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養老創業探路者的十年堅守:服務老人我們是「行走的APP」

中國江蘇網 發佈 2020-01-05T19:15:43+00:00

「臘八紀實:不容易啊,4輛車,17個工作人員,13桶1500碗臘八粥,橫跨鼓樓區、建鄴區、江北新區,全部發放完畢!」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南京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陸雲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條信息。【2019故事】年末歲初,用「馬不停蹄」已不能形容陸雲的忙碌。

「臘八紀實:不容易啊,4輛車,17個工作人員,13桶1500碗臘八粥,橫跨鼓樓區、建鄴區、江北新區,全部發放完畢!」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南京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陸雲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條信息。

【2019故事】

年末歲初,用「馬不停蹄」已不能形容陸雲的忙碌。各項服務「爆單」,各種項目收尾,各路總結驗收……2019年,陸雲帶領自己創辦的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2名夥伴一起,深耕南京5個區33個社區,運營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給數以萬計的老人送餐、送服務、送精神慰藉。

政府、社區、家庭,越來越多的資源看重她這塊專業的養老服務招牌。2019年,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接政府和社區購買項目200多萬元,除了5家助餐點、時間銀行和60張家庭養老床位要維護外,還有很多老人自掏腰包購買特色項目。

智能時代,年輕人生活越來越方便,購物、繳費都能線上解決。然而,大量空巢、獨居、高齡老人接受服務的「最後10米」,該由誰去打通?

「為老服務,我們就是『行走的APP』。」陸雲開發了一套服務「菜單」,養老護理員帶著「菜單」上門,讓老人勾選。理髮、繳費、助浴、開藥、換導尿管……老人點什麼,就上門送什麼。有一次,他們去王奶奶家送「菜單」,王奶奶說,她什麼服務都不需要。細心的養老護理員卻發現,王奶奶臉上有很多紅疹。仔細詢問檢查後發現,老人吃的感冒藥早已過期,立即將王奶奶送醫。

這個項目叫做「愛上門」,被列入南京市鼓樓區公益創投服務項目。80歲以上高齡困難老人的日常居家養老需要,按照「備菜」「點菜」「送菜」「評菜」的流程提供。

這幾年,陸雲不斷開發適合不同老年群體的專業項目。針對願意出門、健康狀況良好的老人,她開發出「耆智課堂」,將兒童遊戲改良後,在老人中推廣,還編寫了一本《康樂手冊》。針對社區全體老人需求,開發了「公益大篷車」「老夥伴微便民」等接地氣的項目。2019年,便民服務搞了216場,雙休日走進一個個社區,這一年,他們全年無休。這些模式已輸出到省內其他城市,課堂還從社區延伸到省級機關醫院。

「公益+市場」這條養老創業路,陸雲蹚了10年。2010年,陸雲從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社工系畢業,創辦鼓樓區南秀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被稱為南京「大學生養老創業第一人」。10年後,像她這樣長期堅守並把居家養老做大做專業的,實屬鳳毛麟角。

「10年前很多老人以為我是『騙子』,5年前還有不少社區不歡迎我們入駐,怕我們搶了社區的『飯碗』。現在,老人對我們越來越信任,政府放手把項目交給我們運作。」陸雲感慨,如今,很多空巢獨居老人十分依賴他們,事事找他們商量,甚至包括身後事,讓她倍感責任重大。

為了不辜負那許許多多的信任,陸雲不斷強化自己「學院派」的作風,先後取得高級養老護理員、高級勞動關係協調員、中級社會工作師、中級營養師、社會工作初級督導、養老護理員初級培訓師等資質。

她撰寫的《獨居高齡老人的心理困惑及精神慰藉》論文被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評為一等獎。2019年,她還獲得南京市「最美社工」稱號。

現在,陸雲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由一名養老護理員逐漸轉變為一名行政社工,專注於公益服務項目開發管理、督導、培訓等工作。她還在安徽、山東、甘肅等省授課,帶動更多專業養老人才一同前行。

【2020祈願】

新的一年,我想探索建設社區養老「場域」,也就是各類服務的集成平台,整合更多專業力量加入,將助餐、康復、心理慰藉等需求精細化分類,精準化供給,做老年人需求的「反射鏡」。

【專家點評】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 晏鳳鳴:江蘇有1800多萬老年人,96%以上選擇居家養老,家庭結構也日趨小型化。為此,全省已建成1.94萬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000多家養老助餐點,家門口的服務遍布城鄉。在此背景下,陸雲和她的同事們對於「公益+市場」養老之路的探索意義重大,對於他們何以越來越受到家庭、社區和政府的歡迎,也值得深入研究。

對於有居家養老需求的老人來說,開發出系統化標準化的需求菜單並給予高質量的滿足,同時,針對不同老年人群的共性需要和個性需要給予不同關注,是「陸雲們」服務的基本特點。這個特點加上多年的堅持成為他們機構的標誌,也是受到各方歡迎的因素之一。相信專業的力量,相信堅持的力量,這不僅是「陸雲們」不斷取得進步的保證,也是全省老年人對幸福晚年生活的期待。

本報記者 唐 悅

實習生 金亦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