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金庸的武俠小說其實是學《桃花源記》的

古籍舊書庫 發佈 2020-01-05T12:34:44+00:00

大家耳熟能詳的《桃花源記》是金庸武俠江湖小說的濫觴?對,沒錯,我就是這麼認為的。儘管陶淵明和金庸等武俠創作者看似完全不搭邊,但其作品的精神內核和故事模板卻有著很大的相似性。《桃花源記》短短几百字,但它卻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以紀實手法來寫作虛構故事(fiction)的傳統。

大家耳熟能詳的《桃花源記》是金庸武俠江湖小說的濫觴?

對,沒錯,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儘管陶淵明和金庸等武俠創作者看似完全不搭邊,但其作品的精神內核和故事模板卻有著很大的相似性。

《桃花源記》短短几百字,但它卻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以紀實手法來寫作虛構故事(fiction)的傳統。說開創或者有些誇大,但就影響力而言,《桃花源記》確是源頭上的首篇。

來看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後來泛濫的江湖武俠夢有著怎麼樣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烏托邦

《桃花源記》描摹了一個理想社會的烏托邦,同樣地所有的武俠小說幾乎都是一個高度空想的所謂江湖。在空想的程度上,武俠小說更甚桃花源。

在桃花源里的居民還是過著世俗的生活:「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老百姓還要吃飯穿衣,所以種田、養雞、養狗,完全世俗化的生活圖景。而在武俠小說里,世俗生活場景是被摒棄的,而且武功越高離世俗生活越遠。

武俠小說里大俠的經濟來源是從不交待的,不清楚他們的收入來自哪裡,但他們花起錢來又非常闊綽。



住在光明頂上明教那幫人靠什麼維持生活,難道是收會員費?還有諸如峨嵋派、武當派,弟子云集,但整天除了習武好像也沒其他營生,所以幾十號人天天都靠啥吃飯,難道是向弟子收學費。彷佛也不是,林平之是家境破落才來投靠,應該是拿不出大筆銀子。少林派至少還可以靠香火錢,但其他門派就真想像無力了。

也有正經營生的,比如開鏢局,搞搞物流行業,但這些人在江湖世界裡其實是上不了台面的,儘管名號嚇人,諸如威震天、金刀門之類,但和高手一過招,分分鐘就被K掉。

小時候看《碧血劍》,好奇金蛇郎君天天都怎樣生活,無門無派,連會費都收不成。難不成是做職業殺手,又或是秉著劫富濟貧的道義精神,每天干點偷雞摸狗的勾當,一部分留給窮人,一部分自用?不敢想。

儘管空想程度不一,但在內在精神自足自洽上,二者又是非常的一致。

桃花源里的精神內核是不問政治(「無論魏晉,不知有漢」)的自耕自足,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有何哉」的自理自治。

而在武俠的世界裡,是所謂的江湖道義,是替天行道,是劫富濟貧,是一套糅合了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以及道教等本土宗教觀念的高度自足的精神世界。

排他性

桃花源和武俠世界的另一個勾連是二者都具有高度的排他性

桃花源最終不知所蹤,沒有人能夠再次造訪。權貴者不能(「太守遣人訪之不得」),品德高尚的人也不能(「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尋之,未果」)。這是一個完全排他的世界(「不足為外人道也」),而且也的確做到了完全排他,儘管技術原因不得而知。

在武俠世界裡,也同樣如此,這個排他性的門檻一方面是武功的高度,這是技術因素。你武功達不到你根本拿不到這個世界的入場券。



郭靖的啟蒙師傅江南七怪在江湖也算有聲望了,但在西毒北丐眼裡,可能就是:「這都什麼窮酸玩意兒。」這個因技術而結成的鄙視鏈同時也構成了一個排他性的圈子。

武俠世界的另一個排他因素是住所的選擇上。越是武功高者,其住所也就越難接近,或是雪山之上,或是深山峽谷,比如夏雪宜、苗人鳳、洪七公、黃藥師等等,不是在雪山穿行,就是相約華山之巔,或是隔絕世外的桃花島。這一方面有所謂道教深入自然「養氣」傳統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在物理條件上樹起「外人免入」的牌子。

從這一點上說,好萊塢的《功夫熊貓》倒是深得精髓,功夫大師們住在僅有羊腸小道才可攀行的高山之上。

無機心的進入門徑

儘管桃花源和武俠世界都拒絕他人進入,但因為要被書寫和表達,所以還是會有人通過不尋常的途徑拿到入場券。

進入桃花源的門徑是「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請注意這個「忘」字,表面上看這個漁夫是迷了路,更深層的隱喻則是「忘機」,即漁夫是完全沒有利害心的無意闖入。

這和那個古代餵海鷗的故事類似。一個人天天在海邊餵海鷗,海鷗和他親近,每天成群地來啄食。某天,這個人的爹說你明天捉只海鷗來,然後第二天,這個人再去餵食,卻沒有一隻海鷗肯下來。同樣地,在桃花源記里,有功利心的人去尋找,其結果就是不得而入。



在武俠世界裡,亦是如此。那些孜孜以求,一心上進的年輕人難有大作為,比如宋青書,比如林平之。反倒是那些木訥的憨憨因為各種機緣湊巧成就更大。

或者跌下懸崖偶獲《九陰真經》等練功秘笈;或是誤入山洞吸食了奇物血液遂成練武奇才;再或者一念之間幫助了某人,而某人竟是武林大宗師等等。總之,這種看似資質上的欠缺靠著因緣際會的彌補而後再加上無機心的訴求最終鍛造出全場武功最強之人。

如上所述,是不是再看金庸的書和《桃花源記》果然很像?

金庸老先生當然也不會認為自己在寫作時想到了《桃花源記》。但是《桃花源記》的精神內核卻成為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因子被傳遞下來,並不斷地影響著不同時代的寫作者。他們可能會渾然無覺,但這就是傳統的力量。


瀏覽古籍,關注歷史,自娛娛人

這裡是舊書庫

再一篇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