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只憑《封神榜三部曲》一個預告就判定是爛片,合適麼?

娛樂磚家的後院 發佈 2020-01-06T04:25:00+00:00

籌備多年、共投資30億的《封神榜三部曲》終於放出預告片。雖然只有30秒,仍足以看出製作精良、場面宏大,李雪健、黃渤、陳坤、費翔、夏雨等盡皆露面,更是憑藉費翔59歲的健碩身材上了熱搜。未出預告時讓人望眼欲穿,如今評論卻兩極分化。有無比期待的,也有直接判定是爛片的。


籌備多年、共投資30億的《封神榜三部曲》終於放出預告片。雖然只有30秒,仍足以看出製作精良、場面宏大,李雪健、黃渤、陳坤、費翔、夏雨等盡皆露面,更是憑藉費翔59歲的健碩身材上了熱搜。

未出預告時讓人望眼欲穿,如今評論卻兩極分化。有無比期待的,也有直接判定是爛片的。

理由也很簡單,大場面、多明星、投資多就是爛片。

只出了30秒預告,就被這樣公式化的評定為爛片,真的合適麼?


爛片的評判法則

為什麼會有大場面、多明星、投資多=爛片,這樣一條公式呢?因為以往的多個例子告訴我們,用這些要素的,幾乎都是爛片。

我們先來說幾個名字,說了你就秒懂:《天機·富春山居圖》、《封神傳奇》、《阿修羅》、《王牌逗王牌》,這只是這個公式下爛片中的冰山一角,但它們很有代表性。不僅爛的驚世駭俗,而且也正是它們的出現才夯實了這個公式。

這四部電影,全明星陣容、取景地橫跨國內外多個城市、投資動輒五、六個億。觀眾滿心期待的奔著這些要素進入影院,結果看到的卻是一部情節設置毫無邏輯、人物乾癟不豐滿、特效渣或者只有特效,劇情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交代不清等所有毛病集合到一起的爛片,生氣是正常的。

大場面與明星多固然要大量的投資,然而大場面的視覺衝擊不夠,全明星陣容也在弱智一樣的敘事情節和拿觀眾當弱智一樣的故事裡尷尬的表演。如果說在最多兩個小時的電影里塞進那麼多內容導致失控還有那麼些情有可原的話,那充滿這些要素的電視劇就幾乎是百分百的爛片。

電視劇的公式要更改一下:大IP+流量鮮肉+大場面+投資多。一個耳熟能詳的大IP,小說或漫改,然後當紅鮮肉領銜,輔以一群老戲骨。花絮內宣稱投資如何多、場面如何大,演員多辛苦、多敬業。然而成片的效果只能說是毀了你的所有期待。

篇幅比電影長十倍不止,爛也爛了十倍不止,電影里過短而敘述不清的毛病變成了冗長、拖沓,電影里沒有表演空間變成了演技空洞、尷尬,過長的時間線導致劇情銜接不上、不成整體,前面埋下的伏筆到最後居然給忘了。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改編不等於胡編,有些IP改編作品裡編劇胡亂加角色、改情節,讓觀眾看的雲裡霧裡。書粉看不進去、路人看不懂,無緣無故增加了觀看門檻,而這樣的門檻對於領銜主演的流量演員的粉絲來說卻如履平地。

因為她們看的不是故事、演技,而是她們的哥哥。

這樣等式下十之九的爛片率,就算有一部被「誤殺」,可能也只是相較其他爛的不明顯而已。


浮躁的大片等於爛片

大場面、多明星、投資多,擁有這些元素的影視作品曾經也有另一個名字:大片。

我們也曾經擁有過出色的大片,上面的元素一個沒差,可製作精良、故事引人入勝、演員演技代入感強,可為什麼如今卻成了爛片的評判標準呢?

眾所周知,影視作品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工程,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時間。一個好的劇本首先就是編劇數以年計的碩果,甚至是一生之積累,好的故事講得永遠都是編劇人生的閱歷、積累與感悟。服化道的製作、配樂、剪輯都是漫長的過程。演員也需要做人物技能的培訓和找情緒,梁朝偉、張震、章子怡當初拍攝《一代宗師》提前練了兩年功夫,希斯萊傑為了演好《蝙蝠俠》中的小丑提前將自己關在賓館裡長達數月,就為了找到那種陰暗、絕望、瘋狂的情緒。有了這些助陣,才能產出一部質量上佳的作品。

可這些對於這個「快消品」占據的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你不知道如此大的功夫產出的作品是否受到與預期一樣的效果,如果票房失敗了可是會賠錢的,好萊塢里因為一部大投資影片的失利而倒閉的公司不在少數。其次,等這樣「精耕細作」的作品問世,市場與觀眾可能已經將影片製作時盛行的那些東西淘汰了,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只能被放棄,導致失敗。無論那一條,成本都太高,不是誰都能負擔的起的。

如今的影視作品都在「抓熱點」的道路上,一個題材受歡迎,就會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一大堆這樣的作品。這些作品為了趕熱度,影片質量粗製濫造、特效不堪入目,演員表演生硬尷尬,明擺著就是掙快錢。

典型的例子就是郭敬明的《爵跡》,對於一部全CG動畫作品,劇情可以稍弱,但大家看的就是畫面,需要動畫師一幀一幀的打磨,慢工出細活,國外同類型作品那部不是三五年才出來。郭敬明的粉絲大部分都是學生,所以為了趕暑假檔,不惜一再的趕工,甚至不惜放棄一些東西,導致最後出來的成片被罵的低到塵埃里。

郭敬明曾經為了這件事哭訴「你們是不是非要我死才能不罵《爵跡》?」看似是大家對他的刻板印象導致的票房失利,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作品質量不合格。粗製濫造還要大家買單,現在的觀眾沒那麼傻了。

還有前文提到的大IP+流量鮮肉的組合也是一樣。一是趁著主演的流量鮮肉還處於流量最高峰,二是趁著IP的關注度和題材處於最高峰,所以就要儘快出成品。

於是,我們就看了一部動輒五六十集以上的IP改編作品卻一兩個月就拍攝完成,服化道廉價感十足,演員演技?根本沒有演技,賣的就是那張臉。要看演技的根本不會看這部戲,而看這部戲也根本不會看演技,看的就是那張臉做出或撩人、或無辜、或可愛的表情,僅此而已。

心裡有了追名逐利的想法,做出來的東西也一定會帶著急功近利的內核,觀眾如今已經從過去流量、偶像當先的情緒中慢慢脫離,這樣明晃晃圈錢的作品出一部「死」一部,《上海堡壘》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然,憑藉鹿晗微博上六千多萬的粉絲,每人出十塊錢都能養活《上海堡壘》,就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上映幾天就被罵到下映了。

我說只憑藉30秒的預告和大場面、多明星、投資多的公式就判定《封神三部曲》是爛片是有根據的。導演烏爾善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籌備本片,並且意在培養出一批可以在未來成為影視圈中流砥柱、有潛力的年輕演員,這樣的魄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再者,《封神三部曲》也不是一再跳票只留下一堆梗的《敢問路在何方》,如今成了成果,我個人願意等。

(原創作者:熱心市民張鐵錘;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