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紅米旱稻漫山坡

永州新聞網 發佈 2020-01-06T21:48:45+00:00

紅米旱稻米粒。 潘芳 攝長在大山試驗地里的紅米旱稻。(資料圖片) 潘芳 攝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2019年12月22日22時,海拔700多米的雙牌縣何家洞鎮何家洞村村民活動室,室外山風凜冽,室內燈火通明、暖意融融。

紅米旱稻米粒。 潘芳 攝

長在大山試驗地里的紅米旱稻。(資料圖片) 潘芳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2019年12月22日22時,海拔700多米的雙牌縣何家洞鎮何家洞村村民活動室,室外山風凜冽,室內燈火通明、暖意融融。村民們伸長脖子,聽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農藝師林文忠介紹紅米旱稻高產栽培技術。

眼下,正值冬修、冬藏,為來年春耕做準備的時節。為讓更多村民了解紅米旱稻,參與紅米旱稻產業發展,林文忠等人不辭辛勞,連日奔走在村村寨寨,傳授紅米旱稻高產栽培技術。

窗外伸手不見五指,但林文忠仿佛看到山坡上,紅米旱稻在拔節成長,仿佛聞到了濃濃稻香。

紅米旱稻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稻子?目前發展狀況如何?發展紅米旱稻的意義在哪裡?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來到雙牌縣採訪。

1. 大山「干禾穀子」有上千年歷史

走進雙牌縣農業農村局林文忠的辦公室,他正在設計紅米旱稻包裝盒。桌面上、文件櫃里,到處都是紅米旱稻的資料、標本、稻種等,讓記者仿佛置身紅米旱稻小型博物館。

林文忠介紹,紅米旱稻不是新作物品種或外來作物品種,而是上千年前,瑤族群眾在雙牌縣上梧江一帶,在山上種植的一種古老的農作物。因為其生長過程中需水量少,米粒成紅色,被人們稱為紅米旱稻,有人稱之為「瑤米」「干禾穀子」。

1970年出生的林文忠,直到考上省城大學學習節水農業前,一直在紅米旱稻發源地——雙牌縣、上梧江瑤族鄉學習生活。林文忠記得,小時候,為了解決山區糧食不足問題,村民們年年在海拔300米到800米的山坡上種植紅米旱稻。那時,村民們在新種植的幼林地或尚未成林的林地里,頭一年在林下種植雙牌虎爪姜,第二年種植紅米旱稻,林下姜、稻輪作,直至樹木成林。

紅米旱稻種植方式與一般水稻有很大區別,種植紅米旱稻不用催芽育秧,而是像種黃豆一樣,直接把紅米旱稻種子播撒在山地里。此後幾天,它就會生根、發芽、頑強地生長。紅米旱稻產量不高,一般畝產120公斤左右,但米質很好。過去,村民們自己捨不得吃,常用來招待貴客。用紅米旱稻釀酒,雜質極少,酒品極佳。

1982年以後,山區缺糧狀況得到改善,種植紅米旱稻的人越來越少。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林文忠就再也沒見過有人種植紅米旱稻。

2. 磨破10多雙鞋,只為尋找紅米旱稻種子

一個偶然的機會,引發了林文忠等人對發展紅米旱稻的熱情。

那是2006年的一天,時任縣農委副主任的林文忠等到長沙,參加雙牌縣在長沙舉辦的產業發展「諸葛亮會」。

會上,省里一位曾在雙牌縣蹲過點的老領導,對當年在雙牌大山見過的紅米旱稻讚不絕口。他說,現在,消費者越發追求健康飲食,要是能把大山裡的紅米旱稻做成產業,一定供不應求。

老領導這番話,讓林文忠陷入深思,他仿佛聞到了那熟悉的稻香,萌生了種植和發展紅米旱稻的想法。

從省城回來後,林文忠多次回老家,打聽紅米旱稻種植情況。然而每次都令林文忠失望,老家一帶村莊的年輕人大部分在外打工,甚至沒聽說過紅米旱稻。在家務農的長者,雖有所了解,也有人還種過,但已多年沒再種。

林文忠不死心,決定擴大尋找範圍,還動員親友幫著尋找。

每到雙休日、節假日,林文忠都從縣城坐客車到鄉鎮,再轉乘摩托車、農用車到山村,打聽紅米旱稻「下落」。

2010年除夕中午,林文忠正在家裡準備全家人的團圓飯。這時,打鼓坪林場一個村民打電話來,說他聽一個剛從廣東務工返鄉的本村村民說,幾年前還種過紅米旱稻,留下了種子。現在,那個人正在家裡翻箱倒櫃尋找。

林文忠心中暗喜,立即租摩托車往打鼓坪林場趕去。

一路上,冰冷的山風吹在林文忠臉頰上如同刀割,但他心裡有一團火在燃燒。

但結果再次讓林文忠失望。原來,當那個村民找到包裹紅米旱稻種子的袋子時,發現袋子已經破爛,稻種被老鼠吃得只剩下空殼。

那天,林文忠回到縣城,已是萬家燈火。家裡人把團圓飯熱了又熱,在耐心地等著他。這時,感動加委屈,林文忠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林文忠說,他深知紅米旱稻的價值,作為一個古老的農作物品種,不僅有保存其生物基因的必要,而且因為旱稻在大山里生長,無污染、米質好,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紅米旱稻根系發達、耐旱,如能找到紅米旱稻,將其與一般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或許可以形成生命力更強、品質更好、產量更高的水稻新品種,意義更大。

正因為如此,林文忠才痴心不倦地尋找紅米旱稻。這些年,他先後走遍全縣大部分邊遠鄉村,磨破了10多雙鞋。

3. 四顧「茅廬」,終獲0.75公斤稻種

2016年初,就在林文忠為尋找紅米旱稻差點絕望時,他的妹妹給他帶來一個喜訊:在上梧江瑤族鄉與廣西交界處一個自然村——林江村,一個叫鄧大合的老人還年年種植紅米旱稻。

原來,林文忠的妹妹在雙牌縣城開了一家米粉店。鄧大合老人每年會挑些農產品來縣城賣,由於路途遠,鄧大合每每會在縣裡小賓館住一晚,到林文忠妹妹開的粉店吃米粉作晚餐。

慢慢地,林文忠的妹妹與鄧大合熟悉起來,一次閒聊中,老人有些自豪地說,這些年來,他還年年種著以前的農作物品種,其中就有紅米旱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林文忠的妹妹記下了老人的地址。

得知消息,林文忠驅車3個多小時,再走10多公里山路,來到平時少有外人來的鄧大合老人所在的自然村,沒想到,老人家大門緊鎖。大山里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林文忠沒能聯繫上老人。

林文忠先後往返4次,終於見到了已79歲高齡的鄧大合老人。

鄧大合得知林文忠來意,從木屋二樓貯藏櫃拿出一小包種子,說,就剩下這麼多,其餘的已碾米吃了。現在自己年紀大了,明年也不會再種紅米旱稻了。

林文忠如獲至寶,小心翼翼接過種子,一稱,重0.75公斤。

4. 成功試種,並完成大面積適種性試驗

種植紅米旱稻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每畝最佳播撒量是多少?條播種植好還是點播種植好?稻子有哪些習性特徵?需要防治哪些病蟲害?雖然有了種子,但這些問題都是空白,需要試種和長期觀察來解決。

2017年3月,林文忠牽頭,與雙牌縣農業農村局80後農藝師胡旭君、技術骨幹陳娟,以及1962年出生的老科技工作者陳運祺等,在上梧江瑤族鄉青春村的山坡上,開闢一塊70平方米的小試驗地,開始試種、繁育。初步確定兩個目標:增加紅米旱稻的種子數量,探索出一套可供推廣的高產栽培技術。

播撒下種子的幾天時間裡,林文忠等人忐忑不安,生怕有個閃失,大家決定24小時不間斷在試驗土裡輪流值班。

播撒種子的第二天晚上,是胡旭君值班。這時,突遇山洪,林文忠、胡旭君、陳運祺、陳娟與趕來幫忙的村民們一道,趕緊在試驗田上方挖出一條攔水溝,引導大部分洪水向兩端分流,並在試驗地下方緊急開溝引水,終於保住了試驗地里大部分種子。

紅米旱稻生長力旺盛,林文忠等人發現,短短三四天時間,種子就紛紛長出細長的根,向泥土裡延伸。大家長舒一口氣,開始每天認真觀察紅米旱稻生長情況,詳細記錄相關數據。

林文忠等人發現,紅米旱稻生長過程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時期,是抽穗期和結谷期。在抽穗期,山鼠聞到紅米旱稻散發的特有清香,會在夜裡跑來啃食紅米旱稻的莖稈。結谷後,穀粒又成為飛鳥的美食。為此,他們採取人工驅趕、物理預防等多種防範措施。

2017年8月進入收穫季節,林文忠等收穫了18.5公斤紅米旱稻種子。經權威機構檢測,紅米旱稻稻米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遠高於普通水稻,可謂營養豐富。

2018年,雙牌縣農業農村局兩名引進的研究生許夢一、黃愉淇也加入科研隊伍。當年試驗地擴大到4畝。2019年,他們開展大面積適種性試驗,在不同方向、坡度山地種植了100畝紅米旱稻,獲得成功,為大面積推廣紅米旱稻奠定了基礎。

5. 選育良種,實現優化高產是目標

科研的價值,在於探索未知變已知。通過3年種植、觀察,林文忠慢慢對紅米旱稻的習性有了了解,並開始選優、培優。

林文忠向記者展示他們試種、選育紅米旱稻時錄下的視頻、圖片資料。講起紅米旱稻,林文忠說得頭頭是道。他說,紅米旱稻的優勢,一是根系發達。130天生長期依靠天然雨露滋養,不需人工灌溉,抗旱能力優於國內外所有已知旱稻品種。二是抗病性強。2018年,林文忠、胡旭君等在地里發現一株紅米旱稻植株患了稻瘟,為檢驗紅米旱稻的抗病性,他們沒有施用農藥。讓人驚奇的是,一周後,這株紅米旱稻竟然自愈。林文忠說,由於紅米旱稻對病蟲害、不利環境具有高抗性,在栽培過程中不需使用任何殺蟲、殺菌藥劑。

紅米旱稻最大的問題是莖稈高達1.65至1.75米,穀粒空殼較多,不利於高產。必須經過不斷選優,選育出矮壯的株系,並試驗和總結出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等綜合管理措施,以促進分櫱、增加有效穗、讓穀粒更飽滿,實現高產。

為此,他們把試驗地劃分出20多個不同的小區域,在每個小區域選擇不同的播種時間、播種密度、播種方向,實施不同的肥水管理措施,進行比對。並把在試驗中觀察到的促進旱稻生長和高產明顯的單項技術進行組合,逐步摸索高產綜合管理措施。

付出終有收穫。經過試驗,他們掌握了紅米旱稻最佳播種期和播種方式,即在雙牌縣境內,紅米旱稻的適宜播種期為4月上、中旬,播種量為每畝1.5至2公斤。用旱育保姆(一種水稻種子拌種專用藥肥種衣劑)拌紅米旱稻種播種,能有效促進紅米旱稻株植矮化。在林地許可的情況下,條播以呈南北線狀為宜,可增加紅米旱稻生長期的光合作用。此後,在其生長過程中,適時噴洒多效唑等,進一步推動矮化增產。實施矮化集成技術處理後,紅米旱稻株高可控制在1.5米左右。

在肥水管理上,他們發現,在紅米旱稻苗期3葉期至幼穗分化前,逢下雨天時分次追肥,每畝施入5至10公斤尿素,可促進生長和分櫱,奠定高產基礎。

2019年,紅米旱稻單穗粒數從最初的170粒增加320粒。千粒稻穀重量從以前的19克增加到23克,穀粒更飽滿。畝產也從12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達到300公斤。

說起未來的打算,林文忠等表示,他們渴望在全縣推廣「紅米旱稻農業產業基地+旅遊」項目,把紅米旱稻打造成高檔食品和旅遊商品。同時,進行雜交試驗,把紅米旱稻優良的抗病、抗旱性「移植」到水稻里,讓水稻適應性更強,少用農藥,實現綠色生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