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巾起義到張魯降曹,漢末三國時期的神權是如何被皇權壓制的

常曦文史 發佈 2020-01-06T17:34:26+00:00

漢末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精彩紛呈的大亂代,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諸如黃巾起義,十八路諸侯聯軍討董等。但是,透過精彩的鬥武伐謀橋段,這段歷史之中其實糾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交鋒和對抗。

漢末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精彩紛呈的大亂代,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諸如黃巾起義,十八路諸侯聯軍討董等。但是,透過精彩的鬥武伐謀橋段,這段歷史之中其實糾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交鋒和對抗。

而自黃巾起義以來便開始崛起的神權與自古以來便高高在上的皇權之間的對抗就是其中之一。

一、東漢末年席捲天下的黃巾起義是神權集團在漢末三國時期的巔峰,其實力之強,甚至能直接與皇權集團正面抗衡。

東漢末年,經歷了近百年宦官外戚交替執政的漢王朝漸漸步入暮年。

隨著桓靈時期數次黨錮的興起,大量貪官污吏借著宦官的勢力進入漢朝官僚體系,給各地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再加上持續了數十年的西羌戰爭不斷向底層百姓攤派沉重的賦稅和徭役,整個漢朝的底層百姓完全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境地。

正是在這樣殘酷的社會現實之下,底層人民開始慢慢誕生反抗意思,最終在宗教首領張角的帶領下發起了浩浩蕩蕩的黃巾大起義。

公元184年,張角等人打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口號正式起兵反漢。由於之前張角在傳教之時就已經為起義構築好了組織架構和聯絡方式,所以起義之初僅僅月余的時間,戰火便蔓延到了全國。

在各地渠帥的帶領下,黃巾士兵迅速攻占當地的官府衙門,殺吏員,逐豪紳,並發動當地百姓信仰太平道,加入黃巾軍,很快,黃巾軍就已經發展到了燎原之勢,對漢朝中樞,對各地官吏豪紳,乃至於對整個天下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自古以來,黃巾起義一直都被定義為農民起義,但從他的發展過程和思想綱領來看,這場行動其實更應該歸類為宗教起義。

首先,在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前,他就是借著傳播太平道和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的掩護,大力宣傳反對壓迫,提倡平等的《太平經》。之後又向聚攏的信眾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造反思想並約定「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另外,太平道的信徒雖然大部分都是貧苦農民,但太平道本身並沒有規定只吸收農民為信徒,而是廣泛地吸引整個漢帝國所有的底層大眾,無論士農工商甚至連一些地主出身的人都可以加入,成為信徒。

所以,黃巾起義完全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宗教起義,它代表的不是農民階級的利益而是神權集團的利益。而黃巾軍與漢朝政府的戰爭也不是單純的農民階級反對統治者的起義戰爭,而是一場神權與皇權之間對於天下統治權的血腥爭奪。

並且,這場爭奪並不限於黃巾起義,即便是黃巾起義結束,這場爭奪依舊被三國時期的軍閥混戰繼承,並貫穿整個三國時期。

二、孫策殺于吉事件是自黃巾起義之後,神權集團與皇權集團之間最大的一次交鋒。而隨著于吉被殺,這次交鋒再次以神權集團落敗告終

孫策殺于吉之際正好是孫氏集團剛剛入主江東的時候。

很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下意識地認為江東之地是孫氏家族的祖地。但事實上,孫家雖然世代在江東之地的吳郡為官,但一直到孫堅為止才做到長沙太守。所以說,孫家在江東其實根本沒什麼人望,而且由於孫家出身低微,更加得不到當地士紳的支持。

當然這也與孫策的性格和處世原則有關。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孫策被稱為「小霸王」。從這個稱號就已經能看出孫策為人處世的風格,便是像霸王項羽一般雷厲風行,酷烈霸道。

這樣的性格對於一個縱橫天下、馳騁沙場的將軍而言並無不妥之處。孫策也正是藉此才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掃平江東,奠定孫吳政權的基礎。但等到平定江東之後,孫策的性格卻沒有發生半點改變,依舊我行我素。

如此品性又怎麼可能得到江東士紳的誠心歸附呢,只不過是礙於孫策兵強馬壯,無人敢正面抗衡,才造成了孫家成為江東之主的表象。但身為當事人的孫策自己卻清楚地知道,此時的孫家在江東根本就是無根之萍,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所以說此時正是江東地區皇權勢力最弱的時候,皇權勢弱,自然會招致其他勢力的覬覦,而這諸多勢力中,神權勢力是最為積極的。

畢竟神權集團剛剛經歷過一次巔峰,雖然最終因為皇權勢力的反撲而不得不蟄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江東一隅之地,能和神權抗衡的勢力還沒有多少。

神權集團推出的代表人物是于吉。于吉不僅是東漢末年黃老道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江東一帶早已成名的「活神仙」。相傳他曾經在曲陽泉上獲得了神書《太平青領書》,並藉此成道,獲得了一身神妙法術。

此外,他常年遊走於東吳一帶,燒制符水為人治病,故而許多受過他恩惠的人都稱讚他的為人和道術,以致於東吳一帶之人都對其敬仰非常,希望能追隨其左右。

而孫策奪取江東雖然大部分是依仗自己和父親孫堅的舊部。但畢竟入鄉隨俗,打下江東後,哪怕孫策再不願意也必須任用江東子弟。故而,當孫策逐漸在江東站穩腳跟以後,他身邊的江東子弟也就越來越多,甚至壓過了他父親的舊部。

然而江東子弟雖然敬畏孫策這個名義上的主公,但「活神仙」于吉也不能怠慢。所以當于吉前來拜謁孫策時,才會出現「諸將賓客三分之二下樓迎拜之,掌賓者禁呵不能止。」的尷尬現象,並最終令孫策大怒不已。

孫策的憤怒並不是單純的因為自己被冷落而憤怒,雖然孫策性情酷烈,但也不至於連這點城府都沒有。他之所以如此盛怒,在於黃巾起義的前車之鑑。

前文提到過,黃巾軍的首領,大賢良師張角在起事之前就是通過宗教邀買人心,最終組織起了席捲天下的黃巾起義,為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敲響了喪鐘。

而如今的于吉與當初的張角幾乎是如出一轍,同樣是宣傳宗教,同樣是廣施符水,也同樣是受萬民愛戴。而且於吉比張角更勝一籌,張角還不知道拉攏官僚階級和地主階級,而于吉卻補上了這塊短板。

這就說明于吉根本就是想像張角一樣,在江東地區再來一場黃巾起義。而他孫策則被于吉當成了昏庸的漢靈帝,不堪一擊。

若是旁人,可能礙于于吉在江東地區的威望和影響力,不得不被動成為「漢靈帝」,眼看著于吉一步一步地成為「張角」。但可惜,這次于吉碰上的是孫策,對於這個「形如項籍」的小霸王而言,沒有任何人能壓制他。

於是,「仗勢欺人」的于吉就被雷厲風行的孫策直接殺了,而伴隨著于吉的死亡,江東地區的神權勢力再次受到重創,皇權聲威大壯。

三、接連經歷兩次大敗,神權勢力內部開始產生分裂。以張魯為首的五斗米教看清了神權的弱點後決定向皇權集團妥協

從黃巾起義到孫策殺于吉,神權集團的一敗再敗造成了雪崩效應。雖然當時的神權集團依然有一定的勢力,但他們已經從內部開始發生了分裂,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五斗米教首領張魯對皇權代表曹操的態度。

張魯在於劉璋決裂後便一直割據漢中,借著中原大亂之機,廣納流民,招降羌夷,一度在漢中之地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可以說這是漢末三國時期神權與皇權對抗過程中,神權集團少有的優勢局面。

但是就在這情勢大好的關頭,張魯卻投降了曹操。

當然,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張魯別無選擇。漢中一隅之地,兵微將寡,怎麼可能對抗一統北方的曹魏集團。但是張魯可不是普通人,他是五斗米教的當代首領,也是當時天下神權集團的領頭羊。而曹操雖然被天下人罵成「漢賊」,但從本質上來說,他代表的是皇權集團。

自黃巾起義以來,神權已經很皇權對抗了幾十年,這個歷史背景之下,張魯的行為完全就是一場對神權集團的背叛。可是從史料對於張魯的記載來看,張魯此人對於五斗米教格外上心,即便投降曹魏後也依然不懈傳道,並不是那種見利忘義,視宗教為工具的野心家。

由此可見,張魯的背叛絕對不是單純地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更有可能,是因為張魯在神權集團的一敗再敗之中,看到了神權集團最大的弱點。那就是神權集團無法形成完善的上層管理階層。

無論是黃巾起義亦或是日後的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起義,但凡宗教起義,都繞不過一個致命的問題,無法獲得知識分子的支持。無法獲得知識分子的支持就無法形成完善的上層管理體系,即便是真的打下了天下,很快也會因為無法治理而分崩離析。

而宗教起義想要獲得知識分子的支持卻是萬萬做不到的,因為宗教起義本就是借著神鬼之說蠱惑底層百姓才得以形成。

但自古以來知識分子都從來不屑於神鬼之說,難以認同宗教起義。即便是勉強招攬,也會帶壞宗教集團的風氣,讓神鬼之說消弭於無形,進而動搖整個宗教集團的根基。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個巨大的缺憾,張魯才明白,宗教和神權的出路根本不在擊敗皇權爭奪統治權,而是要藉助皇權之力,擴大宗教影響,以待未來。也正是因此,張魯才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投降曹操,以求獲得曹魏集團的助力,擴大五斗米教的影響。

不過,雖然張魯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但張魯的行為卻給了神權集團最致命的一刀。從此以後,整個漢末三國時期,神權徹底式微,再也無法與皇權爭鋒。

至此,從太平道到五斗米教,從血腥對抗到屈膝臣服,漢末三國時期的神權勢力徹底向皇權低頭。但是,這種臣服卻換來了宗教的大勢發展,此後的中原大地,每逢天下大亂必有神權集團冒死起義,攪動天下大勢,對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三國志》

《後漢書》

《資治通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