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如何度過職場中年危機?告訴你幾條法則

職場 發佈 2020-01-06T03:31:45+00:00

閆肖鋒年關將近,一則華為裁員的消息刷屏網絡,稱華為一口氣裁掉了7000名老員工,寧願賠款10億元,也勢必執行。很多人不理解,因為很多被裁掉的員工,都是在華為工作十幾年的老員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閆肖鋒


年關將近,一則華為裁員的消息刷屏網絡,稱華為一口氣裁掉了7000名老員工,寧願賠款10億元,也勢必執行。

很多人不理解,因為很多被裁掉的員工,都是在華為工作十幾年的老員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任正非曾強調: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的發展,企業的員工不能太過安逸,尤其是老員工,這樣公司的氛圍會越來越懶散,慢慢失去危機意識,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沒有狼性精神容易被社會淘汰,被行業淘汰。

華為的冬天終於來了?不,35歲以上的員工的冬天來了!華為這是斷尾求生,不淘汰安逸的員工,公司自己就被淘汰。

這讓我想起前年聯想裁員時,一位員工在內部論壇上發的一句話:千萬別把公司當家。「公司為家」一度是企業口號呀。

一位網友感慨道:過去基本都是終身制,沒人會擔心裁員和失業,所以員工很願意為了企業奉獻。現在的公司生命周期太短,無法給職工長久的保障,員工當然不願意冒險去奉獻,指不定離職還要去坐牢251天。


年終是解聘和跳槽的高峰期。而不少用人單位將招聘門檻設置為「年齡35周歲以下」,我認為這比996工作制更加可怕:996是工作多和少的問題,而35歲以下不用是工作有沒有的問題。

我在頭條號「肖鋒說趨勢」上發了這個評語,得到的回答是:

1、我倒覺得35歲確實是職場分水嶺,在大組織內干到這個年齡,技能經驗人際都不錯的,基本上已擔任獨當一面的管理崗,跟著組織走到底了。

2、我是211本科畢業,有國企和大公司的工作經驗。我辭職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所在省會城市後,求職就一直不順。面試了好幾家本地企業,他們都要35歲以下的。感覺職場上已經沒有我們中年人的位置了。

3、在我看來,職場招聘要求應聘者必須在35歲以下,是赤裸裸的歧視,也沒有任何邏輯和理由。在澳洲,不僅年齡不能作為招聘要求,性別、種族都不可以。

4、雖然我國《勞動法》等基本法中明確企業享有用工自主權,但前提必須是依法行使。因此,企業不能以此為由將年齡作為明確招聘條款,這違反了法律法規中有關禁止歧視的內容。

對於勞動法,單位各有各的高招,不信你搜一下各類勞資糾紛,企業被告輸的案例有多少。這就是中國國情啊。

「35歲危機」不只是網際網路行業,也不只是華為,末尾淘汰制最就成為各行各業的行規了。


35歲是個尷尬的年紀,這個階段要麼是中層管理,要麼就混得很尷尬無工可打。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可職場法則就是這麼殘酷。

那麼,職場「35周歲」門檻如何跨躍,告訴你幾條法則:

第一,儘量跳出舒適區,多學技能,讓自己變得專業,更要讓自己變得無可替代。很多機械式的勞動,很多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儘量避開這些坑,畢竟可替代性太強,35歲的職場危機大機率會降臨在這些工種上。

危機無時無刻不存在,哪個年紀都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做到居安思危,可以保持好奇心,可以保持對學習的熱情,當不幸和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或許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做到進退自如。

第二,儘量找一些越老越吃香的行當或職位。當然,這不必是老中醫、考古鑑古大師之類的職業,有一些行業,比如:醫生的35歲,碩博剛剛畢業,正是年富力強醫院或診所的骨幹(台灣40歲才有資格開獨立門診);還有,教師的35歲,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正是班主任、教導主任的合適人選;還有,科研單位的35歲,有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成熟經驗,正是搞研發的黃金時期……

35歲以上的人同樣擁有競爭優勢,他們資歷深厚,經驗豐富,領團隊帶新人,是行業內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所以,儘量找一些越老越吃香的行當或職位,越積累經驗別人越替代不了你。假如你35歲去跟人拼送外賣,當然就拼不過別人了。

第三,鍛鍊自己的硬核能力。有好些人在職場初期,專業能力一般時,沒有充分鍛鍊自己的硬核能力,就急急忙忙轉型做管理。所以,現在年輕人都不願當領導,怕一當領導專長的武功就廢了。

所以,提升自身專長的含金量才是王道。


隨著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大量工作被外包到東南亞比如越南、印度。現在,印度工人的工資一個月相當於千元人民幣,一天可以在流水線上站9個小時,試問這樣的工作中國人還願意幹嗎?印度人的平均年齡是27歲,而中國人是36歲,人家比我們差不多年輕了10歲。你的工作正在被外包到東南亞。就像20年前,日本、韓國或者是台灣的工作被外包到了中國大陸一樣。

同時,日本最近宣布70歲退休政策。日本人70歲還能工作,中國50歲找工作都難。日本健康年齡是70歲,正好退休。中國健康年齡是60歲,怎麼辦?聯想到35歲的「焦慮」,如延退(男65,女60)的話,這個年齡層不過是職場的「新兵蛋子」!還有30年的持續奮鬥呀!我們個人能做的唯有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所以,最後,我要強調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職業素養分為三大方面,職業信念,如「敬業愛崗」;職業行為、習慣,如「做一個時間管理高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但是我這裡不講那些,也不講職業技能,我關心的是職業思維,也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這才是問題的原點。事實上,美國常青藤學校教授的就是「授人以漁」的方法論。

關鍵是打造你的樹狀知識結構或「知識樹」:首先有樹幹,然後延伸出樹枝和樹葉。總體來說,新媒體的學習是碎片化的,不易形成你的「知識樹」。任正非說:「年輕人讀網際網路容易越讀越差,為什麼老員工會越讀越好?」網際網路上的內容有70-80%是碎片化,老員工有很多經驗和消化能力,可以把這些碎片化信息粘成一個戰略洞察面。而年輕人看著碎片化信息,聯繫不起來,這說明資歷很重要。

有了系統知識,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將新鮮事物納入到你豐富的知識體系中去解構。這樣,你的知識才是活的、有效的、不容易忘記的、永遠生長的。

知識改變命運。應該說,有效的知識才會改變命運。


另外,就是打造你的T型知識結構,T的一豎代表你的專業知識,一橫代表你的知識跨界能力。

比如我作為傳媒人的知識結構:

社會學理論、人類學理論:你要有社會學的想像力,要會解讀統計數據,看出其中的社會趨勢;

經濟學理論:尤其是城市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生活無處不經濟」;

傳播學理論:你是當錄音機、吸塵器,還是當蜜蜂及啄木鳥;

營銷學理論:整合營銷的大概念,雜誌背後除了讀者還有品牌商;

保持瀏覽速讀的技巧,能在信息洪流中迅速發掘新聞價值。

大家不難看到,我的樹幹知識是社會學,枝幹知識是傳播學、營銷學和經濟學,這讓我在看待財經事件時多了一分社會學視點,看待社會熱點時多了一分經濟學視角,還能與品牌商溝通傳播之道。這就是我的T型知識結構,一專多能,不怕失業。

構建自己的T型知識結構,和打造朋友圈一樣重要。同樣,你接觸什麼樣的媒體,你就在什麼樣的認知境界上。不要去看那些無營養的無聊信息,就像不要交損友一樣。

相對T型知識結構,也有人提出π型知識結構,即雙專業都強,這當然能讓你更有競爭力。假如你能同時在兩個領域中都達到前20%,你就是佼佼者,因為結合這兩個領域你必定是那前10%的人群。

21世紀什麼最缺?是人才?不,是複合型人才。

小結一下,「人生就是升級打怪,誰也沒有通關秘籍。」你沒有組織資源、沒有經濟資源、沒有錢,也沒有權,你只能靠知識和能力疊代來獲取階層晉級的資本。關鍵在職業素養鍛造。

最後,回到「35周歲」門檻話題,有人在某個行業內摸爬滾打到這年齡的人,開始把之前的積累釋放出來,選擇單幹創業了。需要提醒一句:經濟下行時期最好不要創業!此時,有個單位靠著是明智的選擇,當然,不能溫水煮青蛙永遠呆在舒適區,你要動起來,鍛造自己的職業素養和T型知識體系。

預祝大家,新年有新起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