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門閥政治是如何走向沒落的

袁衛宇 發佈 2020-01-05T09:48:54+00:00

太原王氏是東晉歷史上,最後一個登上歷史舞台的士族門閥。在此之前,東晉先後由琅琊王氏、穎川庾氏、龍亢桓氏和陳郡謝氏執政,呈現出了士族和皇權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淝水之戰後,隨著陳郡謝氏退出門閥政治舞台,此時門閥政治也漸漸落下了帷幕。陳郡謝氏之後,太原王氏登場。

太原王氏是東晉歷史上,最後一個登上歷史舞台的士族門閥。在此之前,東晉先後由琅琊王氏、穎川庾氏、龍亢桓氏和陳郡謝氏執政,呈現出了士族和皇權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淝水之戰後,隨著陳郡謝氏退出門閥政治舞台,此時門閥政治也漸漸落下了帷幕。陳郡謝氏之後,太原王氏登場。

不過和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這些執掌東晉的士族門閥不同的是,太原王氏並沒有取得東晉的執政權。因為太原王氏登場時,門閥政治和東晉政權一樣,行將就木。司馬氏皇族開始崛起,門閥政治開始逐漸向皇權政治過度,雖然過程很不順利,但門閥衰落、皇權重振已經是大勢所趨。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原王氏當然不能效仿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只能依附司馬氏皇族,以維持門閥不墜。但是司馬氏皇族人才極其匱乏,並未穩定政局的能力,無法使東晉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皇權政治。甚至在司馬氏皇族內部,出現了以晉孝武帝為代表的皇權和以司馬道子為代表的相權之間的權力鬥爭。



而太原王氏則深度介於了這場皇權和相權之爭,最終太原王氏也在這場激烈的權力鬥爭中覆滅。太原王氏的覆滅,可以視為東晉門閥政治的終局之戰。

士族門閥衰落、司馬氏皇族崛起

在淝水之戰中,執掌東晉的陳郡謝氏,為保全東晉政權立下了大功,很快成為東晉最顯赫的門閥。淝水之戰結束後,門閥政治出現了轉折。特別是謝安去世以後,士族門閥人才迅速凋零,並沒有再出現王導、謝安這樣優秀的人才了。在東晉末期,每家士族都未出現如之前那樣能影響政局的代表性人物,這意味著門閥政治已經由盛轉衰。

以謝安的智慧,當然不可能察覺不到門閥政治由盛轉衰的情況。面對晉孝武帝重振皇權的企圖,謝安沒有與之對抗,而是選擇退讓,他離開中樞、出鎮廣陵。謝安的退讓,再加上後來謝玄、謝石等人的離世,陳郡謝氏也逐漸沒落,無力再支撐門閥政治。陳郡謝氏之後,也沒再出現新的能執掌東晉的士族門閥。


晉孝武帝借著士族人才凋零的機會,開始醞釀自己重振皇權的計劃。他任用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為宰相,打壓和抑制士族。這個以相權輔佐皇權的動作,並未遇到士族的反制。晉孝武帝的皇權配合司馬道子的相權,起了作用,皇權重振的跡象愈發明顯。士族執政的時代一去不復還了,皇族當政成為可能。以皇權和相權為代表的司馬氏皇族崛起,意味著門閥政治開始出現了衰落。

晉自中興以來,號令威權多出強臣,中宗、肅祖斂衽於王敦,先皇受屈於桓氏。今主上親覽萬機,明公光贊百揆,政出王室,人無異望,復不於今大明國典,作制百代,不審復欲待誰?-《晉書·范弘之傳》

就傳統的門閥政治而言,陳郡謝氏沒落之後,應該會有新的士族門閥取代陳郡謝氏,執掌東晉。然而此時士族人才凋零,無法有效制約皇權、穩定時局。士族門閥中沒有產生新的當權門閥,使得門閥政治難以為繼。

此時登場的太原王氏,其勢力明顯不如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坦之曾憑藉阻止桓溫篡權的功勞,使得太原王氏逐漸興起。王坦之之後,太原王氏並未發展成為執掌東晉的士族門閥。太原王氏無法像其他士族那樣,既有人在中樞執政、又有人在方鎮掌兵。無論是中樞還是方鎮,都不在太原王氏的控制之中。


有鑒於此,太原王氏決定另闢蹊徑,以圖家族興盛。那就是走后妃路線,一個嫁給晉孝武帝成為皇后,一個嫁給司馬道子成為王妃。

太原王氏的分裂

太原王氏有兩支,一支以東晉中期名士王濛、王蘊父子為代表,一支以的力阻桓溫篡權的王述、王坦之父子為代表。桓溫篡權失敗後,王坦之這一支的發展,明顯超過了王蘊那一支。

及至晉孝武帝選皇后時,執掌東晉的謝安便向晉孝武帝推薦了王蘊的女兒-王法慧,。晉孝武帝聽從了謝安的建議,就納王法慧為皇后。可見在門閥政治時代,士族能決定皇帝的入選,當然也能決定皇后的人選。

初,帝將納後,訪於公卿。於時蘊子恭以弱冠見僕射謝安,安深敬重之。既而謂人曰:「昔毛嘉恥於魏朝,楊駿幾傾晉室。若帝納後,有父者,唯蔭望如王蘊乃可。」既而訪蘊女,容德淑令,乃舉以應選。-《晉書·孝武定皇后傳》

按常理來說,王坦之有大功於社稷,當然應該立王坦之這一脈的後人為後,但是謝安卻選擇了王蘊這一脈。謝安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有深層含義。


一來謝安的女婿王國寶,就是王坦之的兒子。但是因為王國寶不學無術,所以謝安非常厭惡王國寶,而王國寶對謝安也很不客氣,曾聯合司馬道子構陷謝安。

二來謝安有意遏制正在興起的王坦之的勢力,以避免王坦之這一脈的人,利用外戚身份,和謝安爭權,甚至對以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形成制約。

當然這其中,後者是重點。有了謝安的鼎力支持,王蘊這一脈的太原王氏成為朝中新貴。而王蘊的兒子王恭,也成為後來代表士族門閥向皇權抗爭的主要力量。

王坦之這一脈的太原王氏,既然無法和皇權聯姻,那就只能稍退一步,和皇室聯姻。於是王坦之的女兒就嫁給了當時還是會稽王司馬道子,也算是搭上了皇族的列車。

後來,晉孝武帝重振皇權時,提拔司馬道子進入中樞執政,以抑制以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謝安死後,包括陳郡謝氏在內的士族門閥呈衰落之勢。司馬氏皇族成功壓制了士族門閥,並奪回了權力,實現皇族振興。而太原王氏因為和皇族聯姻的便利,很快成為東晉末期最顯赫的士族。但是藉助皇族之力而興盛的太原王氏,也失去了制約皇權、重拾門閥政治的可能。


太原王氏一支依附皇權,其代表是王恭,另一支依附相權,其代表是王忱、王國寶。有了皇權和相權的加持,太原王氏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當以晉孝武帝為代表的皇權和以司馬道子為代表的相權相安無事時,太原王氏的這兩支就能和平共處。後隨著士族的衰落、皇族的崛起,皇權和相權之間很快爆發了衝突。而分別依附於皇權和相權的太原王氏的兩路人馬,也因此反目成仇。此時以太原王氏為代表的士族門閥,不僅不能掌控政局,甚至淪為皇權和相權鬥爭的工具。

太原王氏兩支之間的鬥爭

晉孝武帝和司馬道子的矛盾白熱化以後,雙方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權力鬥爭。其實晉孝武帝重振皇權以後,皇權已經能主宰一切了,他可以輕鬆除掉司馬道子。然而晉孝武帝卻只想抑制和削弱相權,但還是是要保留相權以輔皇權,進而維持司馬氏皇族的統治。

晉孝武帝明明可以快速結束主相之爭,以便重振朝綱。然而他卻執意讓主相之爭持續存在,這也成為東晉末期政局混亂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具體來說就是對重要方鎮的爭奪。當時東晉最重要的方鎮,分別是長江中游的荊州和長江下游的京口。389年,鎮守荊州的桓石民病死;390年,鎮守京口的司馬恬病死。這麼重要的方鎮出現職缺是時,正值皇權和相權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晉孝武帝和司馬道子都非常看重荊州和京口,都想把荊州和京口控制在自己手裡。雙方經過一番鬥爭和博弈之後,晉孝武帝以王恭為青州、兗州刺史鎮京口,司馬道子以王忱為荊州刺史鎮江陵。


這其中,鎮京口的王恭和鎮江陵的王忱,都出自太原王氏,而且年輕時關係交好。長大從政以後,他們分別屬於晉孝武帝和司馬道子的勢力,由嫌隙逐漸發展成為仇恨。如王恭和王忱曾經在尚書僕射何澄家裡做客時,雙方一度拔刀相向。

王大、王恭嘗俱在何僕射坐,恭時為丹陽尹,大始拜荊州。訖將乖之際,大勸恭酒,恭不為飲,大逼強之,轉苦,便各以裙帶繞手。恭府近千人,悉呼入齋;大左右雖少,亦命前,意便欲相殺。-《世說新語》

王恭和王忱做出如此失態的動作,當然不僅僅是私人恩怨,更多的是涉及權力鬥爭。在皇權和相權鬥爭當中,鎮京口的王恭代表晉孝武帝,鎮江陵的王忱代表司馬道子,以爭奪方鎮為鬥爭手段,充當皇權和相權鬥爭的馬前卒。太原王氏的兩路人馬,因為介於皇權和相權之爭,而明顯反目成仇。


由此可見,到了東晉末期,士族門閥喪失了舉足輕重的力量,無法左右政局。在門閥衰落、皇族崛起的時代,為了維持門閥不墜,士族門閥選擇歸附司馬氏皇族。

太原王氏的覆滅

就在主權和相權勉強達成平衡時,隨著鎮荊州的王忱死於荊州刺史的任上,荊州刺史出現空缺,還沒等司馬道子出招,晉孝武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出手任命殷仲堪為荊州刺史,就這樣把荊州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此一來,晉孝武帝握有東晉最重要的兩個方鎮-荊州和京口。在皇權和相權的鬥爭中,晉孝武帝取得明顯優勢,司馬道子明顯落了下風。

然而,就在司馬道子準備認輸時,晉孝武帝卻因為醉酒時和妃子張貴人發生口角,居然被張貴人悶死了。晉孝武帝之死,讓司馬道子迎來轉機。晉孝武帝死後,晉安帝繼位,朝政大權歸於司馬道子之手。


失去了晉孝武帝這個靠山,讓鎮京口的王恭和鎮荊州的殷仲堪非常不安。喪失了中樞的支持,王恭和殷仲堪面臨十分兇險的局面。王恭當時領北府兵,因為和北府兵素無淵源,無法有效指揮北府兵;而殷仲堪所鎮守的荊州,其地位和作用較王敦、桓溫之時有了明顯的下降,荊州的主要軍事力量其實是楊佺期領導的北方流民武裝。

這意味著王恭和殷仲堪無法以方鎮之力抑制中樞。於是王恭先發制人,力數王國寶的種種罪過,以討伐王國寶為名,起兵造反威逼都城建康,而會稽郡的大族虞氏也因為厭惡司馬道子,而響應王恭。虞氏之舉,讓建康有斷絕補給的危險。司馬道子被迫向王恭求和,並殺掉了王國寶。於是王恭罷兵而還。

之後,司馬道子引司馬尚之和王國寶之兄王愉等人為親信,並任命司馬尚之為豫州刺史,任命王愉為江州刺史,以期能壓制王恭。王恭於是再次起兵,但是這次司馬道子派人策反北府兵的重要將領劉牢之,劉牢之反叛王恭後,王恭很快失敗,並被司馬道子處死。


太原王氏的兩支先後覆滅,從太原王氏覆滅的全過程我們發現,太原王氏的覆滅,其實就是門閥政治的終場。門閥政治出現有兩個條件,一是皇權不振,二是士族專兵。太原王氏登上東晉政治舞台時,晉孝武帝正在努力重振皇權,而謝安出鎮廣陵後,晉孝武帝基本完成了皇權重振,也就是說皇權不振的條件不存在了。太原王氏的兩支中,鎮京口的王恭,依仗庶族出身的劉牢之所掌的北府兵,鎮守荊州、江州的王忱、王愉也沒有兵權在手。也就是說士族專兵的條件也不存在。

王恭前後兩次起兵反抗司馬道子,可以視為在士族門閥日趨沒落時,士族向皇族做出的最後一次抗爭,也可以說是門閥政治的終局之戰。隨著王恭的失敗和太原王氏的覆滅,門閥政治走向了終場,而東晉政權也行將就木。

結語

東晉的門閥政治,在太原王氏登上舞台時,已經明顯呈衰落之勢。原先在東晉政壇發揮主導力量的士族門閥,逐漸被皇權和相權擠出政治舞台。士族和門閥政治的影響力,日漸衰微。特別是陳郡謝氏沒落之後,由於士族人才凋零,並沒有出現新的當權門閥,以維持門閥政治。士族和皇權共天下的門閥政治,已經難以為繼。

當門閥政治走向終場時,原先屬於社會底層的庶族勢力也被卷進來了,並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劉牢之、楊佺期等人,就對王恭的失敗產生了重要影響。庶族在門閥政治走向終場時,企圖利用門閥衰落的機會,謀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伴隨著孫恩、盧循起義的爆發,庶族的力量迅速壯大,催生了劉裕這樣能左右政局的庶族,成為東晉末期最有權勢的人,他利用東晉末期門閥政治無法順利過度皇權政治的機會,篡晉立宋,實現了朝代更迭。南朝宋的建立,標誌著門閥政治徹底走向墳墓,皇權政治由此正式確立。

參考文獻

《東晉門閥政治》

《晉書》

《世說新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