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的風俗習慣和禁忌

陳大媽的幸福生話 發佈 2020-01-06T22:57:35+00:00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的頭等節日。各個地方的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也許不一樣,小時侯過年,雖然不能全記得,大部分還是記憶猶豫新,下面談一下我們地方的風俗習慣和一些禁忌。那時候盼過年,從臘月初幾開始倒記時,盼著過年穿新衣服,吃肉。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的頭等節日。各個地方的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也許不一樣,小時侯過年,雖然不能全記得,大部分還是記憶猶豫新,下面談一下我們地方的風俗習慣和一些禁忌。

那時候盼過年,從臘月初幾開始倒記時,盼著過年穿新衣服,吃肉。團年飯吃胡蘿蔔煎豆腐蒜苗回鍋肉,香腸,青椒肉絲,小白菜煮豆腐條,不管哪家,這幾個菜是必備的。

煮團年飯,用一個小碗舀米,一年十二個月要舀十二碗,團年飯必須要煮來吃兩年,菜也要辦得多,買一條大魚回來煮,當天不能把魚和飯菜吃完,留著第二年正月初一吃,叫年年有餘。

吃團年飯前,必須先敬老祖宗,家裡有多少個老祖宗就要舀多少碗飯,父母先點著香讓他們來吃,大人給老祖宗燒紙,嘴裡念叨著叫他們來領錢,我們小孩都要跪著給他們磕頭祈禱,讓他們在陰間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安,健康,順利。

這個儀式結束全家人才會開始吃團年飯,大人叮囑我們,要慢嚼細咽,吃第一碗飯是不能泡湯,泡了湯表示這一年做什麼事都不順利,天上也要下雨,不配合。吃完團年飯,每一個人必須喝一口水缸里冷水,表示這一年都不會拉肚子,抵抗力強。

三十天下午,我們小孩就貼春聯和門神,從貼之日起那些拿著刀槍的畫報,站在我們門上為我們家站崗放哨。

下午大人們準備正月初一的青菜,和包湯圓的食材。因為初一天不能淘菜倒水在外面去,哪怕是洗臉水和漱口水都要用水桶裝起來,正月初二才能倒出去。

當天也要把水缸的水挑滿,因為三十那天挑的水叫銀水。

晚上每個人洗澡,洗得很久,把身上的晦氣全部洗掉,洗得越乾淨,來年運氣好,總能遇上好事。

現在守夜看春晚,那時候沒電視看,守夜全家人玩到十二點才會放鞭炮,整個村到處都是鞭炮聲,放完鞭炮把屋內外打掃乾淨,把掃把,拖拍藏起來,正月初一不能掃地也不能看見這兩樣不吉利的東西,收拾好了才能睡覺,這叫守夜。

正月初一,每家起床就放鞭炮,慶賀新年第一天。

每個人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都是小心翼翼的。

切忌不能打碎碗,鏡子,玻璃,陶器等物品,以防破財破運。

正月初一不能吃稀飯,不能吃藥,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

正月初一不能洗衣服,把一年的財運洗走了,不能做針線活,這個針字不吉利。

也不能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正月初一這天,晚輩向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受禮之後就發壓歲錢。

早餐,有些地方是吃餃子,但我們那裡風俗每家就是吃湯圓,有菜和肉一起炒的餡包的叫菜包,水糖或湯圓心子包的叫糖包,吃湯圓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在吃之前也要先敬老祖宗後,全家人才可以動筷子。

出門去玩,在路上遇上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新年快樂」!

正月初一下午,每家都要去老祖宗墳上祀拜燒紙,祈禱……

正月初二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女兒都要帶老公兒女回嫁家,回到家裡跟父母,兄弟姐妹一起拉家常,敘敘舊。

沒有父母的家庭,兄弟姐妹親戚也互相走動,親情濃厚,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送年才結束。

那時過年非常有年味……

雖然現在社會好了經濟富裕了,在外鄉過年,始終找不到在家鄉小時候過年那種感覺了。

只有那種年味,才叫人難以忘懷!

在我記憶里只記得這些了!還有一些沒記住的,請網友們補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