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在四川(29)|去南鄭③:欣賞蟠龍山瀑布,感受梁山軍的太平景象

封面新聞 發佈 2020-01-06T21:56:56+00:00

走到距離梁山軍城東15公里時,陸遊看到了壯觀的蟠龍山瀑布。《輿地紀勝》中記載:「(蟠龍山瀑布)下注垂崖,約二百餘丈……觀者以為天下瀑布第一。

走到距離梁山軍城東15公里時,陸遊看到了壯觀的蟠龍山瀑布。《輿地紀勝》中記載:「(蟠龍山瀑布)下注垂崖,約二百餘丈……觀者以為天下瀑布第一。」

昔日的蟠龍瀑布,如今的崖泉瀑布(資料圖片)

據相關史料記載,當時被稱為中國西部第一長的蟠龍瀑布(又名噴霧崖,如今叫崖泉瀑布),位於今重慶市梁平區蟠龍鎮古驛道旁的陡峭峽谷中。上游由蟠龍洞和山上多處泉水匯集在峽谷口,垂直下落200多丈,寬二三十丈。水勢洶湧澎湃,浪花似飛珠濺玉,飛瀑激起雲霧升騰,在山谷中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如雷霆震盪山川。站在下游仰望瀑布,有「疑似銀河落九天」的雄奇之美,壯觀勝過廬山等地瀑布。

南宋宰相、著名詩人、陸遊好友范成大稱其為「天下瀑布第一」。當地百姓把那飛瀉而下的雪白瀑流稱為「白米下鍋」,倒也貼切接地氣。如今,曾為梁平八景之一的蟠龍瀑布雄風不再,只有在大雨後才能稍微一展雄姿。但相比陸遊看到的情景,已經相去甚遠了,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蟠龍瀑布讓陸遊心潮起伏

陸遊駐足停留,欣賞著瀑布,心潮起伏,寫下了《蟠龍瀑布》:「遠望紛珠纓,近觀轉雷霆。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驚。人驚我何得,定非水之情。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賦形。處高勢趨下,豈樂與石爭。退之亦隘人,強言不平鳴。古來賢達士,初亦願躬耕。意氣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遠遠看去,瀑布就像紛飛的成串珠纓。走近觀看,瀑布的氣勢如萬鈞雷霆。路過的人都說這瀑布太奇異了,讓人大吃一驚。陸遊卻認為,水沒有喜怒哀樂的情感,不過是因蓄積的器物不同而各具形態。水在高處就會順勢飛流而下,而不是它想與石頭爭鬥。

韓愈(字退之)也是個思想狹隘的人,非要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其實啊,自古以來的賢達之士,最初是不求聞達於諸侯而甘願勞作躬耕的,只是後來遇到了禮賢下士的明主,才出山成就了一番功名。

受到梁山軍知軍的熱情款待

風雪中,陸遊艱難地走到梁山軍境內的高梁山一帶。聽說陸遊來了,梁山軍知軍在一個叫瑞豐亭的地方熱情地接待了陸遊。

陸遊得知當地風調雨順、民風淳樸、知軍施行仁政後,大為讚賞,乘著酒興寫了《題梁山軍瑞豐亭》:「我行都梁窘風雪,史君喜事能留客。瑞豐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峽中地褊常苦貧,政令愈簡民愈淳。本來無事只畏擾,擾者才吏非庸人。都梁之民獨無苦,須晴得晴雨得雨。史君心愛稼如雲,時上斯亭按歌舞。歌闌舞罷史君醉,父老羅拜豐年賜。聖朝尚實抑虛文,縱產芝房非上瑞。」

在瑞豐亭上,陸遊端著一杯酒,遠處的原野水光粼粼,泛著白色。高梁山一帶因峽谷地勢褊窄使得民眾貧困,不過,為政者的政令越是簡單,民風就越淳樸。天下本無事,就怕官擾民。擾民的,往往是那些所謂的有才幹的官吏。梁山的百姓幸福又快樂,要晴得晴,要雨得雨。

知軍大人十分希望老百姓的莊稼長得好,時常與民眾一起到這個亭子為祈求豐年而載歌載舞。歌舞后,知軍大人沉醉其中,老百姓也排列祭拜,祈求上天降賜豐年。朝廷崇尚務實不尚空談,如果糧食欠收,即使是出產再多的靈芝,也不是吉兆祥瑞。

沿途春光明媚,陸遊在馬上感慨韶華易逝

告別知軍,陸遊沿著梁山軍往渠州大竹縣的道路繼續前行。看到暖春時節鮮花盛開,河邊還能看到去年漲水時留下的痕跡,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了還在流離奔波,就像河中漂流的浮萍。陸遊在馬上不由得感慨春光易逝,令人愁苦斷魂。

於是,陸遊寫下了《馬上》:「殘年流轉似萍根,馬上傷春易斷魂。烘暖花無經日蕊,漲深水過去年痕。迷行每問樵夫路,投宿時敲竹寺門。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點點散煙村。」

路上岔道眾多,陸遊遇到迷路時就向打柴的樵夫問路.晚上投宿時,陸遊就去敲掩映在竹林中的寺院大門。太平盛世沒有一定的標準,牛羊星星點點地散落在炊煙裊裊的村莊,這也是一種太平景象啊!

黃勇/文

【下期關注】

請看「陸遊在四川(3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