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臨終的時候為何要在口中放七粒米

汾水濤聲 發佈 2020-01-06T00:19:28+00:00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外交、軍事、理政、治國,他樣樣拿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更是獨挑蜀漢大梁,多次北伐魏國,立志收復中原,光復漢室。作為文臣的諸葛亮最終還是累倒了,54歲的他病逝在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嘴裡含7粒米,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外交、軍事、理政、治國,他樣樣拿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更是獨挑蜀漢大梁,多次北伐魏國,立志收復中原,光復漢室。作為文臣的諸葛亮最終還是累倒了,54歲的他病逝在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嘴裡含7粒米,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在古代,古人講究夜觀天象,認為天上的一顆星宿就代表地上的一個人,例如紫微星代表皇帝,而諸葛亮也有自己的一顆將星,如果這顆將星隕落的話,就代表諸葛亮死了。

  諸葛亮臨終前,他知道司馬懿也在夜觀天象,已經猜到自己大限已到,就等著自己死後,一舉殲滅蜀軍。為了保證蜀軍得以安全撤退,諸葛亮交代死後嘴裡含7粒米,代表雖死猶生,可以保證自己的將星暫時不隕落,那麼司馬懿就有所顧忌,不敢輕舉妄動,也就有了後來的「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情節了。

  在古人看來,每一個人都對應著天上一顆星星。人死後,對應的星星就會隕落。所以諸葛亮臨死在嘴裡含上7粒米,目的是為了讓天上的星星繼續閃爍,以此迷惑司馬懿。同時,也可安定軍心,讓蜀軍重整旗鼓,伺機再戰。

  諸葛亮為什麼要含米呢?實際上,在古代的喪葬都是由等級制度,一般帝王口中含玉,而一般的士大夫口中含飯,諸葛亮作為士大夫,按禮制理應含飯,因此他要求死後含米合乎禮制。之所以是7顆米,是因為在古代「7」可謂高深莫測。七天是月亮的一個輪迴期,通常人在死後七天靈魂還會回來,所以口含七粒米實際上就是為了掩飾自己已經去世的事實。

  司馬懿夜觀天象,見孔明星星光璀璨。果真上當,貽誤了最佳進攻時機,蜀軍得以全身而退。司馬懿在了解真相之後,當場氣到吐血,原本他是有機會一雪前恥的,卻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不得不說,諸葛亮真的是神機妙算,同時也非常忠心,臨死時還不忘用自己的計謀,幫助蜀軍贏得寶貴的撤退時間。

  總之,人算不天算,諸葛亮死後嘴裡含7粒米,也純屬無奈之舉。這是諸葛亮與司馬懿最後的對決,也是諸葛亮最後能夠為蜀國所做的事情了。每每讀到這裡,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躍然紙上,更使人不禁想到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詩句。

來源:歷史追學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