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主持人大賽文藝類半決賽,文藝范地講故事

愛知小語 發佈 2020-01-05T12:37:47+00:00

半決賽文藝類的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組委會在考量選手講故事的能力了。講故事是主持人的基本功,無論是文藝類,還是新聞類,其實都是講述人,講述事,講述人的喜怒哀樂,講述人的故事在環境裡的關係和意義。


半決賽文藝類的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組委會在考量選手講故事的能力了。講故事是主持人的基本功,無論是文藝類,還是新聞類,其實都是講述人,講述事,講述人的喜怒哀樂,講述人的故事在環境裡的關係和意義。

講故事好講嗎,不好講,為什麼有人幾分鐘的故事會讓你記一輩子,有人長篇累贅的談了半天,還是讓人不知所云。而且這輪比賽考察的還有主持人運用鏡頭語言和銜接語言的功夫,如何讓觀眾印象深刻,如何能打動人,如何能自然傳遞情感和主題。這裡需要主持人全面周密的邏輯思維,準確到位的主題把握能力,當然還有選手專業的鏡頭語言表現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這輪比賽給予了選手充分完全的創作自由和個人發揮空間,就看自己怎麼長袖善舞了。也正是在無極的比賽氛圍中,我們其實也容易看到各個選手的最大張力,知識、情感素養,社會經驗,思想深度,思維角度,表現方式等等。

在這次比賽里,我們確實要看到專業的差距,電視雖然是通俗文化,但鏡頭語言,解說語言還有主持人的表述如何無縫連接,如何最後形成一篇完美的電視文章,影響千萬人,絕非想當然那麼簡單。

很顯然,王帆的故事講述認為就是要突出自己故事的主題,突出身居外國的華裔家庭對傳統文化的 熱愛,於是她把大量的鏡頭語言給予了故事的人物,她甚至讓觀眾都感覺不到她在故事講述中的位置,她似乎成了一個旁觀者,我們感受不到她與溝通對象全面深入交流,主持人的位置是什麼呢,是怎麼把這個發生在國外的人的故事銜接起來的呢,環境的特點沒有交代清楚,故事的主線條和重點也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故事的主題表現到最後其實就不是那麼鮮明突出了。這份作業不是讓你做紀錄片,即使是紀錄片也是有主題和線條的,更何況是一個主持人為線條的比賽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是有靈魂的,王帆做這個節目的思路出現了大的偏差,比較遺憾。

在這場比賽中,李莎旻子則非常自如地將鏡頭語言,解說語言,採訪,人物情感表達,以及主持人的情感表達銜接在了一起,我們看她的故事,非常自然,流暢,青山綠水之間,人的故事,孩子的故事,人的情感自然表達,孩子的希望,老師的希望,各個人物與環境的關係,自然呈現,情感主題的表現非常突出,主持人的穿針引線自然到位。李莎冥子這次表現非常不錯,值得點讚。


來自江西的尹頌繼續「就地取材」,說自己熟悉的人與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尹頌的故事講述方式,採訪,鏡頭語言都比較完整自然,將一個普通解說員的不平凡之處呈現出來,語言可圈可點,流暢自如,作為文藝組的「獨苗「男選手成功晉級。


俞熙雯的崑曲故事沒有得到評委的高度肯定,主要來自年齡,閱歷,知識素養的局限,沒有將崑曲的真正內涵,藝術價值到位呈現。小姑娘初生牛犢不怕虎,選了個其實挺難講的主題,但是真誠可嘉,其實如果我們從普及大眾,熱別是年輕人對崑曲的熱愛和關注點去看,她的這個角度也是有可取之處的。而且俞熙雯的內外颱風,鏡頭表現力都很強,靈氣十足。文化感,是現在很多主持人想追求的境界,但確實需要時間和歲月的積累和磨礪,安靜有時候的力量也是很大的。本輪比賽離場的蘇州姑娘俞熙雯的未來依然讓人期待的。


李七月本場比賽繼續發揮她那帶著質感的語言風格和深藏不露的情感,穩步前進。

畢竟是記者出身,李七月的故事流暢質樸,深刻感人。她選擇的人物,故事非常有立體感,而且她對故事主題人物所在環境,人物的情感和環境變遷描述到位,採訪鬆弛真實自然,而且故事的人文氣息非常濃郁,將郵差在特定環境中的作用,情感意義都呈現出來了。個人覺得有些遺憾的是,在最後的總結,點睛處的語言簡單了些,其實還可以做些文章,餘音繞樑。李七月有的時候感覺到她的情感過於內斂,其實情感表達也要有釋放的時候,情感收放都需要一個度,找到這個度的分寸就很完美了。


選擇在大草原體驗烏蘭牧騎的張舒悅,本次比賽表現比前幾場都好得多,或許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語言表達感染力增強很多,但在主題的挖掘深度和表達上還是有不足,群眾需要藝術背後隱藏著很多內容,比如在音樂,舞蹈帶給人們生活,性格的影響層面等等。


編程女龔凡這次走進矚目焦點儀仗隊的演奏團隊去做文藝文章。但比較遺憾的是,龔凡的解析點不夠深入,到位。正如軍樂團長所說的,樂隊演奏象一個大的鏈條,必須嚴絲合縫,樂隊演奏和閱兵式的關係連結是觀眾最關注的點,如何精準,有點有面表現出這個樂隊的優秀之處,龔凡的節目解析是有所欠缺的,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點士兵的情感部分,就完整了。她本場比賽沒有抓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對自己要關注的對象進行系統地分析和琢磨,再進行有點有面的設計,她或許也想和前面王帆一樣,想通過某個設計,突出某種情感,但是要根據你選擇的素材來決定結構,樂隊與環境的關係,樂隊與閱兵式的關係沒有解析,你的內容就失去了一些關鍵的理性的分量,情感和邏輯語言缺一不可。


熱門奪冠選手蔡紫本場依然選擇了文化主題,選擇了民間人士通過手繪方式保留古建築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個人對她的選題還是很讚賞的,古文化就是我們身邊,現代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和愛護古文化,這種行為是很美好而高貴的。在主題的選擇和切入上,似乎文藝類選手都容易走向情感的簡單表達和輸出,而忽略了某種高度理性的總結回歸之後的情感表達,主題有些模糊了。連達這樣做的專業意義和社會影響在哪裡,確實是需要深刻解析出來的,此外,個人覺得蔡紫在這種節目的語言表達技巧上可能有些欠缺,我們熟悉的《國寶檔案》的主持人任志宏,語言是平靜而生動的,也是有力量的,這個節目裡,蔡紫的語言如果能更平靜,內斂一些,可能節目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小米本場的故事講述,最後得了最高分,有人說有些不可思議,分高了一些。其實不然,個人認為,小米確實是本場比賽中講故事講得最好的一個。

她的普通話或許不是最標準的,形象也不是最漂亮高挑的,但她卻是舞台上最真誠的一個主持人。她身上沒有我們熟悉的主持人的「架子」感,她就象你身邊熟悉的一個姑娘,一個同事,一個熟人。她的語言是最自然的,最沒有修飾的一個。她的鏡頭語言和配音,採訪,以及整體的布局也是非常完整流暢的。

她將之前的故事做了一個現實的銜接,讓之前那個小紅柳的故事更加完整,這不是炒陳飯,而是將以前的故事做了更深的遞進和升華。主持人講自己的故事是最動人的,而小米自己的故事一直在延續。而她的這次講述沒有停留在自己身上做感嘆,而是升華到了其他人那裡,她是全場主題最鮮明,也是真正做到將故事主題升華的主持人,打動你的不僅僅是那沙漠裡的行走的孩子,孩子眼中渴望希望的眼神,還有這些含義雋永的話,
「請相信,當你翻過無數座山之後,在你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失望之後,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山的那邊是什麼,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