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 | 網絡心理諮詢未來之路,是否可期?

神馬心理 發佈 2020-01-06T02:07:54+00:00

在心理諮詢誕生之初及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諮詢師與來訪者的晤談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面對面諮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心理諮詢的晤談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我們可以選擇撥打心理熱線,在電話里進行諮詢晤談;也可以通過網絡平台(文字諮詢、語音諮詢、視頻諮詢)等等。

在心理諮詢誕生之初及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諮詢師與來訪者的晤談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面對面諮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心理諮詢的晤談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我們可以選擇撥打心理熱線,在電話里進行諮詢晤談;也可以通過網絡平台(文字諮詢、語音諮詢、視頻諮詢)等等。

雖然看似諮詢形式豐富多樣,卻也難免被人詬病。箇中的緣由不難理解,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對網絡諮詢存在疑惑,內心是排斥的,這一有違傳統諮詢方式的時代產物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然而,越來越多的來訪者表達了對於網絡諮詢的強烈需求,我也開始慢慢嘗試與摸索這條新奇的諮詢之路!


怎樣的人群(情況下)適合網絡諮詢?

(a)良好的咨訪關係是網絡諮詢穩固的保障:或許有些來訪者可以在一開始就很穩定地與諮詢師在網絡上保持長久的咨訪關係,但更多時候網絡諮詢存在著「高脫落」的現象,究其緣由可能就在於未能建立良好的咨訪關係。在面對面諮詢的最初一段時間,通過相互照面、觀察、感受,雙方慢慢建立起信任的關係(諮詢師可以專注地看著來訪者,傾聽來訪者的訴說,觀察來訪者的肢體動作,神態表情;與此同時來訪者往往也在考察、試探著諮詢師);網絡諮詢的局限性在此暴露無遺!文字諮詢除了「符號」什麼都看不到,你甚至不能確定來訪者的身份、年齡與性別;語音諮詢觀察不到來訪者的神態表情,肢體動作,諮詢效果大打折扣;即便是視頻諮詢,咨訪關係的建立也較面對面諮詢所需的時間更為長久一些。

所以,通常我的來訪者在最初一段時間都是以面對面諮詢為主,當咨訪關係相當穩固之後,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可能會協商採用「網絡(視頻)諮詢」的方式作為補充與輔助。

(b)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是選擇網絡諮詢的主要緣由:從某種角度上講,來訪者願意花費時間、財力和精力做心理諮詢,其背後是有著重要意義與作用的,它更強調了來訪者的諮詢動機,投入付出得越多對諮詢的期待也越高,願意努力與改變的動力也越大。所以,倘若路程不是特別遙遠,花費的時間並非極為長久,諮詢師會更多鼓勵來訪者選擇面對面做諮詢,以使諮詢效果得到基本保障(最大化);但現實生活中,確實也存在例如學生住校、來訪者異地工作等等特殊情況,導致無法選擇面對面諮詢晤談,此時,可以將「網絡(視頻)諮詢」作為一個備選方案加以考慮和探討。

(c)諮詢師需要對來訪者進行前期評估:並非所有的來訪者都適合網絡諮詢,症狀較為嚴重,功能相對較弱,突發導致的應激事件,存在更多不穩定性的來訪者還是應當選擇面對面的諮詢方式,因為「安全」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網絡諮詢暫時並非首選。


怎樣的環境更適合做網絡諮詢?

諮詢師與來訪者究竟選擇在哪裡做網絡諮詢是非常關鍵的,諮詢場所的設置有嚴格要求,通常我們在面對面諮詢時,會有固定的諮詢室(諮詢室的布置往往較為簡單),裝修的色調,室內的溫度,彩光照明以及桌椅茶具等基本擺設都恰如其分。網絡諮詢是一個虛擬的平台,諮詢師與來訪者各自處在現實中的那個場所其實也並非沒有要求。

(a)選擇的諮詢環境最好是固定的:諮詢師一般會有固定的工作室或諮詢室,即便是在家進行網絡諮詢,也會選擇一個「工作區域」儘可能避免紛繁複雜的家裝布置展現在來訪者的面前。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更換環境,即便是網絡諮詢,也儘可能期望能夠給來訪者一個「穩定的感覺」。同時,來訪者需要儘可能避免以下兩種情況:

案例1:來訪者W平日工作十分忙碌,每次打開攝像頭的一瞬間,我才知道TA在哪裡,有時在家裡、有時在辦公室、有時在公園幽靜的一角……

案例2:來訪者L一般情況下都在家裡做諮詢,有一次TA拿著Pad一邊與我視頻,一邊帶我參觀TA的住所,從臥室走到客廳,再從客廳移到廚房,然後來到了陽台……

諮詢師會在網絡諮詢的一開始,向來訪者做一些基本的設置說明,以期雙方共同創造良好的諮詢環境。有時候當來訪者不得不選擇不同的場所,而有時來訪者主動變更(移動)諮詢場所時,諮詢師會與其進行探討(背後的原因,這可能會成為某一次諮詢的話題)。

(b)選擇的諮詢環境必須是安全的:首先,是網絡的安全穩定,通常情況下,在諮詢前10分鐘,我會提示來訪者做好準備,選擇一個安全的環境,並確保網絡的穩定(信號、電量等等);其次,是保密原則,這是心理諮詢的重要設置原則!

案例3:曾經遇到過來訪者X坐在小汽車後排的座位上,通過網絡連線進行視頻諮詢,原本以為車上只有TA一人,這也不失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安全環境,但不一會兒車開動了,顯然開車的另有其人,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做諮詢(完全打破了保密原則,並且這個「諮詢室」還在不停地移動,甚至轉彎,上下橋)……

案例4:還有一次,當諮詢結束時,來訪者D發了一張我諮詢時的照片(應該是在諮詢的過程中用手機截頻),TA在照片下方附上了對我的感謝。雖然來訪者的初心並無惡意,但為了確保網絡諮詢的安全性,必須在事先及任何必要的時候再三強調「保密原則」。

咨訪雙方在未得到對方知情與同意的情況下,不可對諮詢進行錄音、攝影或攝像。有時,諮詢師的某些個案需要呈報督導師以期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但這一做法的前提是獲得來訪者的同意與確認,這是諮詢師的專業操守;同樣的,來訪者也需要尊重諮詢師。


網絡諮詢可能產生的「特有」問題你怎麼看?

(1)時間:許多情況下,網絡諮詢會安排在晚間,因為白天來訪者或是學習、或是工作,似乎只有晚間才能靜下心來「聊聊心裡話」。但即便是晚間諮詢,我至多也不會晚於22:30結束,雖然夜深人靜正是暢聊心扉的好時段,但每個人都有生物鐘,為了確保諮詢的效果,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及清晰的思維意志,並且我會打開照明(彩光適中),以避免晚間營造一種「說夜話」的感覺,畢竟「心理諮詢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呢。

(2)著裝: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在諮詢中我的著裝也相對較為固定。倘若是在家中進行網絡諮詢,我會提前替換掉居家服,以更為正式的著裝出現在來訪者的鏡頭前,不會過於鮮艷、也不會過於奇特。

案例5:正值冬季,周末,來訪者G在網絡鏡頭前顯得有些憔悴,她沒有束起長發只任其凌亂散落,可能是剛起床沒多久,感覺睡眼惺忪,穿著一條粉色的弔帶睡衣(雖然諮詢師與來訪者是同性,但這樣的著裝顯然也不適合),G說室內有空調,並不感覺冷,但我還是提議她添一件外套。

(3)姿勢:傳統的經典精神分析,來訪者可能會躺在諮詢室的那個椅子上,但當前的諮詢不出意外都是面對面坐著進行的(或是兩個座椅成45度角);在網絡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當然也是坐著的,但來訪者可能會站著(剛吃完飯,有些飽腹),可能會躺著(太累了,坐不動),還有可能是趴著……怎麼辦呢?告訴TA,需要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靜下心,確保平和平穩的呼吸,這樣更利於進入高效的諮詢狀態。

(4)美食:在諮詢過程中,喝一些水自然是可以的。面對面諮詢的場所一般配有簡單的茶水,諮詢設置中會有明確的規定:不可將食物帶入諮詢室內(例如:麻辣燙、雞爪子、薯片……會有特殊氣味或會發出聲響的食物),來訪者可以選擇在做諮詢之前,或做完諮詢之後進食。

在網絡諮詢的過程中,有時你會看到鏡頭前的來訪者在喝珍珠奶茶,吃蛋糕。諮詢師建議來訪者能夠更為專心地做諮詢,倘若來訪者明知而故意為之,則可以成為諮詢中討論的話題。


結語

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與此同時人們對於諮詢的要求與期望也越來越高,網絡諮詢作為心理諮詢的一種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其規範設置有待進一步明確,從而在安全性、專業性、可靠性等各個方面得到廣大百姓的認可與接納,這將有利於心理諮詢打破傳統限制,覆蓋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讓我們共同努力,網絡心理諮詢的未來之路,可期!

#青雲計劃# #心理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