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什麼?虛竟有氣、血、陰、陽四種?你是哪一種,快來看看吧

李華健康說 發佈 2020-01-06T23:43:00+00:00

什麼是正氣?氣是什麼?我們中華名族有個成語叫做邪不壓正,意思是邪氣鬥不過正氣,但邪不壓正主要指社會風氣,是人們對於社會風氣的一種期待。中醫把「邪氣」與「正氣」兩個概念運用到對於健康的理解上來,把很複雜的病理分析形象化了,讓人一看就明白,所以說,中醫很了不起。

什麼是正氣?

我們中華名族有個成語叫做邪不壓正,意思是邪氣鬥不過正氣,但邪不壓正主要指社會風氣,是人們對於社會風氣的一種期待。中醫把「邪氣」與「正氣」兩個概念運用到對於健康的理解上來,把很複雜的病理分析形象化了,讓人一看就明白,所以說,中醫很了不起。中醫學所說的「正氣」內涵相當廣泛而豐富,僅就發病機理而言,正氣是指人體的形體結構、精微物質及其產生的機能活動、抗病能力、康復能力以及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調控能力的總稱。用現代醫學中的概念來解釋,比如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應激能力等,都屬於正氣所包含的範圍。中醫正氣包括了營、衛、氣、血、精、神、津、液和腑臟經絡等功能活動。

正氣是大冬天的我怕冷,有的人卻在吃著雪糕;正氣是我沒事就感冒,有的人一年都不得感冒;正氣是我手腳冰涼,有的人卻手腳發熱暖呼呼的。適量運動鍛鍊,經常曬曬太陽,調節情志心情,適應季節變換,科學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遠離吸菸喝酒,正氣自然就足了。


什麼是邪氣

與正氣相對立的,是邪氣,什麼是邪氣呢?籠統說來,凡是能夠使我們人體產生疾病,危害我們身心健康的因素,統稱為邪氣,細菌、病毒、微生物,造成我們身體產生疾病的外界環境,以及體內各組織、 器官的異常變化,都可納入邪氣的範圍之中。比如: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致病邪氣。這些邪氣可以讓我們失眠、脫髮、感冒、風濕、得各種疾病。


人體是怎樣得病的?

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健康的狀況怎麼樣,關鍵要看身體內外的正氣與邪氣強弱的對比如何,誰強誰弱。在這種較量中,正氣不足是各種疾病發生的內在條件,是內因;而邪氣,是疫病發生的外在條件,是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說,正氣的強弱與否,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關鍵因素,正氣充足了,什麼邪氣也傷害不了。中醫學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何謂虛證?

人體內的正氣不足了,叫做虛證,虛證是人體正氣虛弱以後所反映出來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中醫將這些臨床再現收集,整理、綜合、分析,分門別類,用來指導中醫的養生與臨床治療。虛證在中醫中主要分為氣、血、陰、陽四大類,同時,中醫在把 握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大方向後,又運用臟腑辨證的方法將各類虛證再次細分下去,定為是哪個臟腑器官的虛證,從而又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氣、血、陰、陽四大虛證

氣虛


氣,在中醫學認為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中,只有當氣的作用正常時,身體中各器官才能夠完成各自的任務,但是,當氣在人體中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不能保證器官的正常 作用了,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症狀,這些症狀主要以各臟腑組織機能 的減退為主要表現,在中醫學中,稱為氣虛。

氣虛又可以再分為各臟腑的氣虛,如心氣虛、肝氣虛、肺氣虛等,但無論哪個臟器,只要屬氣虛,都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也就是指氣虛在臨床表現上的共性,所謂的這些共性,也就是說,只要出現了這些症狀,那麼,就可以斷定為屬於氣虛的範圍。

氣虛主要表現為精神疲憊,乏力,懶得動,甚至連話都懶得講,氣息微弱,呼吸氣短並且聲音低微,時常感覺頭暈目眩,有時雖然天氣不熱,也沒有活動,但經常不知不覺地出一身汗,以上的這些症狀往往在活動的時候特別厲害,休息一下可以略有減輕。舌質看上去比較淡,舌苔發白,脈象摸上去一般都沒有力度,感覺比較弱等,所有這些,都屬於氣虛。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上述所有的症狀,並不是說要全部出現才能斷為氣虛,有時會偏重於某一方面。


血虛


血是構成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在中醫學看來,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同時,血還是機體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因為中醫學認為心主管神志活動,又主管血,所以血與神志、 精神便有了不解的淵源。血虛,主要是由於人的稟賦不足,或者是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或者是由於各種急慢性出血,以及久病不愈;或者是由於思慮過度,傷神過度等原因引起,進而影響到了血的營養滋潤以及為機體精神活動提供物質基礎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面色發白或萎黃,沒有光澤,口唇淡白,指甲蒼白,缺乏紅潤,頭暈眼花,經常心慌,失眠,時常感到手足發麻,女性經常伴有月經量少,經色淡,月經延後或閉經,舌質色淡,舌苔色白,脈象多細無力。


什麼是「陰虛」?


中醫學認為,無論是人體內的基本物質,還是機體的生理功能,均可以區分為陰陽兩類屬性。正常狀態下,這兩類屬性相互制約,並維持相互平衡,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出現陰或陽某一方面物質或功能減退時,必然不能制約對方而引起對方的相對亢盛,形成「陰虛則陽 亢;陰虛則熱(虛熱)」或「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虛寒)」的病理現象。

陰虛證所謂陰虛,是指人體的精、血、津液等物質虧耗,以及陰不制陽,導致相對亢盛,機體出現一種虛性的亢奮狀態,一般說來,其特點多表現為體內的陰液不足及其滋養寧靜功能減退,以及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症候群。

陰虛證,以肝腎陰虛多見,多表現為五心煩熱(指患者的手足心以及胸口時常感覺熱度偏高,但實測體溫可能並不很高),發熱的時候多像大海漲潮水一樣,呈現出有規律性,陣發性,身體消瘦,咽喉乾燥,夜間睡眠中易出汗,醒來汗止;舌質多紅(或澤紅),舌苔較少,脈象摸上去跳得比較快,但多細而沒有力量。

什麼是陽虛?


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 因為陰陽的相互制衡機制,在機體陽氣不足的情況下,多表現為體內的陽氣不能制約陰氣,陰陽相對偏盛而造成的虛寒證。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是因為陽氣在人體中發揮著溫煦功能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身體中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人體中的氣、血運行能否正常,都很大程度取決於陽氣的盛衰。「陽虛則寒」就是陽虛的主要反映。

陽虛多表現為面色白而虛浮;身體比健康人更易怕冷,多喜歡靜臥,蜷臥,小便清而多,大便稀,多夾雜不消化的食物,舌質一般多淡,脈象多比較慢,總之,給人一派寒涼之象。


如果您也認同以上分析,歡迎點讚轉發。

如果您有其它的觀點,歡迎留言交流。學習中醫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歡迎更多愛好健康養生的朋友一起分享、交流、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