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少女的攝像頭被罵上熱搜:萬萬沒想到,居然是我媽裝的...

girldaily 發佈 2020-01-06T13:36:01+00:00

大家好,我是白女士。 24小時360度無死角被監控,時不時聽到攝像頭裡蹦出一句:你在幹嘛!還不快點寫作業! 父母的「為你好」,到底有多驚悚? 前段時間我在某音上看到這樣的場景:瞧,父母在我房間安了監控。 只是個例?


大家好,我是白女士。

24小時360度無死角被監控,時不時聽到攝像頭裡蹦出一句:你在幹嘛!還不快點寫作業!

父母的「為你好」,到底有多驚悚?

前段時間我在某音上看到這樣的場景:瞧,父母在我房間安了監控。


只是個例?炸出來的評論告訴你:正在經歷被父母用攝像頭監控的少男少女,還有這麼多。

「感覺被惡鬼盯著」



「監控還能說話」


「被監視甚至得了抑鬱」


害怕嗎?現實中孩子被監控的方式,可不止裝攝像頭在臥室這麼簡單。



被「窒息」監視的私生活


在綜藝《少年說》中,來自初三3班的李錦沅鼓起勇氣跟媽媽說:「我再也不想從門眼兒里,看到你的眼睛了!」


「有時候客廳燈一熄,就能發現門洞外頭,有一雙眼睛盯著我看。」


一回頭髮現一雙眼睛看著你,這不是恐怖片片段,而是真實存在於這個讀初三男孩的日常場景。

李錦沅媽媽為了能夠時刻掌握孩子的生活狀況,她總會透過這兩個門眼「偷窺」孩子。

而在另一檔訪談節目《不好說特想聽》中,27歲的男嘉賓天天自爆獨居的他,臥室、廚房都被父母安裝上了攝像頭。


甚至他小時候,臥室門沒有鎖,只有兩個黑漆漆的洞。他的媽媽還會為了去掌控他的所有消息,去破譯他很多帳號的密碼,了解他到底在做什麼。


之前在微博上還爆出,學校在教室里裝上攝像頭,只要家長向學校交100塊錢,安上app輕鬆一摁,就可以隨時監視孩子在班上的一舉一動。

@阿駘 微博截圖


監控孩子,手法高超,還尤其普遍。


楚天都市報曾經抽樣調查發現:422個家庭中,有33個家庭為了監督孩子寫作業,專門安裝了攝像頭。8%的孩子日常受到家長「隱形」的監控。


這些孩子恐懼想反抗,但在父母眼裡,用這種方式來監視,是對的

他們覺得:「未成年之前我都是你的監護人,有權利這麼做。」


— 抖音「監控」中評論截圖


一個14歲少年因父親安裝的攝像頭氣得離家出走,他父親依舊認為:「「我是你什麼人,為什麼不能監控你。」



而且監控這件事情在他們眼裡,就是單純的「為你好」

防盜又確保孩子安全,多好;




監督孩子好好學習,多好。



監控孩子,是「對的」?是「為你好」嗎?



「為你好」,變味了?


家長監控孩子的初心,確實是本著好心,希望孩子安全、好好聽話。

但這種監控行為,其實早已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隱私權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權利之一。而這種隱私權首先是一種人格權,這意味著,孩子對自己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範圍和程度,具有決定權。


這種侵犯孩子隱私權的「為你好」,真變味了。


白女士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都想儘自己全力,讓孩子得到最好。

但其實這個「好」,更多的只是他們自以為對的「好」,甚至更帶有局限性和他們價值觀下所認為的「好」。

他們觀念中的「好」,就像他們常說的:


工作要穩定,當老師公務員最好;


找對象要靠譜,成熟穩重最好大三歲;


作為長輩,我吃過鹽可比你走過的路多了,聽我的,准沒錯。



聽我的「為你好」,甚至變成了一種過度教養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這樣定義「過度教養」:父母由於對孩子當下和未來的個人成就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過度捲入孩子生活的一種現象。

心理研究表明,理想的教養模式是可以在「回應」和「要求」中保持一個平衡,既能讓孩子獨立,又能儘可能回應孩子的需求。

然而「過度教養」,卻讓這種「回應」程度過分了起來


作為父母開始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像偷看孩子日記、檢查電話信息、「詐屍式」出現查看孩子究竟在做什麼。

這樣的父母,也被稱為「直升機父母」——時時刻刻在孩子的上空,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而這種「過度教養」的模式,還會誕生一批控制欲極強的父母

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那期《媽媽的遙控器》里有這樣一幕,以為拿了被控制的遙控器後能夠解脫的兒子,聽到媽媽說了一句:


「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


把孩子這個人,嚴格掌握在手上。


這種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在幾天前上了熱搜的育兒博主粥悅悅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6歲孩子因為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粥悅悅就把她單獨留在家裡作為懲罰。


而旁觀孩子做作業,還要隨身帶上戒尺和計時鈴。90分鐘的作業,她要求孩子必須在20分鐘內完成。

嚴格控制,並讓孩子無條件服從。「我是為你好」,更多變成了「你必須聽我的」。

在這批控制孩子的家長背後,他們還都有一份焦慮感——我要成為一個好家長

中國式的父母,很多過的都不是自個的日子,而是子女的日子。所以他們總會把對未來的憧憬、自身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

去年熱播的家庭劇《小歡喜》中,單親媽媽宋倩對女兒喬英子,無微不至,又嚴格要求。


她是著名的高考老師,培養了無數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所以不允許自家的孩子沒考上。

她只有這麼一個女兒,所以只能允許她考上北京的大學,不能離自己太遠。


她還會對著英子暗自施壓:「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樣的呀」


喬英子對這樣的一個媽媽,又愛又怕。想讓她高興,卻總想擺脫她的控制。


這種愛看起來很無私,但是不也是家長在把自己「成為完美父母」的焦慮感,施加在孩子身上嗎?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強迫孩子按父母的意願去做事情。


這種在親密關係中存在的「犧牲感」,難道不可怕嗎?



「為你好」的界限究竟在哪?


「媽,你會把我搞死。」



這句話,是40歲的演員朱雨辰70歲的媽媽講的話。

起因是因為多炒了一盤雞毛菜的朱媽媽,鐵了心一定要兒子把這一盤菜給吃完。

吃不下的朱雨辰發了脾氣,朱媽媽便舉起裂著口子的手說:「你看呀,媽媽的手選雞毛菜都裂口了。」

朱雨辰無可奈何,只能向她道歉,並答應吃完。

朱媽媽對40歲的朱雨辰,還總是用「巨嬰式」的呵護方式來對待。她一直覺得,她是在用整個生命對待自己的兒子。


甚至她會特別自豪地覺得:「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裡就是奉獻,我一個人頂兩個菲傭啊!」


這種愛,太令人窒息了。

在傳統家庭觀念中,家庭成員的相處總要求是「透明人」的模樣。

家人之間,是不能有隱瞞和秘密的。在傳統父母看來,有界限,就意味著我們之間不夠親密。


白女士想起小時候剛有自己的房間,母親總是門都不敲就直接進來,也不允許我鎖門在裡面。

我拒絕,她就會覺得:「我是你媽媽啊,這不是很正常嗎?」


這種沒有邊界感的忐忑生活,正常嗎?

幸福的家庭,最缺乏不了的,應該是彼此間的邊界感。


你尊重我的隱私,我接受你的不同,家庭並不該成為束縛的牢籠。

我們互不干預、互不控制,但相親相愛、互幫互助。


這難道不是健康的家庭關係嗎?

過度控制欲的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並不是孩子,而是那一顆自以為「對我好」的心。


你愛孩子,但孩子是自由的。



他們接受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想法。



部分圖片 / 網絡

責編 / 白女士

編輯 / 喬七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