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木蘭圍場,清朝皇帝在狩獵之餘還有這些深意

時拾史事 發佈 2020-01-06T21:37:14+00:00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在河北承德市西北兩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塞外草原,是兩百多年前中國達官顯貴、皇室豪族常常露臉的地方。一般是八月份,清朝皇帝會率領皇子皇孫、院部官員,還有幾千至上萬名八旗官兵離開北京城,浩浩蕩蕩出古北口,來到這裡開展狩獵活動。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

在河北承德市西北兩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塞外草原,是兩百多年前中國達官顯貴、皇室豪族常常露臉的地方。一般是八月份,清朝皇帝會率領皇子皇孫、院部官員,還有幾千至上萬名八旗官兵離開北京城,浩浩蕩蕩出古北口,來到這裡開展狩獵活動。

人到位了,具體是什麼玩法呢?其實也蠻簡單的。先派少許士兵進入獵場,吹一種用柏木製成的"鹿哨"吸引雌鹿!吹鹿哨的雖然是人,發出的聲音特別像麋鹿的求偶聲,聽到有異性的呼喚,那些雌鹿不都跑過來交配了。這時,分散在四周的官兵騎著馬,驅趕獸群,等包圍圈越來越小,麋鹿都集中在一個地方了。就可以大開殺戒,用弓箭、火槍把獵物通通擊斃。每位狩獵者能力不同,打到獵物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對於表現優秀者,皇帝自然得論功行賞;對於兩手空空的,說明能力不行,平時疏於訓練,得處罰處罰。夜幕降臨後,人們還會舉行盛大的宴會,把白天獲得食物大吃特吃。

"哨鹿"在滿語中稱為"木蘭",從康熙二十二年至嘉慶二十二年,清朝皇帝來圍場打獵基本上都是秋天,所以這一活動又叫做"木蘭秋獮"。木蘭圍場的面積特別大,東西長三百多里,南北長兩百多里,總面積超過一萬五千平方公里。置身圍場,可見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野獸成群,的確是狩獵、觀光的好去處。滿清政府將偌大的圍場分成七十多圍,每次狩獵,只選在其中的一二十圍,不會全部起用,這是出於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是,對於木蘭秋獮,清廷內部也有反對聲。康熙六十一年,皇帝在諭旨中說:"從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圍、勞苦軍士條奏者。"從北京跑到木蘭圍場,路程有點遠,當時沒有火車、汽車,許多將士都是徒步的,感覺非常折騰。每次狩獵,動不動幾千人、上萬人,沿途各地疲於接待,成本也特別高,為國庫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既然有反對意見,康熙、乾隆、嘉慶為什麼還要去木蘭圍場狩獵呢?他們到底圖什麼?

首先當然是悠閒娛樂咯。將士們從京城跑到木蘭圍場,既要為皇帝的安全負責,又要使出渾身解數獲取獵物,特別辛苦。對於皇帝來說,他終於可以離開紫禁城,到外面的世界轉轉,欣賞塞外風光;還可以帶頭狩獵,讓文武官員、扈從士兵都觀賞他的聖顏,出出風頭,豈不美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率領大隊人馬進駐木蘭圍場,寫下《入崖口有作》,其中有言:"巉岩圍疊嶂,崖口為之開;璧立眾山斷,伊遜奔赴川;秋獮常經過,每為遲吟韉;雙峰開霽煙,一水流潺潺;翠葉復黃葩,高低入影妍。"高產詩人乾隆,一生寫作四萬餘首,他看到木蘭圍場秀麗的景色,忍不住就要創作一番。

在岳樂圍場,至今還有乾隆寫下的《虎神槍記》碑,描述了他用虎神槍打死老虎的有趣經歷:"壬申秋,於岳樂圍場中,獵人以有虎告而未之見也。一蒙古云:虎匿隔谷山洞間,彼親見之,相去蓋三百餘步。朕約略向山洞施槍,意以驚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負隅跳躍者久之。復入。復施一槍,則復中之,遂以斃焉。蓋向之發無不中。"有個蒙古人告訴乾隆,某山洞藏有老虎,乾隆就往洞裡開槍,想把老虎給嚇出來,沒想到剛好打中了。敢打我?活膩了吧!老虎跳了出來,準備咬人。"砰!"乾隆又是一槍,乾淨利落地擊斃了。百發百中!你看朕厲害不厲害?心裡獲得滿足的乾隆,特意把他的"豐功偉績"寫成文章,刻在石頭上,讓後世子孫瞻仰瞻仰。

第二個目的是訓練部隊,不忘祖先尚武傳統。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用十三副鎧甲起兵,拉開了滿清崛起的序幕。數十年間,正是因為八旗軍隊的勇猛,才使愛新覺羅家族從關內到關外,最後統一全國。可是在康熙年間,面對吳三桂咄咄逼人的攻勢,腐敗墮落的八旗軍隊已經力不從心,讓年輕的皇帝很是不滿。和平年代,無仗可打的時候,怎樣保持軍隊的戰鬥力?當然是多訓練,多演習。將八旗官兵帶到塞外的木蘭圍場狩獵,也是一種軍事訓練。那些麋鹿、狗熊,可以看成敵人的士兵。

據《清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康熙曾就木蘭秋獮一事,發表論斷:"不知國家承平雖久,豈可遂忘武備。前噶爾丹攻破喀爾喀,並侵擾我內地扎薩克至烏蘭布通。朕親統大兵征討,噶爾丹敗走。後又侵犯克魯倫,朕統兵三路並進,至昭莫多剿滅之…朕又遣大兵前往擊敗策零敦多卜等,復取西藏,救土伯特於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絕域,此皆因朕平時不忘武備,勤於訓練之所致也。若聽信從前條奏之言,憚於勞苦,不加訓練。又何能遠至萬里之外,而滅賊立功乎。爾等諸臣、咸宜知之。"大清軍隊之所以屢戰屢勝,是因為朕勤抓訓練、多搞木蘭秋獮這樣的活動。

如此規模浩大的狩獵行為,康熙不僅能夠鍛鍊士兵,還能考察皇室成員。很久很久以前,滿人就是在白山黑水以狩獵為生,射箭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本領。清朝統治者考察接班人,武術水平也是其中一個方面。乾隆小時候跟隨康熙在木蘭圍場狩獵,目標是一頭熊。康熙先開一槍,把熊打趴下了,讓乾隆補射。乾隆正要上馬,熊突然爬起來,朝乾隆撲去。眾人嚇得目瞪口呆,沒想到乾隆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康熙繼續開槍,把熊打死了。回到營帳,皇帝對溫惠皇貴太妃說:"是命貴重,福將過予"。這個小孫子的福氣要超過我,對乾隆有了很好的印象。

幾十年後,嘉慶的兒子綿寧打死了一頭鹿,讓老邁的乾隆想起曾經的自己。《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對此事大書特書,歌頌道光是個少年英雄:"(綿寧)引弓獲鹿,喜動天顏,黃褶翠翎,寵賚優渥。御製詩: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老我策驄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蓋高宗以十二歲時木蘭從獮,初圍得熊,上則初圍得鹿。年甫十齡也。"乾隆碰到的是熊,道光遇到的是鹿,含金量大打折扣,但乾隆還是很高興,賞賜了綿寧許多禮物,還吟詩一首,追憶往事。

對於皇室成員來說,木蘭圍場是一個舞台,有人藉此得意,也有人因此失意。康熙四十七年,皇十八子在木蘭病危,太子胤礽對弟弟不聞不問,毫無憂傷之情,讓康熙十分不滿。每天晚上,老皇帝又發現胤礽經常靠近營帳,不知道在幹些什麼,因此懷疑他圖謀不軌。終於,火山爆發了,康熙宣布廢黜太子,他一邊宣讀詔書,一邊痛哭流涕,直至情緒失控,昏倒在地。對於胤礽而言,木蘭圍場是一個傷心的地方、失落的地方。

第三個目的是團結國內友好勢力,尤其是蒙古王公。清王朝是個統一多民族的國家,愛新覺羅家族想要保持政權的穩定,就必須和國內各大勢力搞好關係。離京城最近的,就是長城以北的蒙古了,滿蒙聯合、滿蒙聯姻,從清太祖的時候就開始了。順治皇帝的母親孝莊文皇后,來自科爾沁草原,撫養了兩代清朝皇帝。每次木蘭秋獮,蒙古王公也會應邀到場,與清朝皇帝相互問候,商談要事。雙方的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順治、康熙年間,華北一帶流行天花,北京城是重災區,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都無法倖免。順治皇帝年紀輕輕,死於天花,康熙險些喪命,臉上留下了麻子。蒙古諸王害怕天花,不敢進京朝見,在木蘭圍場拜見清帝,也是一種穩妥的安排。

到乾隆時期,新疆的回部親王,國外歸來的土爾扈特部,也曾參與木蘭秋獮。圍場就像個橋樑,為清朝皇帝、地方派系提供了正式、非正式交流的機會。看著八旗官兵個個英勇善戰、箭術一流,蒙古人的內心會受到震撼,原有的不臣之心也會收斂,他們會掂量掂量:自己是清國的對手嗎?手下的軍隊能否擊敗八旗官兵?炫耀武力、聯絡感情、拱衛京師,是清朝皇帝把他們喊過來的主要目的。

道光上台後,木蘭秋獮逐漸退出了政治舞台,成為歷史中的記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經過一百四十多年有組織的獵殺,木蘭圍場能夠捕獲的獵物越來越少。從康熙年間至嘉慶年間,中國人口激增,突破三億大關,人多地少的矛盾愈發嚴重。為了生存,很多老百姓跑到圍場附近開墾、偷獵,使植被面積、生物資源大幅下降。避暑山莊的外八廟、清東陵的隆恩殿,都需要木材,砍伐圍場林木成為獲取資源的手段之一。到嘉慶皇帝秋獮時,木蘭圍場已經沒有多少動物可殺,往往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與此同時,木蘭秋獮活動的兩大主角都衰落了。乾隆末年以後,嘉道中衰,清王朝的財政捉襟見肘,道光皇帝是個有名的摳門皇帝,他寧願在北京郊外的南苑狩獵,也不願花大價錢跑到木蘭圍場。蒙古人的實力也呈衰敗之勢,他們對京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威脅,再通過木蘭秋獮這樣的方式去籠絡他們,顯得毫無必要。清帝國最需防範的敵人,一個是平民百姓;二個是西方列強。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讚告訴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