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與Intel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技術甜甜圈 發佈 2020-01-05T12:55:32+00:00

我們都知道AMD和intel是兩個生死冤家,但你們知道他們很早以前曾經是一家企業麼?AMD與intel的前身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由肖克利博士於1957年創建,肖克利是一名富有創業精神的物理學家,擁有成為百萬富翁的遠大理想。


我們都知道AMD和intel是兩個生死冤家,但你們知道他們很早以前曾經是一家企業麼?AMD與intel的前身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由肖克利博士於1957年創建,肖克利是一名富有創業精神的物理學家,擁有成為百萬富翁的遠大理想。招攬了八位全球頂尖人才,但肖克利博士並不善於管理,無奈人才全部離他遠去。


其中「八叛逆」中的葛羅夫(A. Grove)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就是之後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更是著名摩爾定律的提出者。另外AMD創始人傑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同樣出自這家傳奇公司,銷售出身。


其實intel與AMD兩家公司成立僅相隔一年,英特爾是名副其實的技術流派,掌握著晶片研發的最高話語權,而AMD則作為以銷售主導的公司,在初期確實籠絡了不少投資商的青睞。


最早的時候,英特爾並不是依靠處理器來起家,而是通過記憶體打開了市場。這也是摩爾給英特爾的第一個方向,早期業界使用的磁圈記憶體雖然原理簡單但工藝非常複雜,機器難以生產,需要手工製作,成品的質量不太好,而且體積非常大。摩爾就想著用三極體的原理來製造記憶體,於是英特爾當時生產的記憶體要比磁圈記憶體存儲量更大,體積小非常之多,並且製造成本也要低。全面的技術優勢之下,市場選擇可想而知,英特爾也隨之成名。這也讓1968年成立的英特爾,到1969年就獲得了盈利,並且在此後的絕大多數年份中都能夠保持盈利能力。一直保持著作為技術的創新者,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的公司。

而AMD由於自身實力不足,選擇了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模仿以及生產能力,憑藉質優價廉的產品努力成為各類產品的第二供應商。

1978年,Intel推出了8086處理器,同時也是史上第一款x86處理器,就是它,最終成為了個人計算機的標準平台,成為了歷來最成功的CPU架構。

1982年IBM公司對計算機系統和微處理器採用第三方外包,但因為英特爾在8086處理器產能不足,被迫開放允許第二家晶片處理廠商加入,以保證IBM對於處理器的供給。Intel與AMD開始聯手生產8086處理器,AMD淪為intel的代工廠,正是這個原因AMD挖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好景不長,1986年Intel推出了成功的80386系列處理器,代表性的產品為386DX-33,主頻達到33MHz。它集成了32萬個電晶體,處理器支持多任務操作,PC圖形用戶介面,為運行Windows3.X提供了可能。然而從intel80286兼容處理器來看,intel主頻卻遠遠落後AMD。因此intel決定與AMD決裂,並將AMD推到聯邦法院,不過在裁定之後,AMD銷量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處理器出貨數量反超Intel。因此也讓intel十分苦惱。


在這中間,1986年,Intel取消了與AMD之間的授權協議,終止了兩家的蜜月期,並拒絕透露386處理器的技術細節,按照當時的協議,Intel和AMD的合作關係是交叉授權的模式。但是後來,Intel單方面拒絕了AMD提供的「籌碼」一場法庭上的撕逼大戰在所難免。1987年,AMD以違約為由一紙訴訟將Intel告上了法庭,Intel隨即反告AMD侵權(涉及Intel的287 FPU)予以還擊。此後,AMD再告Intel壟斷市場,而Intel再次反訴AMD侵權(涉及AMD旗下的AM486 IP)。


雙方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法律大戰。儘管最終AMD取得了勝訴,但AMD也在因此失去了CPU發展的黃金時期,長期活在Intel的巨大陰影下。

1993年586處理器問世,它繼承了310萬個電晶體,每秒可以運行一億條加法指令,奔騰處理器的問世遠遠的把AMD甩在了身後,而為了避免與AMD命名雷同,英特爾並沒有沿用之前586的叫法,而是採用全新的系列命名為Pentium。AMD則在長達4年的研發過程當中從來沒有贏過intel。


直到時間推進到1996年,AMD發布K5處理器,與Intel Pentium真正的展開了競爭,這也是AMD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處理器產品。較之Intel Pentium,K5在技術上更為先進,不過也不無缺點。它特別吸引人之處在於它是採用RISC內部架構,會在執行x86指令之前先解碼為微指令。因此K5難以達到高主頻,而其FPU也是一項弱點,不過在一般使用時,K5的效能稍優於Pentium。

1997年,AMD再推新品K6,1998年,AMD發表K6-2,1999年推出K6的第三版本K6-III。

1999年,AMD發布K7構架處理器,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速龍系列,頻率從500MHz起,使用新的SocketA插口,而當時Intel的奔騰處理器僅為133MHz。K7的成功讓AMD賺的盆滿缽滿,2000年AMD的凈銷售額達到了46億美元。隨便AMD乘勝追擊,繼續推出了K8架構處理器,K8最大的變化就是支持64位X86指令集。這種擴展技術後來成為了行業標準,擊敗了Intel的64位架構。到了2004年,台式機處理器市場份額竟然超過50%,首次高於Intel,當然這也是AMD最後一次高於Intel。




2003年,AMD首先提出了64位的概念,打了Intel一個措手不及。當時64位技術還僅限於高端伺服器處理器產品,在民用領域推行64位技術,使AMD第一次作為技術領先者在競爭中取得主動。Intel當時十分肯定地說,64位技術進入民用市場最少還要幾年時間,但是1年後,面對市場趨勢不得不匆忙宣布推出64位處理器。


在這次64位的比拼中,AMD無論在時間還是技術上都占有明顯優勢,可惜天公不作美,由於微軟公司的拖沓比預計晚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推出支持64位的作業系統,而此時Intel的64微處理器也「恰好」上市了,AMD得到了一片叫好聲但是「票房」慘澹,所幸AMD也許早料到了這一點,其向下兼容的64位技術在32位應用中性能不俗,沒有落得更大遺憾。


在64位沒有取得先機的Intel,在雙核處理器上再下文章,領先AMD一個月推出雙核產品。AMD現在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跟在人後的小公司,在推出自己的雙核產品後,拋出了真假雙核的辯論。

2005年戈登·摩爾正式提出鐘擺計劃。即每一次處理器微架構的更新和每一次晶片製程的更新遵循「Tick-Tock」規律,每一次「Tick」代表著一代微架構的處理器晶片製程的更新,而每一次「Tock」代表著在上一次「Tick」的晶片製程的基礎上,也正是這套計劃,讓Intel在06年之後逆轉了局面,AMD開始節節敗退。


至此Intel在高端處理器市場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至今無人能敵。AMD不得不改變策略,被迫只能在價格方面展開競爭,這跟AMD在早期面臨的困境如出一轍。到了2009年,AMD開始把業務重心放在GPU上,在CPU上不與Intel正面競爭。


AMD收購了ATI之後實現了快速融合,並逐漸公布了代號為AMDFusion融聚計劃。AMD堅持在一塊晶片上,集成傳統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也就是APU。雖然在價格上擁有一定優勢,但在性能上卻顯得差強人意。



十一年過去了,那些孩童時代一直使用AMD的人逐漸的步入了工作崗位,而AMD的APU在十一年後給了我們驚喜,2017年AMD推出了全新的CPU、GPU架構,製程工藝也升級到了14nm,Ryzen時代的處理器相比前面的產品提升明顯。尤其是Ryzen71800X售價僅為intel二分之一不到,並且線程撕裂者Ryzen1950X也隨即上市銷售。這也使得intel迅速慌了手腳,急忙推出旗下的i9系列處理器。2018年1月AMD公布了產品線路圖,其中包括12nmRyzenCPU、7nmVega等多款產品,這也預示著AMD再次擁有了追趕intel的實力,而不僅僅只是跟隨者,自此AMD開始了逆襲之路。


AMD和intel讓我們看到了處理器市場的競合關係,也正是因為有了AMD這樣的廠商存在,才能讓處理器晶片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轉自 內容來自半導體行業觀察,如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