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歷史紀實文學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句號同學 發佈 2020-01-06T00:44:11+00:00

歷史紀實,一看到這個標籤,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儘是一些大部頭書籍,讓人望而卻步,站在門外卻遲遲生不出親近的勇氣。但馬伯庸這本《顯微鏡下的大明》改變了我的想法。有趣的敘述視角除非是興趣愛好或工作使然,不然大多數人對於歷史了解程度的巔峰時期就是高中了。

歷史紀實,一看到這個標籤,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儘是一些大部頭書籍,讓人望而卻步,站在門外卻遲遲生不出親近的勇氣。

但馬伯庸這本《顯微鏡下的大明》改變了我的想法。


有趣的敘述視角

除非是興趣愛好或工作使然,不然大多數人對於歷史了解程度的巔峰時期就是高中了。

而高中課本因為篇幅和教學時長的限制,整體較為籠統,主要向我們傳遞的是史實和其背後所反映出的一般規律。

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挑不出錯,但是視角太高,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

於是,轉向課外,國內近些年湧現了許多歷史類書籍。

不管是掀起讀史熱潮的《明朝那些事兒》,還是講述抗戰時期知識分子遷徙史的《南渡北歸》,都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但他們的視角仍停留在廟堂之上,或只關注一小撮精英人士,再往下,就少了。

這便顯出馬伯庸這本書的獨特性了,通過描述六個同時代的案例來向讀者們展示明朝的真實樣貌

當然,這種手法既不是原創也不是首發。

在西方早已有很多運用類似方式的書籍,比如孔飛力的《叫魂》,史景遷的《王氏之死》等,都是採取以小見大的方式,讓讀者能夠近距離地觀察當時的社會。

這樣特殊的視角往往呈現出許多被史書所一筆帶過的鮮活故事,讓人忍不住沉溺於情節中,心情隨著事件的發展而不斷起伏,感受到歷史的溫度。


生動的語言

得益於馬伯庸多年的寫作經歷和微博大V的身份,他的文字極具特色,緊跟時代。

他懂得如何在嚴肅的史實和趣味的敘事節奏中找到平衡,怎樣在保證故事嚴謹的前提下說好一個故事。

這從他給每個案件起的標題便能感知一二。

《學霸必須死》、《筆與灰的選擇》、《誰動了我的祖廟》、《天下透明》《胥吏的盛宴》以及《正統年間的四條冤魂》,不僅淺顯生動介紹每個案件的要點,又能讓懂得這些梗的人會心一笑。

而且他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史書二道販子,書中第一個案件——徽州絲娟案早已不是什麼新奇的未解之謎,研究它的學者不知幾何,但總歸是小眾領域。

馬伯庸充當更多的是一位翻譯者的角色,借他的筆觸,讓這個充滿豐富的細節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讓更多的人對歷史產生興趣,讓史學研究走進大眾的視野。


案件選取得當

既然要做到見微而知著,案件的選擇便尤為重要。

該選取什麼樣的案件來體現明朝的哪些方面才能讓讀者能夠更全方位的了解這個朝代,成為這本書的重中之重,當然,作者完成了這項艱巨的挑戰。

《徽州絲絹案始末》是在通過萬曆年間暴露的一件稅收不平等事件來展現民眾、鄉紳、小吏、縣丞、巡撫、首輔乃至皇帝之間的博弈,側面印證稅負的繁重。

《婺源龍脈保衛戰》中講官員因為科舉而與盜採石灰鄉民產生的鬥爭,一邊是需要科舉注入新鮮血液,另一邊是對經濟來源——石灰的依賴。知縣的態度反映出基層政治生態的矛盾性。

《楊干院律政風雲》講的是歙縣一樁民間廟產爭奪案,其中鄉紳與宗教人士之間的鬥爭體現了當時宗族社會勢力的強大。

《大明第一檔案庫的前世今生》中再現大明黃冊庫這樣一個冷門檔案機構從建立到衰敗的全過程。制度再精妙,執行不夠都白搭。

《彭縣小吏舞弊案》以及《正統年間的四條冤魂》這兩起微型事件體現的都是底層人民的苦難與折磨。

每個案子都像是朝代中的一個切片,其所展現的每個不同的面都在向我們解釋著明朝的覆滅。

每個朝代都不是轟然倒塌的,期間發生的每件事,每個人都在為它的興盛和衰亡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這六個案件就像是明朝傾覆進程中的推手,一步步將明朝引入深淵。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懂得適時留白

張立憲在評論著名紀實文學《巴黎燒了嗎》的兩位作者時說「真正的敘事高手從來不用定性或裝飾性制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結論的權利和快樂留給讀者。」

在文章中,馬伯庸也儘量不給整個案件下結論。而是選擇忠實地把所有事情都展現出來,交給讀者自己去判斷。

因為讀史並不是高考做題,給一段材料,請你分析其中反映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以及背後的原因。

讀史是一種交流,作者與讀者之間,歷史與現代之間。

作者不需要,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像記日記一般寫出來,讀者對這本書產生的自我思考就是讀史最重要的收穫。


結語

所有的歷史都是由無數的小人物撰寫的。但社會底層民眾的心思想法卻常常被史書所忽略,不可不謂是一種遺憾。

《顯微鏡下的大明》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彌補了部分缺憾。

相信以後會有更多不同課題、視角的歷史類書籍出現。

到時候,大家對於歷史的了解也會越來越深,越來越能領略到歷史的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