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2019,累到不想說話

初學者心態 發佈 2020-01-06T12:35:15+00:00

第一批90後30歲了,他們已經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而最後一批90後也開始工作,逐漸體會到職場的焦慮。在還沒工作前,很多人對職場的印象都來自於熱播的職場劇:男女主角談著甜甜的戀愛,順便打怪升級,一路升職加薪走向職場的巔峰,工作對他們就像「過家家」一樣輕鬆。

第一批90後30歲了,他們已經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而最後一批90後也開始工作,逐漸體會到職場的焦慮。

在還沒工作前,很多人對職場的印象都來自於熱播的職場劇:男女主角談著甜甜的戀愛,順便打怪升級,一路升職加薪走向職場的巔峰,工作對他們就像「過家家」一樣輕鬆。

現實哪有像這些披著職場外衣的瑪麗蘇劇般容易,擔心績效、害怕失業、不敢遲到,這才是職場人的日常。

天天「996」,加薪不容易

疲於奔命是都市職場人逃不過的宿命。一大早,你撐開那要合起來的眼皮,拖著疲憊的身軀,在擠得人雙腳離地、懸空漂起的地鐵車廂里,和跟自己一樣的社畜「鬥智鬥勇」。

每天通勤得花上一兩個小時,還要「996」,按時下班幾乎不可能,回到家已經是深夜,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難分割。

根據智聯招聘此前發布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近四成的職場人表示自己經歷過「996」。

公司越大,「996」越盛行,萬人以上的大企業是重災區。在報告調查的2019年上半年,萬人以上的大企業中,有45.8%的職場人都經歷過「996」。

「加班996,住院ICU」,工作累死累活,到頭來拿到手上的錢卻不一定和付出成正比。比起月薪,時薪更能準確地反映職場人的投入產出。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研數據,時薪在20~50元的人數最多,占44.3%。另外,還有近三成的職場人時薪連20元都不到。

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你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省市,這三成的職場人連以小時計酬的非全日制員工最低工資標準都達不到。[1]

有些白領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沒什麼錢,攢錢也全靠加班工作。雖然沒錢,但要花錢的地方一點都不少,房貸、養車、養貓,還要還信用卡、花唄......

想要加薪?有點難,唯一確定能漲的只有髮際線。

2019年上半年,加薪的職場人僅有21%,但加薪幅度也不高,一半的人薪水提升幅度不到10%。

更多的職場人薪水原地踏步,不漲也沒跌,占比62%。原地踏步已經算好的,還有17%的職場人薪水不僅沒有漲,還降了。

2019年,金融行業的人不太好過,上半年金融業降薪人群占比25.8%,在所有行業中占比最大。

另外,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業行業和文體教育/工業美術行業的降薪幅度僅次於金融業,分別為19.9%和19.7%。

反倒是房地產/建築業和文化/傳媒/娛樂/體育行業比較穩定,薪水降幅最低,降薪幅度只有14.1%和16.4%。

想跳槽,七成的人沒成功

「不在一顆樹上弔死」,加薪失敗甚至還降薪,有些職場人會選擇跳槽。

如今,跳槽也不是什麼大事了,職場人對一份工作的耐受期也越來越短。根據領英《2018中國人才招聘趨勢報告》,中國職場人的平均跳槽周期從兩年前的34個月縮短到了22個月,兩年都不到。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春季跳槽報告》顯示,薪酬水平、企業前景不明、職位晉升受限、福利待遇、工作生活嚴重失衡等都是職場人想要跳槽的原因。

說白了,既沒有錢途,也沒有前途,這才是大家跳槽的主要原因。

比起「天氣太冷,起不來」「來公司長肥24斤,決定回家減肥」等奇葩辭職理由,大部分的職場人都不敢這麼任性,還是得找好下家才安心。

但找下家也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智聯招聘的調研報告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想跳槽的人中有七成都失敗了。

「面試完了總覺得自己填的薪酬待遇應該再高點」「薪水不翻倍就是浪費跳槽機會」,想法很美好,但實際上有17.6%的職場人,他們雖然跳槽成功了,收入還不如跳槽前。

當然,跳槽後漲薪的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比例稍低,只占了12.1%。而且,在不同行業,跳槽後能實現漲薪的人群比例也是有差別的。

例如,文體教育/工藝美術行業雖然在2019年上半年降薪的人群比例較高,但跳槽後能實現漲薪的人群比例卻是最高的。

另外,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行業中成功跳槽且漲薪的人也很多,占比13.7%。

金融業和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業就沒那麼幸運了,這兩個行業不僅降薪的人群比例高,跳槽後實現漲薪的人群比例也很低。

相比之下,在房地產和文娛行業,降薪的人群比例較低,在跳槽後實現漲薪的比例較高。

如果不是給出的薪資高,職場人也不會去費力地折騰。但想通過跳槽來解決所有問題,也不太現實。

有些人跳槽後薪水漲了兩倍,但工作強度可能不止漲了兩倍。有些人只看到下家畫的「大餅」,去了後才發現缺點比老東家還多。

怕的就是以為換了工作,可以脫離苦海了,但實際上只是換了個坑跳。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針對就業滿意度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跳槽越頻繁,就業滿意度越低。[1]

身體垮,內心也迷茫

隨著網絡和通訊工具的快速發展,如今的職場人,幾乎都要面對工作和生活失衡的情況,長期的加班以及精神上的焦慮,身體快要折騰不起了。

根據丁香醫生髮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公眾的健康狀況自評平均分為6.8,剛剛超過及格線。在70前、70後、80後、90後四個年齡段的人中,年齡越小,對自身的健康狀況越不樂觀。

這份報告認為,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面臨著職場和生活上的壓力,他們的健康自評分數都低於7分。

心酸的是,職場打拚多年,錢沒有攢下多少,病倒是落下了一大堆。每天坐著不動,盯著電腦螢幕9個小時,再年輕也經受不住,頸椎和腰椎問題也成了職場人最擔心的疾病。

內分泌失調是職場人擔心的第二大疾病,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和失眠等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爆痘」是常見的事。[2]

除此之外,眼睛、腸胃、肥胖、脫髮,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職場人擔心的身體毛病太多了,還有很多人擔心自己患上心理疾病。

《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的數據顯示,78.7%的職場人感到迷茫,74.2%的職場人會焦慮,53.5%的職場人缺乏安全感。

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焦慮還可能來自於對未來的迷茫,會思考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要不要轉行。

為了擺脫現狀,不少職場人都在一年之初立下不少Flag。2019年,有58.1%的職場人立的Flag是「不再熬夜」,有48.7%的職場人決心要「健身減肥」。

而為了減少焦慮、增加安全感,48.3%的職場人立的Flag是「理財存錢」,還有46.5%的職場人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讀書」。

Flag立得快,倒得也快。能夠完成全部計劃的職場人,僅有2%,而大部分的職場人連一半目標都沒有達成。

在立了Flag卻還沒開始的人群中,90後和95後最多。70後最佛系,乾脆直接放棄。

工作很忙,客戶的意見要修改,手上積的工作要做完,職場人想要不熬夜幾乎不可能。周末好不容易有點時間了,還得補覺休息,顧不上干別的。

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交織下,新聞里也越來越多「崩潰」的故事。現實生活中,讓人煩惱的事一點都不會少,而爆發也都在一瞬間。

湖北武漢一95後工作不順在地鐵崩潰大哭;為了陪客戶喝酒,江蘇南京一男子醉倒在新街口地鐵站,身邊都是嘔吐物;浙江杭州一加班到十二點的小伙子為給女友送鑰匙逆行,被攔後大哭,稱自己壓力太大.....[3]

在日劇《我,到點下班》里,女主東山結衣有句著名台詞:「比起升職,還是朝九晚六,吃小籠包比較幸福了。」

這種幸福,很簡單,也很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