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GPS、中國北斗等衛星定位精度的,其實是一塊表

互聯網亂侃秀 發佈 2020-01-05T04:57:47+00:00

眾所周知,最近中國北斗又火熱了起來,原因在於北斗導航的第52、53顆衛星正式升空,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正式實現了全球組網。而我們知道衛星導航其實就是高科技的眼睛,所以這麼一件大事情,自然讓大家非常的激動,也希望中國北斗能夠早日取代掉美國的GPS。

眾所周知,最近中國北斗又火熱了起來,原因在於北斗導航的第52、53顆衛星正式升空,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正式實現了全球組網。

而我們知道衛星導航其實就是高科技的眼睛,所以這麼一件大事情,自然讓大家非常的激動,也希望中國北斗能夠早日取代掉美國的GPS。

當然,大家也清楚,一款衛星導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精度,精度越高,就代表著技術越先進,也最能夠滿足行業的需求。

目前GPS的定位精度是多少?按照網上的數據,目前免費的民用導航,GPS達到的效果是「在95%的情況下精度可以達到7.8米」。

而北斗提供的免費開放服務精度為,定位精度平面3.6米、高程6.6米,測速精度0.05米/秒,看起來似乎比GPS還強一點。

那麼決定衛星定位精度的到底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有不同的說法,什麼衛星技術等等,其實並不是的,最關鍵的其實是一塊表,在導航系統中,使用的表都是【原子鐘】這種高科技的表。

我們知道所謂的定位是通過電波傳到設備上,再通過傳播的時間來計算距離的,所以時間誤差越小,那麼距離計算得越准,所以這塊表的作用就明顯了。

說幾個專業的數據,如果我們要求衛星位置的誤差小於1cm時,相應的時刻誤差應小於2.6μs(1微秒=10-6秒);如果要求測量的距離誤差小於1cm時,則信號傳播時間的測定誤差應小於 0.03ns(1納秒=10-9秒)。

所以理論上來講,衛星定位用到的表越好,誤差越小,定位的精度也就越高。當年中國要建北斗時,國外禁止原子鐘技術的出口,所以中國完全是從0開始研發自己的原子鐘。

目前在北斗三號上使用的星載原子鐘的是中國自己研製的銣原子鐘,三千萬年誤差1秒,它比美國GPS上使用的原子鐘在精度上一點都不差,所以北斗也就在定位精度上不比GPS遜色,後續如果銣原子鐘的精度更高,那麼北斗的定位精度也會更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