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科普: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愛醫學愛生活 發佈 2020-01-05T11:56:50+00:00

多發性骨髓瘤(也稱為骨髓瘤或漿細胞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病,意味著它在血液中發展。它是一種漿細胞癌,它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免疫球蛋白(抗體),以幫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多發性骨髓瘤(也稱為骨髓瘤或漿細胞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病,意味著它在血液中發展。它是一種漿細胞癌,它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免疫球蛋白(抗體),以幫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率

大約有45,000人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癌症協會估計,每年大約有14,600例新的骨髓瘤病例被確診。

多發性骨髓瘤是僅次於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二大血癌(10%).它約占所有癌症的1%和所有癌症死亡的2%。雖然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的高峰年齡為65至70歲,但最近的統計數據表明發病率和發病年齡都在增加。

多發性骨髓瘤影響男性略多於女性。非洲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土著島民報告的這種疾病發病率最高,亞洲人最低。最近一項研究的結果發現,骨髓瘤的發病率為每10萬名非裔美國人9.5例,每10萬名白人美國人4.1例。在非裔美國人中,骨髓瘤是導致癌症死亡的十大主要原因之一。

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及診斷

症狀包括:不適、貧血、感染(免疫力下降)和骨折(由於惡性細胞導致骨破裂)。通常,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往往是在其他情況下的常規血液檢查中偶然作出的。

不明原因的貧血和高血清蛋白(特別是升高的球蛋白)的存在可能意味著進一步的檢測。然後醫生會命令蛋白質電泳,在電泳上可以注意到一條對蛋白帶。對副蛋白的定量測量是確定疾病嚴重程度所必需的。

主要的臨床表現

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

1.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比如: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2.血栓或梗塞,比如:患者可出現血液透析造瘺管梗塞、深靜脈血栓或心肌梗塞等表現,發生的原因與腫瘤患者易栓及高黏滯綜合徵等因素有關。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比如: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腎功能損害,比如:50%~70%患者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5.病理骨折和骨痛、骨骼變形,比如: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6.神經系統症狀,比如: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7.包塊或漿細胞瘤,比如:有的患者可以出現腫塊,腫塊直徑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不等,可以是骨性腫塊或軟組織腫塊,這些腫塊病理檢查多為漿細胞瘤。一般認為合併軟組織腫塊或漿細胞瘤的患者預後不良,生存期短。

8.貧血和出血,比如: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多發性骨髓瘤病理

骨髓瘤至少有兩種形式:

  • 分泌-酶釋放,允許血液檢測診斷和進展監測。
  • 非分泌酶不釋放,因此不能用於血液檢測。這些病例的進展通過骨髓檢查和尋找升高水平的骨髓漿細胞進行監測。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控制和抑制上,因為目前還沒有找到可靠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式包括:

  • 沙利度胺和類固醇。
  • 馬法蘭小劑量化療
  • 長春新鹼、阿黴素和地塞米松(簡稱VAD)化療。
  • 大劑量化療加幹細胞移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