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首次發現!滇東南這裡考古確定為春秋戰國古礦冶煉遺址

看看雲南 發佈 2020-01-06T22:34:38+00:00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的《秋浦歌》,描繪了古代冶煉銅礦的壯闊場面。我國礦產資源豐富,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祖先就能利用銅礦石煉製小件銅器,後逐漸掌握開採銅礦石冶煉銅的技術,製作各種兵器和禮器。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的《秋浦歌》,描繪了古代冶煉銅礦的壯闊場面。

我國礦產資源豐富,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祖先就能利用銅礦石煉製小件銅器,後逐漸掌握開採銅礦石冶煉銅的技術,製作各種兵器和禮器。經西周、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長達千年,但能夠保存迄今的古礦遺址卻是罕見的。

巍峨銅官山腳下,成群冶銅爐依次排開,熊熊爐火映紅冶銅場夜幕。沒想到,這樣的場景,竟然也曾被寫就於雲南的歷史。

你也許不曾想到,雲南的土壤上,竟也藏著古礦遺址!

考古確定:春秋戰國古礦冶煉遺址

近日,雲南金平縣境內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碗式窯冶遺址。這可是首次發現,屬春秋戰國古礦冶煉遺址。這對於古代銅礦冶煉史可是一件大事!

據介紹,考古工作者經過近兩個月的發掘研究,在金平縣境內首次發現雲南省境內年代最早、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的早期碗式窯冶遺址,這對於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礦冶技術、鑄造、文化體系等方面研究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雲南金平礦冶遺址的發現,可追溯至2004年。雲南金平龍脖河遺址,2004年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進行新街-河口公路考古時發現。此後十餘年間,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此進行考古調勘。

截止至2018年底,發現與冶煉相關的冶煉點10個、古礦洞點1個、銅器出土點1個(疑似為墓地)。冶煉點從紅河谷底到石家寨整個山樑均有分布。

剛過去的2019年10月,雲南再次組成考古隊,在近兩個月的考古工作中,發掘面積500平方米,布置探方10個。發掘發現各類遺蹟現象32個,包括疑似房屋1個、灰坑3個、爐窯28座。其中,爐窯是此次發現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遺蹟,形制多樣,有碗式窯、也有「上腔下膛」的「8」字形窯。

這一次考古,共出土216件(套)標本,包括陶器、石器、石范、石錘、凹石、石拍等。還收集大量各類碎陶片十餘麻袋,銅礦煉渣三十餘麻袋。

考古人員確定:該礦冶遺址群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古礦冶煉遺址。

從遺址發現的古礦洞、銅礦石、窯爐、煉渣、陶、石、范,可以認為龍脖河遺址是集開採、冶煉、鑄造為一體的早期礦冶遺址群。「金平冶銅遺址群的發現,是目前為止,雲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一個冶銅遺址群,就目前已知的材料來看,它起止於七世紀晚期到春秋戰國。整個遺址群延續的年代比較長,包括到漢代。」

雲南滇東南,多次發掘春秋戰國時期礦藏

無愧是世界文明古國!

根據文獻資料,那個時期的銅礦冶煉,古人已經掌握了一些先進技術。甚至解決了排水、通風、照明、提升礦石等一些列難題。礦藏的開發,是人類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力量的體現,是我國古代採礦人的智慧顯現。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了鐵器時代。隨著鐵器的廣泛應用,古代的採礦業得到了發展。傳說春秋末期,吳王闔(h6河)閭鑄造「干將」、「莫邪」寶劍。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說,這兩把劍是「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煉成的。這裡所說的「鐵精」、「金英」,可能是指從五山、六合採來的礦石作原料。這是關於古代採礦的最早的記載。說明那時人民確已發現不少地方有礦產。

而說起雲南滇東南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礦藏資源,可以從這些考古史中去探究。紅河州發掘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銅器等,可追溯至上個世紀80年代。

1987年7月,雲南箇舊市倘甸鄉石榴壩村發現銅器,面積約1000平方米,內有小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24座,出土青銅器、陶器和玉石器等隨葬品131件。墓葬年代為戰國時期。

1989年7月,文物部門對蒙自縣鳴鷲鄉中學內的古墓葬進行發掘,出土銅矛、戈、鏃、編鐘等銅器,罐、缽、紡輪和石錛、礪石等陶器、石器,共計60多件。墓葬年代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

1992年4月至5月,文物部門先後在開遠大莊鄉桃樹寨村公所上裴底村和羊街鄉楊柳村公所塘子頭村發現距今2400多年的一批戰國時期的青銅兵器,其中較為完好的9件(矛6件、銅戈3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