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唯一的道君皇帝,宋徽宗為什麼會如此崇信道教?

鴻儒說史 發佈 2020-01-06T02:51:07+00:00

中國歷史上宗教與政治的聯繫一直不是十分緊密,在道教完成宗教化之前,皇帝都是宣稱自己是天人感應理念下的天子,這也是中華帝王正統的來源。但是隨著在南北朝時期中國道教宗教化建設完成,道教逐漸成為了帝王統治合理性的來源。

中國歷史上宗教與政治的聯繫一直不是十分緊密,在道教完成宗教化之前,皇帝都是宣稱自己是天人感應理念下的天子,這也是中華帝王正統的來源。但是隨著在南北朝時期中國道教宗教化建設完成,道教逐漸成為了帝王統治合理性的來源。

唐朝和宋朝的統治者為了宣傳自己繼承帝位的合理性,紛紛宣稱自己是道教神靈太上老君以及趙玄朗的後人。這兩個朝代也都是崇信道教而抑制佛教發展的。但是北宋前期的皇帝也還只是宣稱自己是神仙的後人而已。到了宋徽宗在位的時候,他採納了林靈素神霄道派的學說,希望自己能夠成仙,變成仙國的皇帝。

他甚至自己將自己冊封為教主道君皇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政、教一體的統治者。而之所以宋徽宗做出這樣的決定,與其個人愛好以及成長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受到了當時北宋所處的歷史背景的直接影響。


宋徽宗的崇道與北宋前期崇道君王的差別

北宋在建國的時候採取的是佛道並重的宗教政治理念,當時的北宋政府還沒有明確崇尚道教文化。只不過在周世宗時期曾經進行了影響較大的滅佛行動,因此整體上道教的發展要優於佛教的發展。

但是到了宋真宗一朝,由於在面對遼國強大的軍事壓力的時候,宋真宗選擇了和談而不是抵抗,並且放棄了收復燕雲的念頭。因此當時北宋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宋真宗迫切需要重新樹立北宋政府以及趙氏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於是宋真宗便宣稱趙氏子孫是趙玄朗的後人,由此來闡述自己的統治合理性,並且將道教放在了所有宗教的第一位。在宋真宗進行泰山封禪之後,北宋的道教才真正發展起來。

但是宋真宗對於道教的崇信並不能表現其對於道教文化的認同,因為他在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時候對於道教的傳統文化並沒有尊重,而是根據自己的政治需求任意修改。因此當時的宋真宗只是在利用道教穩定自己的統治罷了。

但是宋徽宗卻與宋真宗不同,其對於道教的崇信是因為其對於成仙的渴望。我們知道趙佶並不是太子,他的即位完全是超出了其計劃範圍的。因此他本來在政治上就沒有太大的野心,其在與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後,收回了燕京附近的六州。這本來與之前的約定不符,北宋本來還應該收回營州、平州以及灤州的統治權,但是軟弱的宋徽宗卻沒有與金國據理力爭,反而躺在功勞簿上面沾沾自喜,標立"復燕雲碑",還對屢戰屢敗的將帥們大行封賞。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對於政治缺乏進取心,那麼在滅遼之後,其人生追求自然轉移到了神秘學領域。

恰好當時的道士林靈素開創了神霄道派,在這個教派的理論之中,皇帝是天上的神仙下界來統治人民的,他更是直接以"神霄玉清王者"來稱呼宋徽宗,直接將其神話。這種說法雖然與之前天子的說法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本質卻有著明顯的區別。在之前的理論體系中,天子只是一個分享了上天神性的人,而林靈素將他直接奉為"神霄玉清王者"則是完全打破了人、神分界,讓帝王直接具有了神性。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既見,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於世,其弟號青華帝君者,主東方,攝領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

這種說法讓當時的宋徽宗十分受用,因此得到了寵信,後來他更是直接稱呼宋徽宗為"聰明神仙",在這種情況下,宋徽宗對於成仙之道愈發迷戀,後期更是堅定了自己本來就是神仙這種說法,這也是他自封教主道君皇帝的根本原因。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夏四月庚申,帝諷道籙院上章,冊己為教主道君皇帝,止於教門章疏內用。"

宋徽宗之所以會做出如此行為,還是由於他本身對於政治的野心低下,對於皇位不甚留戀,這也是其與宋真宗的本質區別。而這樣的心理也讓道教逐漸侵入北宋末年的政治體系,對政局的穩定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宋徽宗是要對這些後果負直接責任的。

宋徽宗化佛為道的本來目的

中國歷史上兩大宗教佛教與道教之間的摩擦從他們誕生以來就十分嚴重,在唐代這種摩擦來到了歷史最高峰。不過在唐中宗的妥當處理下,兩個宗教達成了一段時間的和解,曾經流行於世的老子化胡說也銷聲匿跡。

但是在宋徽宗在位期間,其對於道教的崇信讓道教獲得了極高的地位,他也開始對佛教進行了一定的打壓。在其在位期間,雖然沒有像周世宗那樣發起滅佛運動,但是他命令將佛的叫法改為大覺金仙,並且要求將寺院改為宮觀,這樣的政策自然引起了佛教人士的不滿,對於當時的社會穩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此事在《宋史》中記載如下:

"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余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改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

但是宋徽宗之所以會頒布抑制佛教發展的命令,除了源於其對於道教的崇信之外,也有著其他方面的考量。其一,當時的北宋政府雖然戰勝了遼國,但是新興的金國已經在北方對中原虎視眈眈,國家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少數民族對於中原地區的威脅。因此如何激起人民的民族情緒,讓他們投身到對抗金國的事業中就成為了關鍵問題。

在北魏拓跋燾滅佛的時候,他的本來目的也是想把外來的佛教引入到華夷之辯的範疇之中,通過打壓佛教來完成民族情緒的疏導。但是北宋時期的佛教文化與北魏時期已經完全不同。北宋時期的佛教已經深受中國本土文化感染,基本褪去了其本來的色彩,其在人民中間也已經有了很高的傳播度。此時再想通過打壓佛教來緩解人民的民族情緒,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這也是宋徽宗考慮欠妥的一點。

其二則是其作為道君皇帝,自然希望自己無論在政治還是宗教方面都能統治所有的臣民,因此游離於道教體系之外的佛教自然成為其改造對象。宋徽宗其實最本質的目的還是希望全國所有人民承認其神性,而不是徹底抑制佛教的發展。不過宗教問題是很難通過這樣的強制手段解決的,宋徽宗的政治思想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文人皇帝筆下的花鳥與其蘊含的道教思想

雖然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其在位期間寵信奸臣蔡京,導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更是造成靖康之難的罪魁禍首,其最終死於異域他鄉的結局更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一幕。

但是宋徽宗在皇帝的身份之外,確實有令人稱道的地方,尤其是其在藝術方面的造詣更是深厚,堪稱北宋最出色的藝術家之一。在書法方面他獨樹一幟的瘦金體至今依然被書法愛好者們所津津樂道,而在繪畫方面,其工筆花鳥畫更是開創了這一流派的先河。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對於花鳥畫的喜愛中,我們也能看到後來其崇信道教文化的苗頭。

前面說過趙佶在政治上的野心不足,反而對奇花異草,珍奇異寶十分喜愛,其美術作品也多以這些物品作為題材。佛教文化尤其是佛教繪畫中對於這些事物缺乏關注,中國古時的山水也以宏觀景色為主。

但是道教文化中講究萬物有靈,他們認為自然中的花鳥蟲魚就是天地間靈氣的精粹,這樣的說法與宋徽宗的藝術理念相吻合。後期宋徽宗在《宣和畫譜》中更是直接表達了自己對於道教藝術的喜愛,將其排在佛教藝術之前。相似的藝術理念也是其沉迷道教文化的重要理由之一。在《宣和畫譜》中有這樣的說法:

"牡丹芍藥與鸞鳳孔翠使之富貴,松竹梅菊與鷗鷺雁鶩必見幽閒。……有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物之有得也。"

結語

宋徽宗作為北宋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其在政治上的失誤比比皆是,但是其對於道教的崇信卻很少被提及。這是因為宋徽宗對於道教文化的喜愛是發自真心的,並不像宋真宗那樣只是把道教當作工具,而是真的想將自己的生命奉獻於其中。

而之所以宋徽宗會有這樣的人生選擇,主要還是因為其與其他帝王的經歷差別。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會成為皇帝,因此很早便培養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喜好,而對於權力的追逐則十分冷淡。在這樣的前提下,首先道教可以給其更高的追求,在林靈素的修正下,宋徽宗更是看到了自己成仙的希望,那麼崇信道教對於宋徽宗來說就是註定發生的事情了。而且道教藝術的追求也與這位藝術大師不謀而合,就讓他更加親近道教文化。

至於抑制佛教一事,雖然可能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更多的還是處於宋徽宗自己的利益,他還是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認同其神仙的身份。但是這位神仙卻客死他鄉,國破家亡,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啊。


參考文獻

1《宋史》

2《宣和畫譜》

3《林靈素傳》

4《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我們刪除。)本號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