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該不該老老實實的進行百年賠償?

千古浪 發佈 2020-01-05T09:11:38+00:00

2010年10月份,德國人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向當年的戰勝國支付了最後一筆賠償金,金額為6990萬歐元。至此,這一持續近百年的戰爭賠償,最終落下帷幕,德國人也終於能夠放下心靈負擔,拂去內心的灰塵,吸一口新鮮的空氣了。

2010年10月份,德國人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向當年的戰勝國支付了最後一筆賠償金,金額為6990萬歐元。

至此,這一持續近百年的戰爭賠償,最終落下帷幕,德國人也終於能夠放下心靈負擔,拂去內心的灰塵,吸一口新鮮的空氣了。

那麼,《凡爾賽條約》做出的讓德國進行賠款的規定,該不該嚴格的執行下去?

且不說這一規定的不合常理和嚴苛的壓迫之處讓德國人民深惡痛絕,尤其是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遭到重塑,此前的這種帶著明顯對立與打壓的協議應不應該廢除?

一戰後期,由於德國兩大盟友相繼土崩瓦解,美國加入英法俄陣營,德國獨木難支,最終選擇投降,最終,在英法的主導下,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不過這一條約至今仍舊被普遍認為是法國從中作梗,對德國進行嚴苛的壓迫和限制的行為,更有甚者,還認為希特勒納粹黨的崛起,二戰的爆發,《凡爾賽條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是十分苛刻的,根據該條約的規定,德國需要放棄13.5%的領土面積,12.5%的人口,放棄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產地,50%以上的鋼鐵企業。

德國需要放棄所有的商船,並且每年還要上交20萬噸船。德國的化工和藥品的一半要上交,每年上交4400萬噸煤,37萬多頭牛。此外德國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賠款,賠款額度高達3000億金馬克,相當於今天的10000多億美元。

顯而易見,這種攫取和限制德國經濟利益和發展的行為無疑會讓德國在戰後難以為繼,而巨額的賠款,更是讓德國民眾帶上了沉重的枷鎖。

凡爾賽條約雖然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一次集體懲罰,但是其本質上只是帝國主義之間對利益的重新劃分和對勢力的重新洗牌。尤其是以法國為主要推手的歐陸國家,在談判過程中毫不讓步,試圖將德國變成法國此後的提款機,成為法國的附庸。

而美國人認為這個條約太過於嚴苛,拒絕承認這一條約,不願在上面簽字。不過與美國人相反的是,法國人卻仍舊認為這個處罰對德國太輕了,法國元帥聲稱,凡爾賽條約是對德國的「投降」。列寧也評價到:"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繫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可見,凡爾賽條約就是一個火藥桶。

希特勒上台後,拒絕了之後的賠償。但是德國在二戰戰敗,德國政府再次走向賠償老路,堅持賠償到底,負責到底。而這一漫長的賠償之路,直到進入21世紀才完全走完。

關於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德國賠償的協議,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凡爾賽條約本身就不是一個維持良好秩序的條約,甚至可以說,凡爾賽條約的簽訂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如果凡爾賽條約需要執行,那麼幾乎同時簽訂的《布列斯特條約》是不是也要執行?如果要執行,那也就沒有了後來的蘇聯了。

可見,這一類的條約基本上都是以強權由一方強加給另一方的,條約的是否有效,那就看拳頭是否有力量。二戰德國戰敗,很顯然在此前這一條約方面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繼續賠償也就不難理解。

在隨後的日子裡,德國人對這一賠償的理解,更是將其視為是自己對戰爭應付的責任,甚至於將其推高到持續賠償是維護歐洲各國關係和秩序的一種行為。

這種解釋是非常牽強的,但是可以看出來,德國不得不吞下這個苦果,打碎牙往肚子裡咽,並且還要給自己拉個遮羞布,找一些牽強的理由來維持臉面。

如果當年德國戰勝或者打了平手,那麼,這種賠償恐怕當年就要作廢了。難道德國真的願意用巨額賠償和割地屈膝來承擔和維護什麼不知所謂的責任與秩序嗎?這樣的國家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該不該賠償,拳頭說了才算。

說出了「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的日耳曼民族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