績。

不僅是整節缺課,遲到和早退也經常會影響出勤分。如果實在遇到不可控因素而必須請假/遲到早退(比如生病就診、親戚緊急情況、應聘面試等),就必須在上課前在線提交請假申請,如實說明原因,有時還需要單獨向教授發一封補充郵件。

因為這樣嚴苛的出勤規定,哈佛商學院的MBA們恐怕是全世界最「乖」、上課出勤率最高、遲到率最低的高校學生了。

那麼,是否有機會「偷偷翹課」、鑽空子呢?我只能說,機會十分渺茫。因為每堂課的教室里都坐著一位教務處的登記員(「scribe」),他/她會協助教授核對每一位學生的出勤情況,如果發現有人未請假曠課,就會直接上報教務處、知會課堂助教。怎麼樣,是不是夠狠的?

除了有點「變態」的出勤規定,哈佛商學院課堂還嚴禁一切電子設備,包括電腦、手機、iPad、錄音筆等所有「插電的」玩意兒都不能用(某些時候上課必須用電腦的情況除外)。

這項規定的初衷是確保學生認真聽課不開小差、教授講課不受任何干擾。在哈佛的課堂,手機突然發出聲響是讓人無比尷尬的事。

記得一年級時,班裡有位同學的手機突然播放起Lady Gaga的音樂,鬱悶的是手機還出了bug,按鍵失靈,歌曲怎麼都停不下來,於是,這個同學只得面紅耳赤地以光速衝出教室處理「鬧癔症」的手機,留下一屋子又尷尬又想笑的師生……

如果說森嚴的規定已經讓人心生壓力,那麼高強度、快節奏的課堂style才更讓人繃緊神經、絲毫不敢怠慢。

在哈佛商學院的課堂里是幾乎沒任何機會分心、開小差的。為什麼呢?上面提到,「課堂參與」是期末成績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所謂「參與」,不僅指準時進教室上課,更指全身心參與課堂研討、舉手發言。一節80分鐘的課上,至少有60分鐘是教授引導著大家就當天案例進行抽絲剝繭、深入淺出的高強度討論。

每節課往往都從一個「cold call」開始——教授會拋出第一個待討論的問題(通常是關於案例的宏觀問題),然後不等大家舉手就直接「冷不防」叫一個學生回答。比如: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A公司為什麼能成功抵禦金融海嘯,在2008和2009年連續取得行業最高的利潤率?Alex,你認為呢?跟大家說說你的觀點?」

理論上講,每個學生都有可能「中獎」,成為被教授cold call的對象。兩種人的機率更高:

一種是在過去三節(或更多)課上都沒發過言的學生,另一種是個人背景(來哈佛前的職業或生活經歷)和當天上課內容相關的學生,比如今天研究的是奔馳公司的案例,那麼在汽車行業工作過的同學就可能被cold call。有時候,教授還會提前發郵件給個人經歷和上課內容有關的學生,邀請他們在第二天的課上做分享。

你可能會問,教授怎麼能記住誰好幾節課沒發過言了、又是如何知道誰有和案例相關的經歷呢?

這就回到了上面說過的「教務處登記員」(scribe)這個角色——在快速完成出勤統計後,登記員就會登錄「課堂內容記錄系統」,此時電腦螢幕上會出現這堂課的固定座位表 (seating chart),每個座位都對應一個學生姓名。

每當有學生髮言時,登記員就會找到他/她的座位,做好「此人已發言」的記錄,然後把他的發言內容速記下來。

了解學生的個人背景也輕而易舉:哈佛商學院有一個叫做「Classcards」的在線信息系統,每個學生都會在上面建立個人檔案,介紹自己的各方面信息(教育、職場、生活背景;個人技能與愛好等),教授(或者助教)可以瀏覽大家的自我介紹頁,輕易找到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

因為「課堂參與」對期末成績很重要,而發言又是這一項考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都努力

「speak up in class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comments」(上課時給出高質量的發言)

我和不少商學院同學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前一天完成閱讀和課前作業的同時,根據課前簡答題,準備好第二天上課發言時可能用到的「talking points」(發言論點),在教授提出相關問題時便可以「打有準備之仗」,快速舉手搶到發言機會。

在哈佛商學院,MBA一年級的課堂平均有90人,二年級選修課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一百人以上,這也意味著每堂課對學生髮言頻次和時長、甚至質量的要求都不同。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一學期,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只有20個學生,為了在「課堂參與」部分獲得高分,幾乎每節課都得發言,最好還能發不止一次言。

因此,我在這門課上花的心血就特別多,因為每次課前閱讀和作業都要認真做、talking points都要好好準備,才能在上課時從容接住教授拋出的各種問題、完成高質量的發言。

相反,在人數很多的大課上,如果你想發言,就得「眼疾手快」爭取機會,畢竟錯過了一次被點到的機會,下課前就可能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教授在課堂上提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呢?都有唯一正確答案嗎?絕大多數時候並非如此。

其實,不管是商學院還是哈佛其他院系的教授,都喜歡拋出開放性問題(open question),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

很多商學院教授還熱衷「煽風點火」,鼓勵同學們在發言時展開友好辯論,以自己的思考和論證來反駁別人的觀點。這樣一來,對於案例的研討就變得更深度、立體、多元了。如果你來哈佛上課,一定可以聽到這些反駁說辭:

I have to respectfully disagree… (我不得不客氣/尊敬地反駁…)

I see your points but I just want to quickly push back(我理解你的論點,但我想快速反駁一下…)

I』ll argue from the opposite perspective … (我會從相反的視角來討論…)

如果你的發言被同學反駁了,教授一般會給你機會做二次反駁,由此展開一場袖珍課堂辯論。所以,發完言絕不意味著接下來就高枕無憂了,而是要繼續集中注意力,做好應對教授追問或者同學反駁的準備。

在哈佛上課,出勤和課堂參與固然讓人「壓力山大」,但也有在其他學校鮮有機會獲得的美好體驗。

比如,我最喜歡的一個課堂環節是「案例主人公分享」。哈佛商學院的每個教學案例都有相應的「case protagonist」(案例主人公),比如某家公司的創始人/CEO/投資方/供應商/大客戶等。

教授們常常會把案例主人公請到課堂上,讓這些「當事人」「過來人」做補充分享、回答學生們的問題。在哈佛這兩年,我近距離聆聽和請教了超過一百位案例主人公,其中還不乏頂尖企業的一把手,比如通用大眾、柯達、資生堂等全球巨頭的CEO。

雖然已經21世紀20年代了, 但哈佛教授們依然用粉筆寫板書,一堂課下來常會把六面黑板都寫滿。而學生們也會邊急速做筆記,邊參與快節奏的課堂討論。我很喜歡這樣經典的學習氛圍,也一直認為哈佛的傳統教學style是對知識和真理的最大尊重。

下課後

在哈佛,下課鈴響≠一節課的結尾。下課後還有一些回顧/復盤的步驟需要完成,比如要做課後作業,這一點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贅述了。

哈佛的課後作業類型很豐富,除了傳統的problem set(問題集)、paper(論文)之外,還有課後調查問卷、課後感想等,全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前提交,否則就會影響作業分數和期末成績。

許多同學在課後會做的另一件事,是和教授一對一約聊,英文的說法是「office hour meeting」,也就是到教授的辦公室會面。我經常會在下課後「drop by」(飄過)他們的辦公室,就當天課上沒弄明白的問題和教授做進一步請教、討論。

另外還有課後複習課(after-class review session),由教授本人或助教在下課後帶著大家複習上課時的重難點。這一項並非必須參加 (「optional」),相信不少學校也有類似設置,這裡就不詳述了。

到這裡,我終於無保留還原完了在哈佛上一堂課的全過程。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在哈佛上課累嗎?難嗎?壓力大嗎?相信看完了我上面的分享,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回答是:萬事開頭難,習慣成自然。記得哈佛商學院院長在我這一屆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曾說過一段話:

在哈佛的兩年中,每一位同學都將接受相當程度的挑戰,不論是課業上的,還是生活上的。這些困難和挑戰會讓你起初覺得不舒服——這是一定的,甚至讓你質疑自己來到這兒的決定,一些同學還會想到「放棄」。

但看著一屆又一屆學生忐忑地開始哈佛求學之旅,又充滿不舍地畢業、告別,我要跟大家說:你們一定會沒事的,而且會做得很棒。

如今從哈佛MBA畢業已有半個月,回想這兩年上課的歷練,我很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明顯的進步:

閱讀能效顯著提高,剖析問題時更全面、客觀,闡述觀點時也更熟練、深刻了。不論是課前苦哈哈地做閱讀、寫作業,課堂上神經緊繃、發言辯論,還是課後的反思和復盤,都讓我變成了更「capable, competitive, and composed」的自己(「有能力的,有競爭力的,沉著的」)。

在哈佛讀了兩年書以後,我已經做好準備帶著自己的所學,在接下來的事業中大幹一場了。

希望這篇有些長的文章,也能激勵到正在奮進的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