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有害健康,國家為何不關閉煙廠?答案是:不能這麼幹

潮文 發佈 2020-01-06T19:24:35+00:00

吸菸有害健康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關於吸菸危害健康的宣傳,國家也花了很大的力氣。例如,煙盒上印著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語;2012年我國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闡述了吸菸的各種危害性;禁菸場所越來越多、控煙力度越來越大等等。

吸菸有害健康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關於吸菸危害健康的宣傳,國家也花了很大的力氣。

例如,煙盒上印著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語;2012年我國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闡述了吸菸的各種危害性;禁菸場所越來越多、控煙力度越來越大等等。

但讓人感到非常奇怪,也令很多菸民感到非常氣憤的是,既然吸菸有害健康,為何國家還不趕緊關閉煙廠呢?一邊允許菸草局售賣香菸,另一邊卻又限制菸民們的「活動」空間,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只需關閉煙廠,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為何要捨本逐末呢?

答案看完令人無奈,也很耐人尋味!

首先,菸草的普及能怪國家嗎?

答案是,不能!

菸草的泛濫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早在明朝萬曆年間,菸草就從歐洲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由於菸草具有成癮性,再加上當時還沒有科學研究證明吸菸的危害性,所以菸草漸漸開始在我國生根發芽,到了民國年間,菸草已經泛濫成災了。

直到20世紀中葉,吸菸危害健康才開始被提出,經過了很多年後才完全被證實,又經過很多年後才開始被人民慢慢接受,甚至到如今,很多菸民仍然不接受「吸菸有害論」。

所以,菸草的普及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事實上,不僅是我國,其它國家也是一樣。20世紀,歐洲幾乎全民吸菸,不管男女。日本亦是如此,1966年,日本的吸菸率高達83.7%,我國相對來說還好一點,只有男性吸菸,女性吸菸率非常低。

為什麼不關閉煙廠?答案有3個

1、依賴煙稅

2018年,我國全國的稅收收入為13.79萬億元,而僅菸草的利稅就有1.15萬億元。很多人可能對這麼大的數字失去了概念,這麼說吧,2018年,我國的國防預算為1.1萬億元,還沒有煙稅多。

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使得國家財政對煙稅形成了一定的依賴,這時候雖然「吸菸有害論」突然橫空出世,但斷然關閉煙廠,突然失去約1/10的稅收,顯然會嚴重影響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要知道,我國此時正在高速的進步當中,醫保、解決貧困人口、國防、基礎建設等等,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2、不能禁

很多煙友可能還保持著這麼一種幻想:國家關閉煙廠,菸民們由於沒煙可抽,所以全部都會自動戒菸!

這完全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

市場規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資本敢去冒險。

馬克思教導我們: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而現實是,菸草的利潤不止100%,甚至不止300%。

事實上,類似關閉煙廠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美國就干過!

1920年,美國第18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通過。

根據法律規定,凡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1920年,1000美元可是一筆巨款)

然而,僅過去13年,也就是到了1933年,美國便將這個法案給廢除了,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美國禁酒的13年里,黑社會、走私犯罪集團、腐敗現象可謂是空前壯大,怎麼打擊都沒辦法控制,反而社會越來越不穩定,實施法案的成本越來越高。很多人看美國電影都知道美國黑手黨這個地下組織,而美國黑手黨正是借著禁酒令進行走私和販私酒賺取巨大暴利趁機發展壯大的。

美國禁酒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美國歷史上的最大一次危機」。

因此,可以預見,一旦國家關閉煙廠,那麼各種私菸作坊或私菸廠就會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煙的價格會越來越高,菸民的荷包也會被收割得越來越薄;走私、腐敗、地下組織的發展也會愈演愈烈,最終導致社會不穩,帶來各種危機。

而且,菸草的成癮性和依賴性都遠遠超過酒精,所以禁菸比禁酒還要難。也因此,世界各國雖然都在宣傳「吸菸危害健康」,但沒有一個國家真的敢全面禁菸。

3、從業者何去何從?

菸草是我國特別大的一個產業,無數的工人和菸農以此賴以生存,若是關閉煙廠,這些工人和菸農何去何從呢?

總得來講,主要就是以上這3個原因了。國家的立場還是很鮮明的,客觀現實導致不能也無法關閉煙廠,但為了老百姓的健康考慮,國家還是在呼籲大家儘早戒菸,這也是為什麼公眾場合禁菸的宣傳那麼多的原因。

不斷險縮菸民們的吸菸空間,一方面是為了控制二手菸污染,防止非菸民受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強菸民們的戒菸決心,因為國外有數據統計顯示,當吸菸行為慢慢被「不正當」化,吸菸空間不斷被險縮後,菸民的戒菸率和戒菸成功率都會高很多。

看完文章後,您是否有新的感悟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大家討論一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