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探考,順治帝之後,他的妹妹也出家了,這是怎麼回事?

帶你游遍五台山 發佈 2020-01-06T03:11:09+00:00

卻說順治皇帝痛失愛妃,悲慟欲絕,下令輟朝五日,舉國發喪。一時間上下人等,手忙腳亂,大小官員,哭聲震天。皇帝又追封董鄂妃為孝獻皇后,藍筆批閱奏章達4月之久,創下了歷史之最。接下來考慮的,就是準備出家了。於是他接連召見僧人,頻繁和僧人往來,把自己完全委於僧徒之手。


卻說順治皇帝痛失愛妃,悲慟欲絕,下令輟朝五日,舉國發喪。一時間上下人等,手忙腳亂,大小官員,哭聲震天。皇帝又追封董鄂妃為孝獻皇后,藍筆批閱奏章達4月之久,創下了歷史之最。接下來考慮的,就是準備出家了。於是他接連召見僧人,頻繁和僧人往來,把自己完全委於僧徒之手。此時皇帝想到,早在順治十六年,他曾詔請京師崇國寺的蒙古大喇嘛阿王老藏,駐清涼五台山,此時即命他卓錫台山,重茸經堂,為他出家做好準備。接著,又將法兄弟茆溪森召在身邊,整日裡為他說法解煩。


茆溪禪師,俗姓黎,名叫行森,號為茆溪,據說他器宇神俊,因常覺四大偶不安和,決然出家。初參雲門雪嶠圓信,後拜在高僧玉林琇門下,洞明心要,尤以偈語見長,常替師父主持法席,分座說法,接引學人。順治十六年七月,皇帝從玉林琇口中,得知茆溪和尚偈語最好時,便召至萬善殿問法,寵遇極隆。皇帝欲加其封號,茆溪和尚以佛教父(玉林琇)子(茆溪和尚)不能並封而辭謝。也許是皇帝和茆溪和尚,為同門"行"字輩法兄弟的緣故,皇帝和茆和尚之間,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親密關係。順治十七年六月,皇帝還特別委派茆和尚到五台山走了一趟,當時董鄂妃痛失皇子,病臥床榻,茆溪禪師到五台山是否與此事有關?據《清涼山志》中說,當茆溪禪師在顯通寺下榻時,在寺前見到一位老婆婆飄然而來。只見她白髮蓬鬆,手執瓦缽竹籃,滿口嚼著石子,沿街乞化,儀態如仙若神。那婆婆直走到茆溪禪師跟前,趕著叫他"大通佛",當茆溪禪師回頭再看時,那婆婆已飄然而去。正是:


經典不是金和銀,口裡嚼得亂紛紛。

舌底蓮花生光彩,合眼只念一個空。

顯通寺


茆和尚在五台山所見,顯然就是文殊菩薩了。值得回味的是,既然連化身的菩薩,都稱呼茆和尚是大通佛,可見茆和尚的來路確是不凡了。卻說茆溪禪師回京,將此次巡遊五台山之行,向皇帝一報告後,就出京歸隱龍溪。哪想不到兩月,董鄂妃香消玉殞,皇帝悲痛欲絕,一心一念,只想脫掉龍袍,遁入空門,故而又將茆和尚召在身邊。在這段時間,順治在一月之中,競28次親往館舍,和茆和尚交談,有時徹夜不息,可見兩人關係非常密切。其時,皇太后對皇帝出家,大為震驚,再三阻攔,眾人勸得緊了,順治火氣上來,不惜尋死覓活。太后不得不稍作讓步,允許茆和尚陪皇帝說法寬心,又派人晝夜守在他身邊,嚴密注視皇帝行動。儘管如此,哪個人又能管得住皇帝?那一日,順治趁人不備,居然親手把自己的頭髮削去,還命茆和尚乾脆為他剃度。茆和尚見皇帝已成了那種樣子,也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為皇帝製作完成了這個光頭。不想這麼一來,又惹出了一場天大的禍事來。


順治削髮一事,震盪了整個宮廷,百官莫不騷動慌亂起來,大家輪流上陣勸阻。皇太后情急之中,忙搬出皇帝最崇敬的洋教士湯若望(太后之義父,順治稱瑪法,意為祖父)來,但還是說不動態度)堅決的順治。正鬧得不可開交,玉林琇趕來作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他受皇太后急召,匆匆由杭州進京,揚言要按佛家戒規,火焚茆和尚。並命手下弟子,堆積了一大堆乾柴,將茆溪森捆綁得像個稻草人,讓他等待著烈火中的涅槃。不想玉林國師卻坐在那裡,半天也不下達點火命令,時間在死寂中凝固著。這時皇帝終於妥協了,他說:"朕不出家不就行了嗎,幹嗎要燒死茆和尚?"大家要的就是這句話,於是傳下急諭:說順治帝已答應蓄髮留俗,他的法兄弟茆和尚當開釋無罪。茆和尚才因此免焚,出京南下。


善財洞


十月十日,玉林琇赴萬善殿會見了光頭皇帝,據說當時兩個光頭,在殿庭只好相視而笑,不知是苦笑還是好笑。順治皇帝在這次會見時,還以釋迦"棄王宮成正覺"的理由,難為國師,玉林國師說:"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作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輪,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順治皇帝聞其言,才"欣然聽決",最終放棄了出家的主張。但在他最後生病的時候,還是命親信太監吳良輔,作為他的替身,送到北京法源寺出了家。


關於順治出家的原因,除過佛教的因素外,據說主要三:一是因為董鄂妃之死。二是所謂看透了宮中的曖昧,即指太后下嫁多爾袞等宮闈秘事。三是在順治十六年(1659)七月,鄭成功從廈門率師攻陷南京,使他舉止失措。關於這件事,當時順治感到莫大的震驚和恐懼,甚至想到要退守關外,皇太后嚴厲地批評他說:"你怎麼能這樣輕率呢?難道要將先祖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江山放棄嗎?當時福臨聽了,由羞愧轉而變為意氣用事,他拿劍"嚓"的砍掉個桌角說我要親自出征或勝或死!"可見年輕的順治,心理素質並不怎麼樣,多虧皇太后勸他,才漸漸穩定下來。且說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也因患痘疹,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病故於養心殿,梓宮由茆和尚火化,葬於河北孝陵。但歷史上很多人對此有疑,認為順治皇帝,很可能跑到了五台山出家。

黛螺頂


對於這件事,多少年來眾說紛紜,一直爭論不休,遂成為清初的"三大疑案"之一。即使到現在,仍存在好多疑點。其中清初詩人,國子監祭酒吳梅村曾作詩說:"房心竟未動,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財洞,末得夸迎鑾。"意思就是說:皇帝並未像星辰一樣殞落,為什麼突然降下一副白玉棺材?詩中的善財洞,就是傳說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近代史學家蔡東藩,在一首《清涼山贊佛詩》中,也有"薤露凋殘千里草,清涼山下六龍來"句,意思是說董(即千里草,指董鄂氏)鄂妃死後,順治到五台山出了家,佛國就由原來五台山的五條龍,變成六條龍了。此外,還有康熙皇帝的貼身侍衛大詩人納蘭性德,他在第一次陪同康熙朝山做的詩中有:"既閒陵厥望,亦謝主賓答"句,"既閒陵厥望」,是說祭祀帝王的陵墓,既然帝王的陵墓在河北孝陵,那麼康熙到五台山來,莫非和尋找他的父親有關嗎?且在後來,75歲高齡的孝莊皇太后也要來,莫非她來五台山,也是想見見兒子嗎?再說清朝的皇帝們,既然能把"太后下嫁"那一段他們認為是醜事的歷史拿去,也能把"順治出家"這段皇家"大逆不道"的歷史一筆勾銷。且導演一幕"痘疹"事件又極其容易,而順治死後葬在孝陵的,又是僅有一個骨灰罐,且唯一未被盜掘的墓。因此面對歷史重重迷霧,有一些研究者仍然以為,說順治一定在五台山出家不可,但說絕無其事亦欠妥當,可見這仍是一個迷案。


且說茆溪禪師火化了皇帝梓宮,從此了斷俗世牽扯,便放心歸隱故里。他在五台山時,由於文殊菩薩點化,得了無為之理,證得大道。故而歸里後,棲止於荒山之間,渾身不掛一絲,心在太虛,神遊天地,於荒崖斷水間,往來飛行,真正成了無為道人。後於64歲坐化,圓寂前作了一偈:


慈翁老,六十四年,倔強遭瘟,七顛八倒,開口便罵人,無事尋煩惱,今朝收拾去了,妙妙!人人道你大清國里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呵呵!總是一場好笑。

梵仙山


這裡只說福臨當皇帝時,全國各地的反清鬥爭仍然此起彼伏。為了緩和滿漢之間的矛盾,重用漢人為清室出力,順治將明朝降將吳三桂,封為平西王。吳三桂帶兵南征,漸漸權傾西南,孝莊皇太后為了江山永固,對吳三桂備加籠絡。又拿出他們祖上和親的手段來,親自主持,要把皇太極的十四女和碩公主(也叫三公主),許配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這麼一來,吳應熊留京招為駙馬,對鎮守雲南的昊三桂就有了牽制,要是他滋生二心,首先就拿吳應熊開刀。且說太后計議停當,稟性善良的福臨卻對母親說:"我看吳三桂這東西極不可靠,他要是總久反叛起來,豈不是害了妹妹嗎?"原來福臨和妹妹福蓮,雖非一母所生,卻是自小一起長大,不忍眼睜睜把她推入火坑。然而皇太后卻是極有心計的女人,頗有政治策略她非常理智地對順洽說:"即便是一時的寬緩之計,也是值得的。否則,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呢?"於是,事情就這樣被確定下來。


且說這三公主福蓮,自小受到皇宮教育,不僅品貌超群,氣質高雅,而且秉性剛烈。平日裡最瞧不起的,就是吳家父子。然而想不到這樁婚姻,如今偏偏落到自家頭上。但一想到是太后的決斷,自古為國分憂,天經地義,自己還能怎麼樣?只好忍痛含悲,嫁了吳應熊。沒想到婚後,見吳應熊也並非一介武夫,卻是能詩善文,頗有儒將風度,且又善於體貼關心,一顆女孩兒的心,也就落到了實處。兩人息則同坐,出則同車,形影不離,感情日見篤深。這樣過了一段平安日子,誰知到了康熙年間,吳三桂據地封王,賊心不死,盤踞雲南,招降納叛,大有稱雄割據之勢。康熙十一年(1674),他假意上書撤藩,試探朝廷動向,沒想到英明之主康熙,趁機答應了他的要求。吳三桂見事情弄成這樣,乾脆打出了"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叛旗,公開反清。朝中大臣聞知,人人惶恐,個個鎖眉,青年天子康熙卻異常鎮定,他毅然批准了兵部尚書明珠的奏請,錄寫了吳三桂的罪狀,削除其官爵,宣布中外。為徹底清除叛賊在朝中的內應,又令錦衣衛,立即逮捕吳應熊和他的兒子吳世霖下獄,不兩日,又命人將吳應熊父子絞死。

般若泉


實際上,吳應熊本是作為人質,而被招為駙馬的。不論他傳遞過情報與否,在非常之時,落得這種下場,亦在情理之中,問題是這就真的苦了三公主了。失去夫君、兒子的三公主,此時痛不欲生,萬念俱灰,她大病了一場之後,便想仿效哥哥順治,也到五台山出家。據說當時在京城的仙果庵,有一個叫隆惠的尼師,她對三公主說,她有一個師姐隆玉,在五台山殊像寺當家,便幫助三公主投奔五台山殊像寺安身。隆玉受隆惠之託,還專門在殊像寺西北角,為公主修葺了三間禪房,取名善靜室,作為她的修禪習靜之所。三公主初到五台山出家,孝莊皇太后自然很不放心,暗暗派人盯梢,三公主豈能不知?然而佛教的經義,給三公主打開了一扇天窗,公主一改了此殘生的想法,很快迷戀上了佛教。在殊像寺不到三月,就剃了頭髮,並虔誠上黛螺頂燃指,以示決心。太后聽說公主燃指以絕紅塵,想想倒也頗似三姑娘的性格,遂慢慢放下心來,也就不再查考追究了。


殊像寺大文殊殿


有些事情一擴大到社會,總會變得愈加張揚起來。三皇姑這件事,在五台山經過代代相傳,歷史和傳說水乳交融混合,讓人實在分不出那部分是歷史,那部分是傳說。有一個版本說,三姑娘並未和吳應熊婚配她在太后的嚴命之下,毅然挺身反抗,偷偷潛出宮中。其母只好"李代桃僵",讓宮女代嫁給了吳應熊清室才了了這段公案。這自然有創作者因痛恨吳三桂,不使冰雪透明的公主,受其玷辱的傾向。還有的說三公主女扮男裝,從京城逃出來以後,在山西地界被一夥賊盜劫去銀兩,恰好在長城嶺遇到了李闖王兵馬大元帥李岩之子搭救,才來到五台山。這位李公子,也是當年父親在起義失敗時,派人送到民間避禍的。後來流落到五台山射虎川為人牧牛。他不僅儀態不俗,而且文武全才,當時三公主被救,對李公子自然產生了好感。無奈自己未露女兒紅裝,只被李公子當作兄弟,把一樁心事按捺在心頭。不想好夢不長,他們從長城嶺下來時,又被一夥賊人衝散,從此互相不見了蹤影,三公主到殊像寺出家李公子則在殊像寺對面的梵仙山落腳。這一對有情人毗鄰相望,竟是數年不得一見。

顯通寺龍碑


在殊像寺前百米處,有一股名響佛國的聖水般若泉,這股聖泉水純凈如銀,僧人每日取此水供佛。那一日,三公主正在般若泉中汲水,忽覺得身後有人歌道:


般若泉邊止渴時,山風一吸樂何止塵塵煩惱俱消歇,無限清涼說向誰?


三公主覺得奇怪,回頭看時,卻見一個年輕和尚正向這邊走來。當她提水起身正要離去,卻見那和尚徑直走到泉口,俯身喝了一口清冽的泉水,抬頭望了望紅牆碧瓦的殊像寺,又繼續唱道:


說向誰,說向誰,明月冷照禪僧衣;

歡離離合全窺透,強如夢中走一回。

走一回,走一回,千年世事化成灰;

從頭到腳俱舍盡,西方佛祖等著你。

等著你,等著你,不敬神祗不信鬼;

廣行善舉為樂事,大千世界任爾棲。


公主見和尚吟出這等禪詩,倒像是窺見了自家的心事似的不由拾眼望去,卻見泉面上映出一張臉來,卻是好生面熟。待細細瞧去,驚得她半天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誰料想眼前的和尚,竟是相救自己的義兄。那和尚也一時傻了神兒,眼前明明是自家的結拜兄弟,為何一變而成了尼姑?兩人驚詫之餘,便互相盤問起來,才知道皇姑隻身流落到殊像寺修行,李公子在三年前也投奔到梵仙山智禪師門下。三公主見汲取聖水之人絡繹而來,覺得此地不是細說之處,便相約公子到善靜室敘談。在善靜室里,兩人把各自的身世遭逢說了一遍,公主方知李公子就是李自成軍師李岩之後,李公子也才知道眼前的尼姑,就是當年的格格。兩人淪落天涯,同病相憐,就這樣軟語清談了數日,後來終於覺得在塵世,已雙雙多有不便決心凍結一片冰心,認真學法修禪。從此,他們便常在一起切磋佛法,研討佛教精義,由於兩人善根不淺,不久果然雙雙得道,成就了佛果。


顯通寺虎碑


再說殊像寺的尼姑們,見有一個風流洒脫的青年和尚,經常走進善靜室,一進去就是半天,便紛紛向住持進言。隆玉尼師開始對此並不理會,她認定皇家格格決非輕薄之人,叫她們不要嗔言狂語,毀謗佛門。後來,她也見一個風骨清奇的和尚,常常出入善靜室。那一日,尼師見有人進了善靜室,便躲在暗裡窺探。等了好半天,也沒見個人影兒出來,於是便躡手躡腳走到門口,猛地推門一看,只見皇姑一人趺坐誦經,再未發現任何蛛絲馬跡。這樣一連數次,所見情形一樣。尼師詫異之極,想到皇姑原為龍種,那和尚或許是大士變現,自此任人言說,只是不理。眾人見了,便添油加醋,把這件事直播弄到京城,孝莊皇太后聞聽大怒,便降下懿旨,要康熙設法除掉公主。康熙只好下一道密諭,派人到殊像寺外放了一把火,想把皇姑同和尚一齊燒死。不想那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苗兒卻向著東南方向飄來,殊像寺所有的殿宇禪房全被燒光了,唯有間善靜室安然無恙。待大火滅後,人們湧進善靜室,卻見三公主打坐的蒲墊上,飄落著一張紙,上面寫著四句偈語:


只見來,不見去,人言紛紛神也懼。

且喜我把文殊遇,離宮離殿無所慮。


且說康熙聽得這一消息,知道姑母和青年和尚交往純潔,雙雙未亂教規,成就了佛道,連連感嘆不已。便說:"我姑媽本是白璧無瑕之人,假如不是菩薩保佑,險些使朕鑄成大錯。"遂下詔撥巨款重建了殊像寺。寺宇建好後,有人提議把它改為"清白寺"和"無瑕寺",以示三皇姑的清白無瑕。只是考慮到"殊像"意寓文殊真像,故而還是沿用了殊像寺。至於善靜室,也因為頻繁修建,已早失卻了原有的格局和風貌。正是:


剪卻心頭一片夢,孤松野鶴伴閒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