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倒霉的詩人,落榜十次,卻寫出一首詩流傳至今

靜說歷史 發佈 2020-01-05T21:40:51+00:00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都出自羅隱之手,要說羅隱是誰?一句話就能概括——身負絕學的倒霉蛋。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都出自羅隱之手,要說羅隱是誰?一句話就能概括——身負絕學的倒霉蛋。

唐朝名士輩出,很多天賦異稟的人都考中功名,光耀明媚,然而羅隱可以說是唐朝最慘的學子了,羅隱小時候就以才學出名,文章詩句人人爭相傳頌,唐朝末年,羅隱同許多學子一樣踏入科舉考試的大門,希望能一展宏圖,然而久負盛名的他卻次次落榜,接連考了六次都沒有考中,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羅隱的人氣,就連當朝宰相都十分欣賞他,要說羅隱為何沒有考中,其中緣由是羅隱為人太直,文章鞭辟入裡,加上年少成名為人狂傲,在一眾謙遜學子中顯得格格不入。

據說羅隱第七次趕考的時候,恰逢天下大旱,皇帝出面大擺祭壇向上天祈雨,羅隱得知以後卻上書勸言,認為旱澇災害非人力所為,有這功夫還不如賑濟災民,羅隱的話極具諷刺意味,讓當朝皇帝內心憤懣,卻沒有任何辦法。

拿現在的話來說,羅隱是個十足的民間紅人,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拜讀過羅隱的大作,認定羅隱是當世第一詩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等都是羅隱洒脫性格的寫照,要說羅隱聲名遠播,即便做不了官,也能風光無限,為什麼還說羅隱慘呢?

就當時的風氣來說,讀書人的最終目標就是考中功名,入朝為官,很多人飽讀聖賢書就是為了這一個目標,雖然羅隱有才華,奈何考不中功名呀,前面說過羅隱六次落榜,這位牛人也是不死心,一生當中考了十多次,還是鎩羽而歸,想一想這傳出去得多丟人啊,雖然說科舉首次不中很常見,可是接連十多次得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再說了羅隱又不是一個文盲,身負才學、萬眾矚目,偏偏沒有做官的機會,就這能不算慘嘛?

這人要是一出名,趣事就多,據說羅隱外出求學的時候曾經認識了一位歌姬,才子佳人互有好感,耿直的羅隱多次在歌姬面前吹噓自己前途光明,將來必定中舉,到時候自己就帶著官帽,騎著高頭大馬來接她。

一晃十多年就過去了,羅隱再次遇到那位姑娘的時候,不經感慨萬分,當初豪言壯語都未實現,自己還是一個為了功名奮鬥的「百姓」,時過境遷歌姬打趣羅隱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一個窮酸書生,說好的做官發財都是痴心妄想罷了,說到這羅隱不高興了,大手一揮當即寫下「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詩句,要說有文化的人損人都那麼厲害,自己仕途不順,姑娘不也是沒人娶嘛,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狠招。

羅隱的科考之路十分慘澹,卻不能阻止他聲名遠揚,很多達官貴人爭相與其交好,不過也十分怕得罪他,這是為何呢?從羅隱對待歌姬的態度就能看出,羅大才子諷刺人的功夫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每次科考試卷,眾多考生都是在歌頌當今聖上文治武功,天下繁華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唯獨羅隱不這樣做,偏偏反其道而行,文章狠辣直戳人心,將大唐虛假的繁華背後有多麼不堪統統抖露出來,監考官可是怕了這位爺,他的試卷沒人敢評判,稍有不慎就會被安上非議朝廷的帽子,畢竟不是誰都像他那樣大膽。

對此羅隱也不在乎,從來不會收斂,朝廷越是不喜歡,羅隱就越是要說,成了獨具特色的諷刺派,當時的朝廷高層都對他恨得牙痒痒,也就是生在了唐朝,這要是在清朝,哪還有十幾次科考的機會,抓住一點把柄就足夠治他的罪了。

在民間也有很多羅隱的傳說,都說他的嘴是開光了,說什麼都會靈驗,都希望能從他嘴中討到好話,可偏偏又怕惹到這位爺,當時羅隱曾見到一群村民嘰嘰喳喳地說著什麼,走近詢問才知道連年欠收,村民很久都沒嘗過肉味了,希望能吃上一頓豬肉,羅隱一聽笑道不是什麼難事,告知大夥明天就有肉吃了。

羅隱打聽到縣太爺的行蹤,在其回府的路上故意擋道拉屎,縣太爺大怒,下令要抓了刁民痛打四十大板,衙役們一哄而上,羅隱巧妙一躲身,腳下一絆,一個衙役當場就摔了個餓狗搶屎,羅隱大笑「真沒用,竟然還吃不完我羅隱的一泡屎」,聽到羅隱的名字,縣太爺驚了,急忙下轎賠罪,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希望羅隱多多包涵,羅隱板著臉說道「我也不為難你,明日送幾頭豬來這事就算完了」,縣太爺說道小事一樁急忙讓人去辦,第二天一大早衙役就送來了好幾頭豬,村民們也都吃上了豬肉。

這些都是笑談,不過羅隱的文學造詣確實非凡,敢於挺身而出諷刺社會現狀,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還能出口成章鞭辟入裡,實在可貴,即便是多次沒有考中,羅隱還能做到不忘初心,令人佩服。

千百年之後,許多事都化為了塵埃,那些考中科舉的人不見得要比羅隱聰明多少,反而是羅隱的詩句與文章都流傳下來,關於他的故事也一直被人當作佳話代代相傳。

羅隱的詩還有幾首流傳至今,看事情的角度都很別出心裁——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紅樓夢》中對寶釵的簽文解讀,用的就是羅隱的詩——

牡丹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如此才子,卻被埋沒,怎一個「可惜」了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