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中外的十大軍事原則!

歷史的陪伴者 發佈 2020-01-05T04:48:17+00:00

導讀:從十六字方針到十大軍事原則,表明了從戰略守勢慢慢轉為戰略攻勢,從而達到統一中國的最終目標。商界大佬史玉柱曾說過,十大軍事原則確實讓他受益匪淺,讓他在巨人倒後又重新東山再起。原則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導讀:從十六字方針到十大軍事原則,表明了從戰略守勢慢慢轉為戰略攻勢,從而達到統一中國的最終目標。商界大佬史玉柱曾說過,十大軍事原則確實讓他受益匪淺,讓他在巨人倒後又重新東山再起。


原則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孫武覺得會打仗的人要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尋找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針對這個問題,毛澤東認為先打分散和孤立的敵人,自己實力增強後,再去打集中和強大的敵人。跟孫武的觀點不謀而合,為何?如果先打集中和強大的敵人,很有可能會失敗。而先打分散和孤立的敵人,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勝算才更大。消滅完分散和孤立的敵人後,我軍實力逐漸強大,這樣就可以和集中和強大的敵人爭雄,勝算會更大些。

原則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這是毛澤東根據當時中國的具體國情以及敵強我弱的態勢,制定出「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布局,戰略上包圍敵人,以扭轉不利於我軍的局面,為後來戰勝敵人打基礎。當我軍的實力弱於敵軍時,我們不要與敵人硬碰硬,而是先在敵人的薄弱之處下手,有效的避實就虛,然後逐漸增強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成熟方能與之決戰。兵法云:實則備之,強則避之。以到達「避實而擊虛」的效果。


原則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常言道:打蛇要打七寸。打擊敵人就要打擊敵人的要害之處,比如敵人的糧草,切斷敵人的糧草,迫使敵人不戰自退。兵法曰:不戰則已,戰必勝!同樣,要消滅就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避免敵人再次捲土重來。不要以攻城掠地為主要目標,如果攻下城池而守不住,或者說攻下城池而不能增強我軍的實力,那就失去攻城的實際意義了。毛澤東撤離延安時,有一句經典的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

原則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

這是毛澤東又一個重要的軍事思想,在敵強我弱的時候,我們力求每個戰役都能用絕對優勢戰勝敵人。這和毛澤東的另一個戰略思想相吻合,那就是「戰略上要蔑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這個思想和兵書上說的以眾擊寡的重要戰術不謀而合,符合戰爭規律。孫子曰: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原則五: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兵法云: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注重和利用有利於我軍的必勝條件,積極主動塑造有利於我軍的有利態勢。在態勢不明朗的情況下,要耐心等待,一旦發現時機成熟,必須果斷出擊。因而,不打無準備和無把握之戰就尤為重要,如果魯莽行事,那麼我軍就處於劣勢,難有翻身之日,甚至導致全軍覆滅的可能。

原則六: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處休息地連接打幾仗)的作風。

兵法云: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對於敵軍,我們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士氣低落,想辦法讓敵軍將領決心動搖。反過來想,我軍應該保持士氣高昂,能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這樣,才能在氣勢上壓倒敵人,我軍才能找到更好的戰機。


原則七: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運動戰和攻堅戰要相互結合,不能單純的運用運動戰,也不能使用單純的攻堅戰,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最有利我軍的方案。兵法云:故其戰勝不復,而應行於無窮。每次作戰取勝所採用的戰術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根據不用的敵情靈活運用。

原則八: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

兵法云: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攻擊敵人薄弱環節,才能更好的取得勝利,面對敵人防守比較嚴密,我們應該「因敵變化而取勝」,等待時機已到就一擊必中。而毛主席的原則八則把兵法的精髓提煉得更加精闢,深諳用兵之道。用兵之道在於變化,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才是真正領悟到兵法的最高境界,而毛澤東做到了。


原則九: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毛澤東提出用俘獲敵人的武器、物資以及人員來補充我們的物資和兵力,這是典型的以戰養戰的思想方針,符合孫子兵法的「務食於敵」的軍事思想,這樣有效的減輕我軍的後勤壓力,讓我軍的後勤變得更充足,使得戰局更有利於我軍。

原則十: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儘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在我軍要連續作戰的時候,就應該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讓部隊休息、整頓,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只有士兵有時間休息,才能有精力面對後面更殘酷的戰役。但是,對於敵軍,我們不能讓他們過得喘氣的機會,應當讓他們疲於奔命,最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兵法云: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敵人不能安生,這樣才能更有利於我軍。


以上就是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這十大軍事原則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