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對待儒生(讀書人)的態度為什麼前後變化很大?

希望星晨58298869 發佈 2020-01-05T17:13:10+00:00

叔孫通在人才輩出的西漢王朝,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就是輔佐劉邦制定了漢朝禮儀。並以此改變了漢高祖對儒生(讀書人)的態度。高祖對知識分子態度改變了,是一件大事,對西漢社會穩定大有裨益。所以,我說,叔孫通這個小人物維護了高祖的大事業。漢漢高祖五年,劉邦的革命已經成功了。

叔孫通在人才輩出的西漢王朝,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就是輔佐劉邦制定了漢朝禮儀。並以此改變了漢高祖對儒生(讀書人)的態度。高祖對知識分子態度改變了,是一件大事,對西漢社會穩定大有裨益。所以,我說,叔孫通這個小人物維護了高祖的大事業。


漢漢高祖五年,劉邦的革命已經成功了。在一次宴會上,隨劉邦一起南征北戰的武將們酗酒爭功,醜態畢露:痛哭流涕、狂呼亂叫、拔劍擊柱等等,不一而足,劉邦煩透了。

善於察言觀色的叔孫通輕聲地對劉邦說:「儒生們雖然不能攻城占池,但他們卻可以幫著你來守天下。」。隨後,要求劉邦允許自己去找一些魯地的儒生,讓他們與自己來制定禮儀,以規範朝臣們的行為,為天下人作表率。這是高瞻遠矚之舉,對劉邦統治天下是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劉邦說:「您可以試著辦,不要太複雜,要讓人們能接受並做到。」。叔孫通苦心孤詣,找到百多人,緊鑼密鼓地進行禮儀排練。一個多月後,讓劉邦來參觀。劉邦看了他們的演習,放心地說:「這個簡單,我能做到。」。於是,也叫群臣們排練,準備在今後的朝會使用這套禮儀。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壯麗輝煌的長樂宮建成了,文武大臣及各地諸侯王們都來參加十月的朝會。

天微明,謁者執行禮儀,領著大佬們進入殿門,大院裡騎兵、步兵排列整齊,還陳放著各種耀眼的兵器,插著各種色彩鮮艷的旗幟。

隨著一聲「 趨。」,殿下的郎中們分排到台階的兩旁。功臣、列侯、將軍等等依次站西朝東;丞相等文官都依次站東朝西,井然有序,並不雜亂。隨後,九行人安排了九個儐相,這些儐相是專門負責上下傳遞宴會話語的。

如此,莊嚴肅穆的氣氛就形成了,人們都靜聲屏氣,引頸觀望,期待著至高無上的皇帝的到來。


皇帝登場時,也別具一格。劉邦坐在精心裝飾過的車子上,由後宮緩緩開進。他的貼身警衛拿著旗子,不斷地搖動並傳話叫大家注意,這給了各位大佬耳目一新的感覺 ,沒人敢違禮。

劉邦安定後,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官吏們都依次向皇帝朝賀。這時,所有人都誠惶誠恐,肅然起敬,沒有人敢大聲喧譁。行禮過後,才按著嚴格的禮法擺出酒宴,避免了低行為素質的出現。

那些有戰功、有資格、陪劉邦坐在大殿上頭的功臣們也都叩伏在宴席上,他們按著爵位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