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019年回顧:新品驚喜連連,敲定雙線發展,依舊壓力山大

cn314智能生活 發佈 2020-01-06T01:36:32+00:00

時間已經走到2020年,對於手機圈來說又開啟了新一年的征程,各大品牌在新的一年裡也將發布實力更強的機型,不管是常規的疊代還是激進的拔高,今年肯定要比去年更有看點。

時間已經走到2020年,對於手機圈來說又開啟了新一年的征程,各大品牌在新的一年裡也將發布實力更強的機型,不管是常規的疊代還是激進的拔高,今年肯定要比去年更有看點。不過在新年伊始的時候,我們還是有必要對不同品牌的2019年進行一下盤點回顧,正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了解了它們在去年都經歷了什麼,才能對2020年的發展看得更真切。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小米和紅米的2019年,值得探討的事情還是不少的。

紅米獨立,雙方都得以甩掉「性價比」的包袱

對小米而言,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元旦佳節剛過,曾經供職金立的盧偉冰就加盟了小米,出任小米副總裁兼紅米品牌總經理,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紅米也正式成為了一個獨立品牌,主打性價比的策略與之前如出一轍,但意義在於可以將「性價比」這個名號從小米主品牌身上剝離出去,此後紅米可以一心一意的打造高性價比鋼炮,小米則可以在高端路線上繼續前進,免得被紅米的高性價比侵蝕了品牌定位。

雖然現在人們還是習慣用紅米來稱呼而不是Redmi,並且紅米與小米還是一家人,但紅米的獨立對於兩個品牌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這事兒得從兩個方向來看:其一,紅米在小米麾下時完全是白菜定位,均價基本在千元以內,屬於丟了扔了都不太心疼的那種。而獨立之後,紅米就不用再考慮自己的定價、配置是否與小米產品序列相衝突,在設計與營銷層面上都能更放飛自我。用具體產品來說的話,之前從來沒見過紅米會採用驍龍810、驍龍845之類的旗艦處理器,但紅米K20 Pro就敢用驍龍855 Plus處理器,正是因為沒有了羈絆。

其二,儘管紅米是小米集團實現多賣多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紅米的高性價比無疑會拉低小米手機的均價,同時讓這麼一個白菜品牌放在自家招牌下,勢必會顯得品牌整體不那麼高端,就好比讓蘋果在推出iPhone 11 Pro Max的同時再推出個iPhone 11 Lite,定位1899元,蘋果肯定不會這麼幹;因此,甩掉了紅米這個包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摘掉了「性價比」的帽子,讓小米可以更大膽的探索高價與高配置。因此,紅米的獨立對於紅米和小米都是好事情,實際上接下來的時間裡OPPO、vivo也都這樣做了。

縷清產品線,明確性價比、高端化、黑科技的並舉戰略

與此同時,紅米與小米都對產品序列進行了縷清、裁撤。紅米讓數字系列與Note系列主打性價比、K系列主打高端化;而小米也裁掉了MAX系列、Note系列、數字+X系列等等,梳理出了三大產品線。數字系列是祖傳血脈,每年較早時間發布,搭載當時最好的硬體配置,價格不算貴;MIX系列定位高端黑科技旗艦,會有一定的突破性設計,在某一方面會重點拔高;CC系列則主打美顏自拍、潮流市場,相對更低的價格對年輕人群體更有吸引力。

以新品數量來看,2019年兩家發布的機型還是不少的。紅米發布了Note 7、Note 7 Pro、K20系列、Note 8、Note 8 Pro、K30。其中,Note 7使得千元機也能標配4800萬像素雙攝組合,Note 7 Pro則進化到4800萬像素三攝組合;K20與K20 Pro先後搭載了升降隱藏式前置鏡頭、驍龍855 Plus等配置,而價格僅僅是2500元檔位,堪稱當時驍龍855 Plus旗艦殺手;Note 8 與Note 8 Pro擁有大電池、首發6400萬像素四攝、首發聯發科G90T處理器等,性價比也很高;K30系列首發驍龍765G處理器,只要1999元就實現了5G雙模,儘管5G頻段有一定的短板。

小米方面,去年的機型並不算多,小米9、小米9 SE、小米CC9、小米9 Pro 5G、MIX Alpha及小米CC9 Pro。小米9全球首發驍龍855處理器,還有當時功率最高的20W無線快充;小米9 SE定位小屏旗艦,5.97英寸螢幕與驍龍712處理器、4800萬像素廣角三攝等等讓該機的綜合水平不算低;小米CC9與CC9 Pro擁有了3200萬像素自拍、一鍵AI換天、全球首發1億像素鏡頭、等效50mm人像鏡頭等,拍攝實力強悍;小米9 Pro 5G則是小米首款5G手機,同時無線充電功率高達30W;而MIX Alpha是小米探索「究極黑科技」的技術驗證機,擁有覆蓋機身前後180%屏占比的環繞屏、1億像素、鈦合金機身等豪華配置,但也是因為技術驗證機的原因,可能壓根就沒打算賣。

海外市場貢獻驚人,些許平衡國內市場萎靡局面

自從國產手機「走出去」戰略開始以來,華為、小米、一加、OPPO、vivo等品牌就在亞非拉與歐洲市場站穩了腳跟。但2019年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直接導致了各大品牌在海外戰略上的變動,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華為與小米。一方面,受到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制約,華為在以歐洲為核心的地區受到巨大衝擊,谷歌GMS服務框架禁令讓一些華為手機無法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使得2019年前三季度華為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明顯下滑,迫使華為手機中心回到國內——這是大背景。

資料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在國內的出貨量同比暴漲66%,此舉給小米、OPPO、vivo等品牌帶來較大衝擊,但小米及時將重心轉向海外市場,很大程度上避開了華為衝擊的長期影響。根據公開數據的說法,小米手機已經連續8個季度位居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的第一名,在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躋身前四名,在其他海外新興市場也取得進展。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給出的第三季度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手機出貨量推算顯示,小米手機在國際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6.7%,相對於其第一季度下滑13%、第二季度下滑19%、第三季度下滑30%的局面,已經算得上是相當搶眼;海外出貨量的比重更是高達72.9%,占比在「華米OV」四強陣營當中高居榜首;第三季度小米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至2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7.2%,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已經占到小米總營收的48.7%.....可以說是最國際化的國產手機品牌,沒有之一。可以說2019年華為和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情況是正好相反,前者首尾難顧、四面楚歌,後者順風順水、輕車熟路,不知這算不算一種戲謔。

IOT為手機業務分擔壓力,5G風口帶來新的機會

客觀來說,2019年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並不樂觀,一方面是來自華為、榮耀、realme、iQOO等或老或新的品牌的衝擊,另一方面是小米固有的格局問題,並不是靠紅米獨立或者發布幾款黑科技旗艦就能很快解決的。此時小米花費數年時間搭建的生態鏈就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能依靠小米手機的入口圈住用戶群,還能為手機業務的下滑分擔壓力。

此前叫生態鏈,現在叫IOT,從產品形態與品類來說,兩者幾乎是一碼事。從2015年成立生態鏈,小到只有插排、可穿戴設備、空氣凈化器等生活3C數碼類產品,到2019年在洗衣機、電冰箱、燃氣灶等大家電和廚電領域布局,四五年時間裡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小米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數據沉澱,到小米IOT設備接入數量已經達到1.96億台,覆蓋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之一。

這種多點開花的運營方式讓IOT成為小米集團的利潤大牛,第三季度的數據表明,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收入為15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4.4%,在三大業務當中增速第一,無疑IOT版塊成為業績增長的一大動力源;然而數據也顯示IOT業務占營收的比例不算很高,只有約29%,而手機業務占整體營收的比例高達60.0%,不難看出小米的IOT業務想要取代手機業務還需要時間。並且,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完善,手機與IOT日益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小米之前就站在風口上成功起飛,眼下5G或許又是一個新的風口,幫助小米飛得更高、更遠。

總結:大徹大悟、大刀闊斧,驚喜與失落並存

2019年國產手機行業雖然沒有經歷前兩年那般大規模的洗牌,但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則是暗流涌動。國際環境的劇烈變化、連續第三年大局下行催生了很多新打法、新戰略。小米的2019年可以說是改變了很多,獨立出去了紅米、精簡優化了產品架構、更加偏重海外市場、加碼IOT生態大網,這四大亮點就能概括小米的2019年了,在手機業務繼續萎靡的凜冬算是增添了幾分暖意。在2020年,手機行業與IOT領域的爆點更多,如5G、摺疊屏都能深刻改變產品形態甚至是行業格局,小米的下一步該怎麼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私信我們,我們將竭誠為你解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