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無私的皇后,扔下兩個親生兒子,讓養子當上了皇帝

小珏說歷史 發佈 2020-01-06T02:23:47+00:00

1820年9月2日,清朝發生了頭等大事。嘉慶皇帝突然在承德避暑山莊暴斃,隨行的官員忙成一團。可是,就是再忙,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確定繼位的皇帝。內務府大臣禧恩除了在嘉慶皇帝身邊尋找傳位詔書,而且派人火速前往京城,要取出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後面另一份秘密立儲詔書。

1820年9月2日,清朝發生了頭等大事。嘉慶皇帝突然在承德避暑山莊暴斃,隨行的官員忙成一團。可是,就是再忙,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確定繼位的皇帝。內務府大臣禧恩除了在嘉慶皇帝身邊尋找傳位詔書,而且派人火速前往京城,要取出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後面另一份秘密立儲詔書。

從雍正以來,有鑒於康熙後期「九子奪嫡」的悲劇。清朝皇帝不再公開立太子,而是將儲君人選寫入詔書之中,一式兩份,一份隨身攜帶,另外的則放置於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然而,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嘉慶身邊根本沒有詔書,而從京城方面傳來消息,正大光明牌匾後面也沒有發現詔書。

此時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皇帝雖然重要,但死皇帝並不重要,再立一個就是了。問題是,現在沒有傳位詔書,立誰為皇帝,就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弄得不好,就會是刀兵相見的禍事。

嘉慶一共也只有五個兒子,其中皇長子早已經去世,此時剩下四個皇子。皇二子綿寧的年紀最長,又是原配皇后所生的嫡子,如果按照漢人的觀念,他是嫡長子,皇位沒得跑。可是,滿人從來就沒有講究過這些,在此之前的清朝皇帝,沒有一個是以嫡子或者長子繼位的。

更為重要的是,除去綿寧以外,還有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是第二任皇后鈕祜祿氏所生,皇五子綿愉則是如妃所生。如果有詔書好辦,可是現在找不到詔書,那麼皇后的意見就相當重要了。

綿寧的母親喜塔臘氏雖然貴為皇后,但只在位兩年,過把癮就去世了。那時候綿寧還只有16歲,是由現任皇后鈕祜祿氏一手養大的。雖然兩人是養母子關係,據說相處還很融洽,但在這種大事來臨的時候,有哪個母親不會偏向自己的親生兒子呢?

更何況,這位繼後還被一個可怕的流言所困。就是因為喜塔臘氏死的時候才三十八歲,實在太過年輕了,所以宮廷中偷偷流傳著鈕祜祿氏為了皇后之位毒死了喜塔臘氏的說法。其實,喜塔臘氏雖然死得突然,但根據宮廷的《日記檔》記載,她在臨終前三天已經病得很厲害,以至於嘉慶都著手辦理喪事了。即便這樣,也無法消除人們的誤解。

就因為當時的形勢錯綜複雜,承德方面在慌亂之中,迅速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內務府大臣禧恩為首,他們認為早在嘉慶四年綿寧就已經立為了儲君,嘉慶十八年天理教之亂,綿寧平定有功,皇帝更是承諾了太子之位。

另一派則是以軍機大臣托津、戴均元等人為首,他們「猶疑」不定,認為嘉慶最喜歡的是綿忻。這一點不光親信大臣知道,就是當時朝鮮來華使臣朴綺壽都打聽清楚了,還寫在自己的日記中:

皇帝有三個兒子,長子則面貌涼薄,人且凡庸。第二子則廣頰豐耳,人亦寬弘。第三子則最為穎悟,有文藝,年雖少而頗練達事務,皇帝最喜歡他也。

朴綺壽來到京城時,嘉慶的第五子還沒有出生,皇長子已經去世,所以他的記載中,將諸皇子提前了一個順序。但他確鑿相信,綿寧長相難看而且很平庸,皇帝喜歡的是皇四子綿忻。

在沒有詔書的情況下,托津、戴均元的猶豫也可以理解。畢竟口說無憑,不能讓人信服。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京城方面傳來了皇后的懿旨。話不多,關鍵就是以下幾句:

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英武端醇,現隨行在,自當上膺付託,撫馭黎元。但恐倉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諭,而皇次子秉性謙沖,素所深知。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感動的懿旨,小珏看了這麼多史書,認為也是最為獨特的懿旨。在關鍵時刻,皇后鈕祜祿氏竟然力主養子綿寧繼位。至於她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根本提都沒有提,悉聽尊便。據說,綿寧在跪接懿旨的時候,哭得淚流滿面。我相信這一刻,他是真心的。鈕祜祿氏為了避免朝局混亂,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利益,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最無私的皇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