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學法學院在讀學姐:面對Waitlist,苦等是最愚蠢的事

啟德教育 發佈 2020-01-06T14:25:56+00:00

本期主人公啟德學子:Annie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LLM在讀2018-2019申請季獲紐約大學、喬治城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等美國名校錄取申請背景:GPA 3.8/4.

本期主人公

啟德學子:Annie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LLM在讀

2018-2019申請季獲紐約大學、喬治城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等美國名校錄取

申請背景:GPA 3.8/4.0;TOEFL 110

目前,我是一名紐約大學法學院LLM的在讀學生,回顧去年申請季再結合紐約大學一學期的入讀體驗,有很多心得想和大家分享,尤其是艱難的紐約大學轉正錄取經歷。


01

Waitlist存在即合理

為什麼會有Waitlist?

每個專業篩選的標準不同,單拿法學院來說,往往在第一輪結束後,工作黨、有相關經驗的人會首先收到offer, 其他人進入waiting list。


Waitlist里會不會有先後排名?

每所學校政策不同,有的學校會在官網直接寫明(如NYU聲稱不會在waiting list給學生排名);但也有的學校會根據內部評定系統,為申請者的綜合分數進行排名。


02

從Waitlist轉正是一場拉鋸戰!

學生黨收到waiting list是很常見的事,這並不代表你自身條件差,反而說明你已經成功進入了候選庫,招生官認為你是符合招生基本要求的,是有成功希望的,所以心態調整很關鍵。

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如果想從waitlist轉正,那一定是一場拉鋸戰。如果你在年底或年初收到waitlist,爭取轉正的努力會長達4、5個月甚至更長。所以在這場拉鋸戰中,我們該怎麼努力呢?


收到Waitlist通知後

首先,收到waiting list通知後,應當立刻草擬一封「對學校十分感興趣,希望繼續等待」的通知,其中可以包含自發出申請到接到通知這段時間的學術、實習、活動等方面的進展。學校官方通常會回復給你一封「已接收,感謝等待」之類的郵件,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為接下來的update階段的努力做規劃了。


反思不足和短板並對症下藥

接下來,你需要反思一下你的申請材料中的不足和短板有哪些? 比如軟性條件方便,是不是實習(工作經驗/項目經驗)太少? 學術表現不突出?活動比賽不夠?硬性條件方面是不是語言成績不夠?GPA低?其他方面如推薦信是不是太泛泛不具有說服力?等等。當你列出你的不足和短板後,便有了大致努力的方向,於是你需要對症下藥。


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一點,也是基於我的申請經歷和我來到美國之後的感受:美國院校十分注重校友傳承,他們相信有校友做擔保,這個申請者相較其他學生來說更符合學校的特質與要求。我建議大家盡一切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往屆校友,和校友溝通獲取更多學校信息,如果能拿到校友推薦信就更完美了。


每兩個月左右更新一封郵件,具體內容包括:

最新的成績單和語言

最新參加的實習、比賽等活動

自己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具體的收穫/感悟

在這個活動中有無認識到可以幫你寫推薦信的長輩或者校友,與他們交談後獲知的學校細節性信息(符合你的申請需求和未來規劃)

補充的推薦信


兩點注意

一定要耐住性子、不得過度「煩擾」學校招生官,比如我UVA就發了較多的諮詢郵件,學校會推斷你不耐煩繼續等待了,所以很大可能會直接回覆你拒信,所以一定要表現適度。

在每一次的更新中都要體現出「實質性」的進展:比如我第一封郵件更新了最新版的GPA,第二封重點突出了實習,第三封重點寫了畢業論文等學術收穫。每一次更新都要和自己之前提交的Personal Statement邏輯一致,體現「一脈相承」的連續性的努力。比如我的興趣點是公司法和法律與金融,所以每次update也是和PS中的主題保持一致,邏輯自洽。

一般等到第二年的5月-7月就會有各個學校的final offer出來,通常來說,保險起見,你可以首先選擇一個合適的offer交定金,然後對於自己最想去的學校,依舊保持更新。即使沒有收到轉正,也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03

紐約讓我「又愛又恨」

對於選學校這一點,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很多人會看重排名。排名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概念,當然有參考價值,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選城市也很重要。我曾經也在紐約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之間糾結,但我想告訴學弟學妹的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在留學過程中希望收穫的是什麼,可以把糾結的學校做個對比,列出他們的優劣勢。我的想法是希望在學術上有所進步的同時也能有體驗城市和大環境帶給我的新鮮感,所以我選擇了紐約大學,且來了之後也不後悔。


但紐約這座城市也讓我「又愛又恨」,這的確是一個每天給你帶來新鮮感和動力的地方,但也讓你感受到了滿滿的壓力,身邊的人都很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且在各方面體現著他們很強的個性。然而也正是這個讓你「又愛又恨」的地方,也能讓你鍛鍊自己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跳出舒適區結實新朋友的能力,與國際學生交流及競爭的能力,反思學習方法/自學方法的能力,同時也能體驗豐富的生活、備考的煎熬和旅行的樂趣。


Q & A

註:以下問題選自直播中聽眾的提問

Q1:RA(Research Assistant)要怎麼申請?

答:RA可以通過學校的官網通知進行申請,其實不止是RA,研究生階段還是有很多項目可以參加的,都可以豐富自己的國外生活


Q2:有沒有參加過模擬法庭和競賽,對申請有幫助嗎?

答:模擬法庭等競賽活動只是加分項,而且是和法學申請最相關的一項比賽,模擬法庭在國外的法學院也會有,所以我認為如果想要在比賽活動上提升自己的話,最好是參加國際性質的比賽/至少是國外院校認可的比賽,如果單純是國內的比賽的話,可能會缺少一些認可度,因為在國際性質比賽上,使用的語言是英文,書面材料是英文,至少證明你的英文表達能力還是可以的,同時如果在比賽活動中拿到獎項的話,更可以說明自己的法學分析能力也是值得認可的。所以我推薦大家,如果能有精力時間去參加比賽的話,就挑選幾個最值得的去準備;如果沒有時間精力的話,也可以在實習、學術、社會調研項目等其他軟性方面上提高自己。


Q3:獎學金是自己申請嗎?

法學專業申請的獎學金給小本/學生黨的基本不太有,一般都會給工作黨/或者極個別十分突出的學生黨,在申請介面需要單獨提交給學校獎學金申請材料,一般包括個人陳述、自己最長於別人的地方等;獎學金申請會在申請系統開放時一併啟動,兩份相關材料都要提交。


以上內容節選自

12月17日美研觀察線上講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