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過年往事

鄉愁難敘思鄉文學 發佈 2020-01-06T00:15:43+00:00

文:澗松圖:來源網絡「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這是孩提時常聽母親說的一句話。   稍微長大一點以後,慢慢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文:澗松

圖:來源網絡

「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這是孩提時常聽母親說的一句話。   

稍微長大一點以後,慢慢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家左鄰右舍大都是給人家做長工,打短班的貧苦人,農忙時起早貪黑打工賺錢養家餬口,農閒時節在家裡勒緊褲帶艱難度日,只有到了開秧門種田那天,老闆才會做錦團,買魚,買肉請這些種田人打打牙祭;而小孩子呢?當然最盼望的是過年,過年了可以穿新衣服,拿壓歲錢,有零食吃,還可以到外婆,舅舅家拜年,跟著馬燈班子湊熱鬧,有時還能跟著哥哥姐姐去看戲。 

我印象中的過年是從十二月二十三祭灶那天晚上開始的,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個風俗,我只曉得在我們寧波鄉下每到陰曆十二月廿三晚飯後就是祭灶的時候。



孩子們盼吃祭灶果一天又一天,一盼就得一年。這整整一年,大人們總是說:「乖乖過,過年給你吃祭灶果。」好容易盼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上香祭灶。煙渠上,灶君前,點上二支蠟燭、三根棒香,放一杯清茶,幾盤果品。果品當然因家境不同而千差萬別。我家貧寒,母親就用自己炒的年糕乾、砂炒豆和荸薺等裝盆祭灶;稍後幾年總算到小店裡去稱一點零星的祭灶果,如:油果、黑白芝麻糖、紅球白球等等,解放以後翻身了,才吃上了過去有錢人家那樣的整包的祭灶果。  

因為父親過早去世,母親帶著哥哥姐姐和我艱難度日,雖然經常缺吃少穿,一家人倒也和諧融洽,能在苦中作樂,祭灶過後,母親就開始準備過年了,第一件事就是撣塵(大掃除):該洗的洗,該掃的掃,四穿涼棚的小屋多的就是灰塵。然後是準備年貨:殺雞,買肉。雞是家裡養的公雞,母雞是捨不得殺的,還指望它明年生蛋呢;肉就得到下應市場上去買了,就那麼一手掌寬的條肉,同時還會帶回一碗平時吃不到的蚶子,再加上不捨得吃的雞蛋和哥哥種的各種蔬菜以及捻河泥時捉來的養在水缸里的河魚河蝦......,這一些就是我們家全部的年貨了。燒雞,燒肉的汁水油光光的,飄出一陣陣撲鼻的香味,母親就用它燒一大鍋年糕湯,還請來幾位鄰居以及叔伯兄弟一起喝點酒,當然他們也會叫我們去吃年糕湯,母親說:這叫「分歲」。有錢的人家大年三十大清早還要請菩薩,叫做「饗熹」,我們可是一無所有,就應了那句俗話:「五更饗熹,百無一件」那也只得免了。過年時小孩最喜歡的就是零食,買不起,只得自己就地取材:沙炒倭豆,年糕乾,胖部(生穀子放在鍋里炒開花)荸薺(這可是我光著腳從人家荸薺地里撿來的荸薺失)有時還會從小店買回幾顆小糖和一包香糕。母親給的壓歲錢牢牢的壓在枕頭底下.這就算過年了.而母親在臨睡前,還要盛一碗年糕,一碗菜漿放到米缸里,說這是年羹年飯,祈求上天保佑讓我家來年好一點。關門前再在大門上貼兩張門神。  



正月初一一大早,聽到外面的爆竹聲孩子們就搶著起床了,我們是買不起爆竹的,只能遠遠地捫著耳朵看人家有錢人玩(俗話說:「人家做塊做年糕阿拉心頭咋難熬;人家放炮仗阿拉敲破甏。」就是當時我們這些人心理的真實寫照)身上穿的所謂新衣服,其實就是沒有補丁的長衫和用哥哥穿下破褲子改的夾褲,只有一雙布鞋是新的,「新阿大,舊阿二,破阿三,爛阿四」,沒有補丁就很不錯了。就這樣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的到來.吃了酒釀圓子就得開始拜年了,當然先給母親拜年,母親說:你又大一歲了!以後要聽話.然後就出去給長輩以及左鄰右舍拜年.呵!這下收穫太大了,這件小小長衫的前兜裝滿了大人們給的零食,差不多全是農家土產,偶而一小段甘蔗半個蘋果就會令我千扣萬謝了.那時最熱鬧的是民間組織的馬燈班子,五六個人一班,四個人騎著彩色的馬燈,一個人敲打著馬燈鑼鼓,邊唱邊舞,「哎格楞燈吆...年糕無沒塊也好!」各家各戶就會拿出一點年糕、塊之類的給他們。前腳送走一班,後腳又來一班。另外還有「洋掃地」,一個人打扮成小丑摸樣,手提一把扎彩的掃帚,到人家門口,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佯裝著掃地,口裡說些吉利話;「嘟...答..掃到東,老闆屋裡盤青龍;......」然後也是乞討點什麼。  

年初一一般不走親訪友,而是拜菩薩,拜祖宗;初二開始走親戚了,那時的鄉村小道上,你來我往,全是拖家帶口的行人,手裡提的不外於桂圓,甘蔗等禮品,小河裡船兒吱吱呀呀歡唱著,男男女女不是去走親訪友就是去趕場看戲。每次我出門媽媽總要千叮嚀萬囑咐,到了別人家裡吃飯時一定要懂禮貌,大人不動筷,小孩不可先吃:雞肫,蚶子,鯉魚一律不許吃;肉丸,蛋餃只能吃一個......看著客人到我家來他們也是這樣吃菜的我實在想不明白,後來問媽媽:為什麼吃菜還有這麼多規定?媽媽說:一家就殺一隻雞,一隻雞隻有一個雞肫,蚶子和魚很貴的,也只有這一碗,如果先到的人吃掉了,後面再有客人來怎麼辦!直到所有的客人都來過了,剩下的菜我們才可以吃.  



春節的最後一個活動當是正月十四夜了。我小時候根本不知道「元宵節」,不知道為了什麼我們鄉下只在十四那一天的夜裡吃湯果(湯圓是稀罕點心,只在有貴客光臨時才能吃到),孩子們提著大人自己扎的兔子燈、南瓜燈......口裡說著:「和去、大去、趕到茅山吃草子。」   

有道是:「有佬掙家計,窮人掙年紀。」春節很快就過去了,人長了一歲,日子又回到原來的軌道。大人們又在嘆息:「過年好過過日難」啦!

歡迎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609618366@qq.com。本號接受鄉情、鄉愁、鄉憶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以及保證原創的聲明。帶原創圖片最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