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養生有門道,補陽防寒很重要

壹號收藏 發佈 2020-01-06T00:33:06+00:00

小寒時間2020年1月6日星期一農曆臘月十二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1月5日前後,太陽運行到黃經285°時為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小寒時間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農曆臘月十二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五個節氣。


每年1月5日前後,太陽運行到黃經285°時為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此時,天氣寒冷,但冷還未到達極點,故稱為「小寒。」


民間歷來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等古諺。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小寒之日「雁北鄉」,這個「鄉」是趨向,北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是為先導。



二候鵲始巢:小寒後五日「鵲始巢」,喜鵲噪枝,已經開始築巢,準備繁殖後代了。



三候雉始雊:再五日「雉始雊」。雉是野雞,陽鳥,雊(gòu),求偶鳴聲,這時,早醒的雉鳩就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臨近。



小寒習俗


臘祭


到了小寒,我們也很快就要進入臘月,臘月在《周易》中對應 「臨」 卦,有 「照臨得平安」 的含義,也是歲末祭祀的佳時。


「臘祭」 是小寒所特有的民俗,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冬至祭祖的傳統就脫胎於此。



探梅


此時臘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孤雅幽香,清爽振奮。



冰戲


北方入冬之後天寒地凍,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


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此習俗一直延續到近代。



萌春


小寒又被稱為 「二陽」,此時天地間陽氣涌動。北方積肥造肥、興修水利;南方則要澆凍水、培土施肥,很多農作物在小寒前後就要種下。



小寒養生


起居養生


早睡晚起,養陽蓄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人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維持平衡。


冬日適當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保暖頭足,免受寒邪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之一,此時著衣應以保暖為第一要務。尤其是頭頸、背、手腳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


雖然小寒是 「寒尚小」,但其實在往年的記錄中,小寒時節的氣溫基本都是一年中最低的。所以更要注意起居保暖,免受寒邪。


中醫認為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冬天受了寒邪,到了春天就會生 「溫病」,也就是以發熱為特徵的一些外感急性病。



冬曬太陽,勝喝參湯


天氣寒冷,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這是因為寒冷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抑制和降低的狀態,血液循環變慢、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冬天曬太陽,對增加人體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提高造血功能,調節中樞神經,增強人體各部位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均大有益處。



飲食養生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雖然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氣虛——黃芪牛肉湯


表現:表現為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脈虛弱等。



做法:將黃芪、黨參各12克洗凈,放在雙層紗布袋內封住口做成中藥包;牛肉洗凈切塊煮去血水,與中藥包和姜、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燉兩小時;最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即可。


血虛——雞絲阿膠湯


表現: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出現一些變化,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等。



做法:100克雞脯肉洗凈切絲;80克阿膠切小塊,放沸水鍋內隔水蒸化;10克生薑去皮切片;將處理後的雞肉絲、阿膠、薑片及1000克鮮牛奶同放燉盅內,蓋上盅蓋;隔水燉1小時,取出,加入2克精鹽調味即成。


陰虛——沙參老鴨湯


表現:由於精、血、津液等物質的虧耗,陽熱相對偏亢,機體處於虛性亢奮的一種狀態,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多等體徵。



做法:取老鴨一隻,剁塊,焯水,油鍋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入凈布包起,放入沙鍋內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軟,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


陽虛——乾薑肉桂羊肉湯


表現:陽不足而寒,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等。



做法:羊肉150克切塊,與30克拍碎的乾薑、15克肉桂共燉至肉爛,調入鹽、蔥花、花椒麵,趁熱吃肉喝湯即可。


穴位養生


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經常按摩,可以強身健體,抗衰老。


1、頭中心:即百會穴,在頭的正中間。



可經常用掌心按摩,因為這是諸陽之匯,是人體的高處。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現代科學發現,人老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經常捶打這裡,可以延年益壽,驅散心中的抑鬱之氣,還能排泄有害氣體。


方法:可兩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實,捶打此穴。


3、腹中心:即氣海穴,位於臍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六十下,讓丹田有溫熱舒適的感覺。


4、手心:即勞宮穴,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勞宮穴在心包經上,經常按壓,可強壯心臟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也可將兩手頂在桌角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


5、腳心:即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與後2/3交界凹陷處。



最好是勞宮穴(手心)與湧泉穴(腳心)互相交叉按摩。湧泉穴是腎經的穴位,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達到心腎相交、水火相濟的效果,能治失眠。


方法:可在每晚臨睡前半小時,擦熱雙手掌,然後右掌按摩左腳湧泉,左掌按摩右腳湧泉,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促進睡眠。


責任編輯:既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