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文帝寵臣鄧通之死,淺析西漢佞幸出現的影響

農夫說歷史 發佈 2020-01-06T03:15:54+00:00

前言:在古代,要想獲得帝王的青睞,要麼名聲在外被君王求賢而朝,要麼是與君王起於微時的鐵桿。當然了,還有舉薦與科舉等途徑,但是君王靠一個夢就能讓一個人飛黃騰達的,應該是屈指可數,如姜太公,再如西漢時的鄧通。

前言:在古代,要想獲得帝王的青睞,要麼名聲在外被君王求賢而朝,要麼是與君王起於微時的鐵桿。當然了,還有舉薦與科舉等途徑,但是君王靠一個夢就能讓一個人飛黃騰達的,應該是屈指可數,如姜太公,再如西漢時的鄧通。與姜太公不同的是,鄧通並沒有治國安邦之策,更沒有開疆拓土的謀略,他所具備的僅僅是因為帝王的一個夢,從此走上人生快車道的幸運兒,這位帝王就是西漢的漢文帝。當然了,鄧通也因為是漢文帝夢而發達,也隨著漢文帝的駕崩而一切化為無影,那麼問題來了,身無長物的鄧通怎麼就能一夜暴富,獲此恩寵?今天就以此為點,剖析西漢受寵的特殊人群代表鄧通,先從《史記·佞幸列傳》說開去。


一.佞幸的定義及出現的歷史

翻看《史記·佞幸列傳》其開頭就點明「佞幸」的意思: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其實「佞幸」可以拆分解讀,佞指奸佞,慣於用花言巧語諂媚人。幸,其中有一種解釋是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寵愛。簡單地說就是憑藉其姣好的外表或者獨到的談吐,受到君主寵愛的那一類人。其實歷史上能成為佞幸的那一類人,最早不是在漢代,查閱史料發現早在春秋戰國之時便有,但是被太史公單獨在列傳中載明的,其重點在西漢。這裡面的代表人物不止鄧通一人,但是都無一例外的受到了巨大的恩寵,而恩寵他們的君王有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甚至還有漢武帝,那麼他們的存在對西漢究竟會有什麼影響,不妨剖析一番。


二.鄧通的發跡歷史

孝文帝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從後推之上天,顧見其衣裻帶後穿。覺而之漸台,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即見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

這是漢文帝尋找黃頭郞的緣故,敢情是他做了一個夢,為何漢文帝如此執著尋找這夢中人?還得從漢文帝繼位之前說起,當年的呂雉大肆殘害劉姓子孫,在呂后死後,呂姓諸王遭到了清算,除了七子劉長之外,就剩時任代地的代王劉恆了,對於周勃與陳平擁立他為大漢新的君王,劉恆採取了不問蒼生問鬼神做法,讓人占卜了一卦,得到大吉之卦,遂前往繼任新君。所以對於夢中的神秘之處,漢文帝自然是因為上天的安排,這位在宮中擔任撐船的小人物,瞬間成為漢文帝跟前的紅人。


三.鄧通對漢文帝政治的影響

鄧通在受寵之後也是極盡本份,對漢文帝做到無比的忠誠,最為典型的就是「吮疽」,而漢文帝則問了一句:「天下誰最愛我者乎?」鄧通自然不能說是自己,於是就說是太子,漢文帝就把太子叫過來試試其孝心,雖然太子面露難色,但是還是照做了。對於漢文帝而言,兒子居然比不上外人親密,心裡自然對鄧通越發寵信,而對於太子而言,鄧通就是典型的諂媚之人,甚至有關係到太子廢立的作用,這在漢高祖時的佞幸籍孺和漢惠帝時期的閎孺就是很好的例證,雖然不能直接議論廢立之事,但是其言路都有他們把持著,真要有什麼動作,只有啞巴虧的份,這就是佞幸之人有大機率干預君主決策的弊端之一。


其二,把持朝廷的鑄幣特權。漢文帝似乎對鄧通寵信到無以復加,不僅賜予官爵,還把朝廷的鑄幣之權交由他,原因是相士說鄧通會被餓死,(上使善相者相通,曰「當貧餓死」。)對此漢文帝自然不相信,這麼一位聖眷正隆的紅人會有餓死的一天?對於相士之言,漢文帝本著雖然不可全信,但是也不能不信的原則,給了鄧通蜀嚴道銅山的開發鑄幣權,好在鄧通還能守住本心,未有逾越之舉,真的想培植黨羽的話,靠著這鑄幣的便利可是方便的很。


其三,以情代法,皇權不斷強化背後的隱患

時任丞相的申屠嘉以鄧通傲慢為由,想召其丞相府問罪,漢文帝替鄧通解釋道:此語弄臣,君釋之。意思是他是我的人,你就不要計較了!而鄧通這是是怎麼做的呢?跟漢文帝講:丞相要殺了我!可見在皇權的庇護下,鄧通越發肆無忌憚了。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漢的經濟能力顯著提高,也給了像鄧通這樣的人發展的機會,從漢文帝賞賜銅山鑄幣可見一斑。漢承秦制,對於秦帝國的覆滅,他們採取黃老無為治世準則,卻忽視了像鄧通這樣的佞幸群體的發展,以至於鄧通心態發生變化,開始對銅礦資源的巧取豪奪。而對於舉報的事情,漢文帝則是冷處理,未對鄧通進行問責。這就導致鄧通覺得只要逢迎好皇帝,一切即可為之,這樣的危害不是直接的暴露出來,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顯現。這點韓非子就寵信近臣的危害性,給予了強調: 「愛臣太親,必危其身; 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四.結語:

漢文帝駕崩後,昔日光鮮的鄧通被新君漢景帝問罪,在沒收一切財富後,鄧通終究落得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的慘局,鄧通是西漢佞幸中的一員,他不是第一位,更不是最後一位,他們的存在全靠察言觀色,依託君主的信任,在朝廷內獲得巨大的經濟及政治資源。而司馬遷的《史記·佞幸列傳》單獨開篇,不僅僅是出於學術的研究,更是為後世提供警醒作用。


相關史料:

[1]司馬遷.史記[M].北京: 中華書局,1959

[2]韓非.韓非子[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