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體寒者必須艾灸的7個部位,灸者必備!

艾灸養生韓瑞丹 發佈 2020-01-06T11:33:33+00:00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女性體寒血瘀越來越普遍,而體寒血瘀簡直是萬病之源,會引起生理痛、肥胖等諸多的疾病。腰痛、關節痛、神經痛等「疼痛」經常會隨著體寒出現。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女性體寒血瘀越來越普遍,而體寒血瘀簡直是萬病之源,會引起生理痛、肥胖等諸多的疾病。腰痛、關節痛、神經痛等「疼痛」經常會隨著體寒出現。而這些疼痛在通過洗澡、桑拿或熱敷使身體暖和起來之後,基本都會減輕。另外,有時疼痛的部位會發熱,這也是身體本身試圖通過發熱變暖緩解疼痛的表現。


此外,血瘀也是婦科病症的根源之一。昨天的文章就提及,體內有瘀血,容易長斑。

《醫學準繩》曰:「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這些都指出瘀血與疾病的相互關聯。

艾灸是氣血運行的發動機,氣血運行好滋養五臟,趕走體內濕寒。

《本草從新》云:「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

體寒者應灸這7個部位


1、大椎穴

定位: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2、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泄、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

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此外,還可以用來防止老花眼、中風、治療高血脂症等。

3、關元穴

定位: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作用:關元穴具有溫腎陽、補虛,壯陽的作用。

主治疾病:元氣虧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婦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4、神闕穴

定位:神闕,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

作用:艾灸神闕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主治疾病: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5、中脘穴

定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上4寸。簡便取穴,自己手臍上四橫指。


作用:中脘穴為腑會穴,同時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對於六腑的功能均有調節作用。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脹、嘔吐、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現在常說的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6、太溪穴

定位:太溪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力按壓時,腳趾會出現麻木感。


作用:太溪穴為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原氣經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來補養。

主治疾病: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等疾病。

方法:可以按揉、按壓、以酸痛為適,力量大些以腳趾感覺到有麻木為宜,也可用艾灸。

7、命門穴

定位: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前方平神闕穴。


作用: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也是我們人體的動力之源。

主治疾病: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陽萎、早泄、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經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症狀。

艾灸的注意事項


1、注意順序

艾灸治療體寒的穴位多且分散、複雜,所以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這樣的順序對於經絡的順暢有很重要的作用。

2、注意艾灸時間

必須注意施灸時間,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空腹施灸恐人體擔不住,飯後施灸則會影響艾灸的效果。最好在白天艾灸,如果實在只有晚上有時間,也儘量在10點前完成。

3、注意思想集中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4、注意找准穴位

體位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5、初次施灸要把控量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特別申明: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提醒:本平台分享出來的方劑、配穴建議、養生方案等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網絡推斷不會太精確。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讚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