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蘇聯雖沒直接出兵,飛機開過來人回國,給了12個空軍師

排頭檔案 發佈 2020-01-06T14:43:35+00:00

抗美援朝初期,蘇聯本來打算袖手旁觀,但是後來發現中國確實英勇無畏,於是史達林改變了態度決定幫助中國。1950年11月3日,蘇聯派出10個坦克團,部署在東北東部和北部的4個城市。面對這一情況,蘇聯派出空軍入朝作戰牽制美國空軍的同時,還迅速集結高炮部隊進行支援。

抗美援朝初期,蘇聯本來打算袖手旁觀,但是後來發現中國確實英勇無畏,於是史達林改變了態度決定幫助中國。

1950年11月3日,蘇聯派出10個坦克團,部署在東北東部和北部的4個城市。面對這一情況,蘇聯派出空軍入朝作戰牽制美國空軍的同時,還迅速集結高炮部隊進行支援。如:"1951年8月上旬,第64航空軍就有兩個高炮師,使用的武器裝備有能自動定位的高射炮和用於警戒和指揮炮位瞄準的雷達站。戰爭中蘇聯高射炮兵總共擊落212架敵機"。

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面對美國這樣裝備了高科技武器裝備的敵人,中國方面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中國方面很清楚的認識到僅靠這些"小米加步槍"的裝備,即便多麼英勇善戰也將

無濟於事。緊要關頭,中國得到了蘇聯的援助。

(1) 陸軍裝備。

蘇聯向中國提交的第一批援助:"蘇式步槍14萬支,步槍子彈5800萬發;蘇式自動槍26000支,自動槍子彈8000萬發;蘇式輕機槍7000挺,輕機槍子彈3700萬發:蘇式重機槍2000挺,重機槍子彈2000萬發;飛行員用手槍1000支,飛行員用手槍子彈10萬發;梯恩梯炸藥1000噸"。1952年4月中蘇達成最終協議,1952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應了16個師的裝備等等。

(2) 空軍所需裝備。

當時蘇聯非常害怕美國藉口蘇聯直接出兵朝鮮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蘇聯決定儘量不派飛行員參戰,除了派人訓練中國空軍以外。1951年蘇聯航空兵先把飛機開到中國,然後回國,將12個空軍師留給了中國。整個抗美援朝期間,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式輕型轟炸機之一的伊爾28。蘇聯也對中國給予了大量提供。中國靠著這些轟炸機組建了8個伊爾28轟炸機師,大大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3)海軍所需裝備。

由於抗美援朝爆發,考慮到更有效的利用僅有的資金,中國把貸款主要用在向蘇聯購買飛機加強空軍力量上,對海軍訂貨很少。即便對海軍進行裝備也是小型艦船及器材,無力購買大型艦艇。

1953年初,隨著戰事的吃緊,為加強海岸防禦。在中方的強力要求下,蘇聯向中國提供了"10艘魚雷艇、83架飛機(其中圖2型轟炸機32架,拉11型殲擊機35架)、26門37毫米火炮和8門130毫米火炮,以及適用於這些火炮的彈藥"。隨著蘇聯不斷地給予提供。一些裝備在戰爭結束後還用在了中國國內的海洋防護上。

綜上,抗美援朝期間蘇聯向志願軍提供了多種類、大數量的裝備,很好的貫徹了援華政策。雖然蘇聯提供的這些武器裝備並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且不乏二戰時被淘汰下來的裝備,但這些援助也已經是非常及時、非常必要的了,為志願軍取得最後戰爭的勝利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