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科順利完成我國首例dubuisson盆底重建術

瀟湘晨報 發佈 2020-01-06T02:22:15+00:00

近日,女性盆底重建專家陶光實教授團隊順利完成了我國首例改良的dubuisson盆底重建術,同時進行了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斷懸吊和曼式手術。這一例手術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湘雅二醫院婦科在盆底重建亞專科臨床能力又前進了一步。

近日,女性盆底重建專家陶光實教授團隊順利完成了我國首例改良的dubuisson盆底重建術,同時進行了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斷懸吊和曼式手術。這一例手術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湘雅二醫院婦科在盆底重建亞專科臨床能力又前進了一步。

據悉,本次接受盆底重建手術的患者47歲,子宮重度脫垂IV度,陰道前壁膨出III度,合併中度壓力性尿失禁和宮頸延長。患者雖年輕,但嚴重的子宮脫垂及陰道壁膨出已經嚴重煩擾她的生活。術前,陶教授組織團隊成員陳蒲香教授、熊晶副教授等對患者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和全面評估,制訂了一個個體化治療方案:即採用dubuisson術式,並針對子宮和穹窿頂端脫垂嚴重的特點對其進行改良。

Dubuisson術式即經腹璧人工網片無張力雙側頂端懸吊盆底重建術,是由瑞典蘇黎世dubuisson教授於2003年首先報導,近年已在歐洲完成了臨床試驗證明其效果可靠,據了解,在我國至今尚無報導開展該術式。它的特點是既能同時有效的治療陰道頂端和陰道前壁的重度膨出,又沒有經陰道和經腹腔鏡的人工網片懸吊術的併發症。

在研究dubuisson術式的力學原理後發現,該術式僅依賴網片縫合在宮頸膀胱間隙的宮頸前壁對IV度子宮脫垂病人的支撐力可靠性不夠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陶教授決定在dubuisson術式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即將套盒網片進行裁剪,將兩側固定帶在子宮動脈上方和圓韌帶水平下方環繞子宮頸體交界部,之後再進行雙側腹壁的無張力懸吊,如此改良就使得新術式對穹窿頂端的修復更加有力和可靠。

盆底功能障礙是一種較常見的女性疾病,該疾病是由於妊娠和分娩中盆底支持組織結構出現損傷,導致盆腔內器官移位,進而引發其功能異常,使患者出現器官脫垂、生殖道受損、壓力性尿失禁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重度盆底功能障礙主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陶光實教授多年來對盆底功能障礙的手術方式不斷改良,從傳統的術式到以整體理論為基礎解剖理念的現代術式,從國際通用的常規倒「T」行切口術式到首創「前穹窿橫行單切口」盆底重建新術式,不但保證了手術效果,而且明顯的降低了常規術式後網片外露等併發症的發生率,臨床效果好。

近年來,陶光實教授曾先後受邀到北京、重慶、武漢、河南、廣州、新疆等地大型知名三甲醫院進行手術演示,舉辦了10餘期全國盆底重建現場手術菁英培訓班,與同行分享他的成果和經驗,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國外醫生前來參觀學習。在一個多月前的學習班中,來自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溫斯特斯特拉斯學術教學醫院的盆底功能重建專家Gerald Staudenmaier教授對於陶光實教授首創的「前穹窿橫行單切口盆底重建術」讚不絕口,並主動邀請陶光實教授至德國進行盆底重建手術的交流。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熊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